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一个就够了
如果是眼前这样的结局,他还不如投靠了明国。爱尔礼坦言:“阿玛还有机会。”
阿敏“哦”了一声,有何机会?
“陛下在战斗中让镶蓝旗冲在前面,八旗之中损失最大的就是我们。不过孩儿给父亲留下了千余名勇士,他们仍然效忠于阿玛。”
阿敏长叹一口气,曾经那么强大的镶蓝旗,真的只剩下千余人?
明军大营内,还没逃走的女真人脑袋抻在铡刀下,等着挨这辈子最后那一下。
大家没什么好后悔的,也一点都不冤枉。
身为大清国使臣,结果大清和明国打起来,摆明是置他们于死地。人家明国的皇帝算仁慈的,一直对他们礼遇有加,这一次又封赏官职,准备放他们自由。
行刑官已经下令,大刀即将砍在脖颈上。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众人低垂着脑袋,谁敢说好?
不用昧着良心说话,实话实说,大周好,还是你们那个所谓的大清好?
其实,明朝也是刚刚取消保甲制度,不会因为一户人家逃跑,让他周围的邻居承担责任。
过了这个冬天,不就是他期盼的春天吗?
海兰珠抵达科尔沁的军营,见到统帅布代齐,一同在场的还有她的兄长乌克善和满都习礼。
海兰珠知道他是在推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是否该进军还要请示大汗,战机往往稍纵即逝,那还打什么仗?
公孙剑不会让他们死,坐在一侧的矮墙上,说道:“《大周律》中没有这一条,无论按律法还是军纪,你们不用死。”
有个尖嗓子喊:“都起来吧!陛下仁慈,饶尔等不死!”
停顿了一下,言道:“若是平民百姓,只要在大周的疆域,又与汉人有何差异?朕会送他们去山海关内,每户人家都有房有地,不敢说大富大贵,至少衣食无忧。”
其中,还包括两个刚才尿了裤子的。
他环视现场,感觉时机还不到,先送回去严加看管吧!
范文程觉得的脖子一痛,然后便没有然后了,他闭上眼睛很久,除了后脖颈略微有点疼,似乎没什么不
妥。
乌克善对海兰珠说道:“你并不知这里的状况,不想出兵的并非布代齐,而是大汗。”
海兰珠对他熟悉,直接提出质疑,“打败女真就在眼前,为何贝勒在此裹足不前?”
大周朝国力强大,制度齐全,尤其在公孙剑登基后,可以放肆的说“永不加赋”,可以探讨服徭役是付工钱的。在一个稳固的社会体系下,他可以废弃保甲制度,让每个人都变成个体,不会因一时的冲动连累他人。
这些站出来的人未必赞同设立《逃人法》,主要是为了表现自己有骨气,那就一定要拧着来,否则会被人看不起。
“刽子手”用的是刀背,而且没怎么用力,只是轻轻的砸一下,让他们体会被行刑的“快感”。
偏偏这个节骨眼上,他们的三位领头人逃了,剩下这帮人没有举报,没有阻拦,当然是同罪,被砍头在意料之内。
于是他睁开眼睛,没有人管他,他便抬起上半身,侧头去看。
公孙剑并不贪心,也不强求,女真人等待冬天的来临,而他期盼着的是春天。
范文程突然问道:“敢问陛下,若大周获胜之后,对于女真人如何处置?”
杨嗣昌见面后连忙行礼,然后三人分别落座。
为什么没有死?
范文程是剩下众人里官职最高的,出言答道:“大周朝享国二百余载,坐拥万里河山,百姓万万人。而大清初建,一切百废待兴,有些不妥之处在所难免。”
这群人纷纷起身,有的人红了脸,为身下的水溃难堪。
杨嗣昌感觉羞愧,他作为大周朝的礼部尚书,这次出使科尔沁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督促科尔沁出兵联合攻打女真。
当然了,他更希望笼络到阿敏,可此人是女真二贝勒,他要是真心投降,肯定比范文程作用大。
布代齐很熟悉海兰珠的风格,这位草原第一美人性格豪爽,出嫁后还是那个风格,进门便直接质问。
杨嗣昌能够猜出,科尔沁大汗希望双方消耗下去,等到大周和女真都变弱,差不多就能动手了。科尔沁不止要除掉女真这个对手,更想夺取他们的土地,以及土地之上的人口和牲畜。
为了让科尔沁早日出兵,杨嗣昌做足了大汗的工作,总算是得偿所愿。
海兰珠还要再问,兄长乌克善用眼神止住她,“妹妹大老远赶来,兄长先带你四处转转,出兵的事情不妨等大汗旨意,稍后再议。”
谁知道这位大汗又改了主意,选择在此处隔岸观火。
布代齐有自己的难处,对于这一次出征,大汗在出发前交代过,坐观成败,避免伤亡。
布代齐是大军统帅,但是否对女真用兵,在于科尔沁大汗的想法。
行刑的人三三两两的退去,他们肩膀扛着大刀,刀口上没有一个带血的。
范文程摸了摸后脖颈,联想刚才挨的那一下,他似乎明白了。
公孙剑听后不太高兴,“既然百废,那便废着吧,兴什么兴?”公孙剑对付的是这个政权,是以皇太极为首的极少数人,他不会为难百姓。如果有人残害百姓,不管是谁,他会打抱不平,为他们主持公道。
公孙剑需要女真最核心团队的人投靠,范文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他未必那样觉得,此时的营寨外,郑芝龙的军队已经赶到,大周朝不会后退,只会将这里变成新的根据地,哪怕这场战役旷日持久,公孙剑有信心熬过去。
更有个别没出息的,身下一片水渍,显然是吓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