第84章 请君入瓮 ・
腊八节,东都的年味愈发地足了。
可巍峨宫城中,却全然不是这么一回事。
朝堂上,往日温吞如水的三皇子殿下,也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竟拿着一本奏疏直接弹劾了大皇子。
群臣皆知长亦法师上半年才入过一次宫,这不是什么好信号,如今三皇子跳出来,当即便有老一派的大臣骂他不安好心,犯上作乱。
就连徽晟帝的眼睛也微微眯了起来。
这半年来,御史台如有神助,抓住了户部不少小辫子,并且有证据隐隐指向自己的大儿子与户部关系匪浅。
他确实借此成功敲打了祁景闵,让赏荷宴时便蠢蠢欲动的大皇子安分了些。
可这并不代表,三皇子便可摇身一变,踩着兄长的肩膀上位了。
徽晟帝欣赏的是一心向着自己的幺子,不是有野心的庶子。
后者让他胆寒,更让他想起十余年前,自己继位时的心惊胆战。
朝上,祁长廷说罢有本要奏,奏的还是大皇子后,皇帝便默不吭声了。
而他不问,祁长廷便直挺挺地跪在朝上,肩背如松。
父子二人僵持了几个呼吸,徽晟帝淡淡摆了摆手,身旁中官便拉长了声音,高喊“退朝”。
竟是直接无视了还在堂下跪着的祁长廷。
祁景闵心中冷笑,临走还不忘上前茶言茶语地刺了祁长廷两句。
可无论是他,还是朝中批驳祁长廷行为的老臣们,都低估了此次祁长廷的决心。
当宫门口的登闻鼓响起时,他们都还没出宫。
陈旧的鼓皮震动时沉闷而短促,透过鼓膜震在心跳上,叫人喘不上气。
徽晟帝此时刚回了朝梧殿,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这鼓声惊得一个激灵。
登闻鼓起,天子垂堂,他只得又匆匆摆驾紫宸殿,半路上,看守宫门的侍卫小跑着上前,面色惊恐:
“陛下,敲登闻鼓的,是,是三殿下!”
*
刚空了不到两刻种的朝梧殿,再次站满了人。
少年依旧面无表情地跪在堂前,仿佛时间被拨回退朝的前一刻般。
祁景闵心中莫名有些不安。
上首位,徽晟帝亦是面色铁青――他不理会,祁长廷竟敢以此逼着他回来!
这个逆子!
皇帝气盛,祁景闵都看在眼里,他扭头往身后不远处瞥了一眼,恶狠狠地想到:
登闻鼓可不是谁人都能敲的……
“击鼓者,廷杖三十,方可登而上闻。”吏部秦尚书声音不大不小,刚够压过百官的小声低语,清晰地传到徽晟帝耳中。
有人尚有疑虑,毕竟是皇子,这样会不会,太过了。
然而徽晟帝垂着眸子瞧了一会儿岿然不动的祁长廷,,朝身旁中官抬了下下巴。
中官深吸一口气,正要宣皇帝口谕,堂下的少年终于开口了。
“儿臣领罚,但事情,恳请父皇单独听我说。”
皇子受刑,百官本也不得围观,他们列队于紫宸殿外的空地上,受着冬日冷风刺骨。
若非两柱香后,廷尉拿着杀威棒从殿中退出,棒上有血,他们都不知道今日受刑的究竟是谁了。
祁景闵也在下面候着,他看到棒上血迹的时候,几乎想要仰天长笑。
可之后,那扇厚重的殿门重新关上,他心中不安的愈发深重。
祁长廷今日究竟要告谁?
他此前一直以为是已经被自己放弃的黄盛,可方才真正见血的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三弟竟是认真的。
但黄盛如今强弩之末,祁长廷何至于此?
难道,祁长廷是要告他?
不,不可能!
祁景闵立马否决了这个可能,母后教了他许多,他做的最好的便是“谨慎”。
与盛和和户部的关系,哪怕下面百官猜得分明,却断无实证,甚至祁长廷到现在,也只是抓着户部做文章,拿盛和毫无办法。
撑死不过伤筋动骨,将偷漏的税款补齐便是,断然扯不到他。
除非,除非祁长廷有本事把盛和真正的暗账也搞到手。
但盛和的暗账保管在密室中,机关重重,没人闯得进去!
祁景闵掩下眸中一丝狠戾,一点点强令自己安下心来,就在这时――
“逆子……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