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赫图阿拉大战 - 大周内卫 - 一人魂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周内卫 >

第1041章赫图阿拉大战

吴襄是一名有经验的将领,他立即组织军卒布阵,在荒野中很快完成转变,准备认真的迎战女真骑兵。可女真人丢下了他,在完成一轮冲击之后,他们直奔祖大寿正在攻城的地方。

吴襄知道女真人要干什么,他们的真实目标是关宁铁骑。

看人数,吴襄感觉对方至少在两万人左右,这支队伍应该是女真的多半主力,现在阶段皇太极能派出的最大力量。

吴襄送信已经来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女真主力扑向了祖大寿率领的关宁铁骑。

祖大寿这边幸亏反应快,在女真骑兵出现之时,他们已经从攻城中抽身而出。

双方并不废话,完全没有寒暄之类的多余环节,见面便战作一团。

祖大寿体会到人生的艰难,他足够努力,也足够勇猛,可哪怕他冲杀在最前面,还是没能带动队伍获得胜势。

战斗持续了一个时辰,祖大寿的关宁铁骑伤亡惨重,如果再有最多半个时辰,他将面临全军覆没的结局。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可形势在变,当皇太极判断对方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强行攻城。那么皇太极只能动手,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干掉这支名声不小的关宁铁骑。

最要命的,皇太极率领的是主力,人数在两万人以上。而祖大寿手下撑死了六七千骑兵,与他配合的吴襄已经败了一阵,估计也指望不上。

因为太过于轻松,公孙剑并没有太大的成就感。

粆图等人没有答应,却也没有拒绝,让皇太极以为事情还有转机,至少察哈尔军会像祖大寿和科尔沁人一样,犹疑不决也是好的。

皇太极问:“什么时间,何人统兵,有多少?”

他望着已经破绽百出的关宁铁骑,盘算着再用几个回合可以彻底将其剿灭。祖大寿,既然你不愿意投降,那么就毁灭吧!

明军统兵的不是别人,而是他们的皇帝公孙剑,麾下至少有四万之众,这绝对算明军的主力。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第二关乎人心,现在的局势给人误会,好似女真获得与明军对抗的权力。但海兰珠告诉科尔沁大汗,明军故意制造了很多假象,包括粆图和岱青统领的察哈尔军,外人误解他们有不臣之心,其实是明朝皇帝公孙剑的阴谋,察哈尔军作为京营八部中的第八部,他们是绝对忠心的,并无态度上的迟疑。

皇太极早听闻这支队伍的动向,一路上送去不少密信,劝粆图和岱青自立,好过被大周朝吞并。

距此遥远的格勒珠尔根城,海兰珠在刘文炳陪同下进了皇宫。

第一是女真必败,大周朝必将赢得这场战争。

对面的皇太极比祖大寿更着急,他倾其所有而来,首先是不能久战,其次是担心营中被偷袭。

第三个原因关乎未来。即便科尔沁帮助女真打赢了,我们就是草原霸主吗?

今年依旧是干旱的年份,草原上的情况比往年更差,大周朝打败了只是后退,至少也能守住山海关。到时候直接断绝贸易,边境地区又没有人耕种,科尔沁会和女真人一样,陷入抢也抢不到、买又没处买的悲惨境地。

大周军队比女真强大,但骑兵并非他们所擅长,关宁铁骑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皇太极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从骑兵质量来说,关宁铁骑曾是明朝最精锐的队伍,在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中均立下赫赫战功。

第二,皇太极有可能退回老巢赫图阿拉,那里是他们发家的地方,群众基础最好。如果明军继续进逼,他们会继续向北撤,一直撤到足够荒凉偏僻的地方,明军未必能追得上。如果皇太极真的这样做,意味着女真在这场战役中彻底的失败,仅仅保全了性命而已。

吴襄还是很仗义的,统领步兵加入战团,但是效果不太理想,军卒的死伤数量惊人。

前提是,他手中这两万人如果能够保住的话。

祖大寿要抗争,抓住对方速战速决的急切心理,他试图压住阵脚,尽量不要那么快落败。只需要时间久一些,或许皇太极会首先退兵。

至于皇太极做此选择的几率,陈奇瑜认为非常大。

之所以放任祖大寿在沈阳城外这么多天,在于皇太极清楚的知道他的心思,既然你围而不打,我便不理

会你。

因此,明军的实力比想象中的强,女真人的自信很多是盲目的。

察哈尔军的表现让他失望了,他们对大周皇帝忠心耿耿,从来没有想过要背叛,哪怕是怠慢。

其实,在现在的海兰珠眼里,这里根本不算什么。

但是客观说来,此战意义重大,它让女真丧失了大量军卒,虽然是负伤未愈的。从此以后,如果没有新的兵源补充,皇太极的女真铁骑只有两万人。

若果真如此,则明军大营危险,那些留下来的老弱病残怎么办?极有可能像女真大营留下的这些,或者在战斗中被杀掉,或者乖乖做了俘虏。

大周朝地大物博,别看眼前与女真相持,大概是棋逢对手的感觉。可明朝京营只来了一半,剩下那一半就位以后,女真拿什么和大周朝比?

公孙剑同意,因此才会火速的返回。果然不出陈奇瑜所料,刚回营不到一个时辰,皇太极的大军杀到了。远处喊杀声震天,皇太极不可置信的看着,一支浩浩荡荡的骑兵部队杀了过来。

得到答案以后,皇太极险些晕倒,在他出了营寨不久,明军便打上门去,说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明军监控之下,皇太极身边一定有明军派来的奸细。

皇太极不会放过他,既然带主力来了,目的就是消灭你。

原因很筒单,他明知道守在营中的都是老弱病残,纯粹靠着虚古声势想蒙混过关,哪里知道明军在女真大营有高等级的间谍,对他们的想法了如指掌。

皇太极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如果放在其它时代,极有可能成为睥晩天下的英雄人物。哪怕遇到公孙剑和强大的明军,他仍然不会甘心失败,为了寻求打败明军哪怕百分之一的机会,极有可能铤而走险,选择以牙还牙,攻击明军大营。

科尔沁大汗对她的到来很是意外,却又不得不接见她。

海兰珠还像见到布代齐时那般直率,明确无误的告诉大汗,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站在大周朝一边。否则的话,杀身之祸不久矣。

结果和预料的差不多,祖大寿非常的英勇,可几个回合过后,他们颓势尽显,落败只是时间问题。

他问军师陈奇瑜的意见,陈奇瑜觉得,皇太极只有三个可能,唯独没有返回的打算。

既如此,大营是回不去了,不如在消灭关宁铁骑后,皇太极返回盛京城吧!

大汗似乎被海兰珠说动了,但是那个人跟他说的也挺有道理,如果任由明军消灭了女真,那么唇亡齿寒,下一个遭殃的岂不是科尔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