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参你一本
澄忻也深深叹了口气,他凝重说道:“此事我会上报给掌教,现在朝廷正在兴道兴儒,多拨些善款也是应该的,千万道观如此放其自生自灭也不是个事儿。”“那就劳烦澄忻师叔多说几句了。”
“不碍事。”
公孙剑从来没想过这些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修道之人,竟然也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烦恼,果然是世人都逃不出这个困局。
正当公孙剑琢磨着一会出观投多少善银的时候,掌事道长又将话题扯到了他的身上。
掌事道长摸着胡须呵呵笑道:“公孙将军,老道可十分看好你们两位善男善女,打算何时成婚,老道帮你们开坛祈福,问子上苍,让你们多生几个大胖儿子。”
公孙剑摆了摆手,“其实我是想要女儿的。”
掌事道长“哦”了一声,“儿子不好吗,可以在你之后撑起一个家,给你分担一些压力。”
他忽然之间有些犹豫,思量再三后说道:“二位长辈都是修道之人,修身养性之法估计也炉火纯青,我就坦诚说一句心里话。”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他抱拳道:“二位道长,天色已晚,今日就不叨扰了。”
澄忻没有说话,他觉得公孙剑既然是犹豫之后,才想要说出的话,绝不是读书这么简单,他压了压手掌,掌事道长心领神会闭口不言。
三人在屋内放声大笑。
“那当然,做女子本就不容易,做道姑那更不容易了。”
“啪嗒!”
公孙剑抿了抿干涩的嘴唇,他倒了杯茶水说道:“我在书中知道了什么叫‘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也知道了‘地下未应消侠气,人间谁肯没诗名’,更是读懂了‘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可唯独不明白一句话——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这是好事,书籍可是好东西,老道我活了八十载,读书七十年,至今还有未读过的书,可道是学无止境。”
掌事道长刚端起的茶杯散落一地,他左右看了看,发现四下无人后才松了口气,他弯腰将碎片收拾起来,眼神中却十分骇然,这公孙将军竟然在影射朝廷!
青阳山辈分划分极其严格,上一个百年辈分是“朗天明月”,这个百年的辈分为“秋水澄江”,可惜“江”字辈是外派道长统一的辈分,否则以老掌事的年龄,划一个“月”字辈不成问题。
公孙剑疑惑的“哦”了一声,“此话怎讲?”
澄忻说完眼睛眯起直视公孙剑,这个小将军但凡有点心机,肯定能猜出自己的话中有话,若是猜不出,那这个公孙将军可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公孙剑稍有疑惑,他没明白为何这个中年道士非要给自己算一卦,但也没多想,同意了澄忻的请求,这样一来既不耽误时间,也能成全澄忻。
“炉火纯青谈不上,但是贫道可以保证,咱们三人的谈话,绝不会传出这个屋子,江同,你可清楚?”
“届时我若是不回山,定当带礼前去祝贺一番,到时候可要叨扰一二了。”
“多谢老掌事了,将军府内还有事,就不久留了,来日有时间再叙。”
公孙剑摇了摇头,“儿子也不好,小时候太顽皮,我若是侥幸在战场上活了下来,甚至亲眼看到天下太平,我儿子也算是将军之后了,很容易被锦衣玉食迷了双眼,保不齐就出现个纨绔子弟,之后我还得大义灭亲,再说了儿子哪有女儿顺心,女儿好好教养也不至于蛮横无理,我也不多要,就两个女儿,能够颐养天年就行。”
掌事道长也是附和一笑,急忙转移话题,“公孙将军,澄忻师叔都为你解惑了,你还没回答老道的问题,何时与宋姑娘完婚,我可等着要沾沾喜气,送宋姑娘一份大贺礼。”
澄忻摇头大笑,他指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说道:“下次不懂的东西,可不能乱问,不过你这个问题放在早些年不算什么,因为‘不许将军见太平’确实发生过,是真真切切捂住了将军的眼睛,让他这辈子都睁不开。”
不过掌事道长他自己清楚,自己不会乱嚼口舌,最让他没想到的还是澄忻师叔也要袒护公孙剑的大逆不道之言,要知道,这位澄忻师叔虽然只比自己大一辈,却传闻道统王掌教要收他为徒,随时改“月”字辈。
公孙剑不放心宋府的马车,今天相约去太上观的时候,是由岳荀义驾车一同去宋府将宋翎儿接来,此时青儿与岳荀义坐在马车外,公孙剑与宋翎儿坐在马车中。
说完,公孙剑站起身,此时天色也不早了,再晚些回去估计就要天黑了,现在宋府正处于大浪之上,让宋翎儿这么晚回城内有些不安全,虽说有他这个将军府的人在宋翎儿身边,但是说不准有没有疯狗一样的人物红了眼谁都敢咬。
澄忻伸出一个大拇指,“公孙将军小小年纪竟然看的这么透彻,贫道佩服,看来贫道以后回山之后,对那些道姑们要好一些了。”
公孙剑表情有些无奈,他苦笑道:“其实男女都一样,我倒认为女子苦了一些,十月怀胎洗衣做饭相夫教子,哪个不是苦差事,人家用最好的年华跟了你,却把人家当丫鬟使,这也太不公平了些,以后我若是能掌一方权利,一定大兴男女公平之说!”
公孙剑没在意澄忻为何这么信誓旦旦,只当这个中年道士是算卦算魔怔了,他走出屋子,遥遥喊了声宋翎儿。可惜就在此处,月字辈的人,不管岁数多大,就算是个七八岁的顽童,掌事道长这个八十岁高龄的老者都要毕恭毕敬的喊上一句“太上师叔祖”。
宋翎儿和青儿以及道童们已经堆了七八个雪人,大人小孩在雪人后面打起了雪仗,听到公孙剑的喊声,宋翎儿这才恋恋不舍的走了过来。
“没有什么不可说的,我是广陵道人士,八字是癸巳、丁巳、丙戌、已亥,澄忻道长可要好好给我算算,看我能不能做成大将军。”
掌事道长怎会不知澄忻的言外之意,他点了点头,知道若是以后公孙剑在此事上出了事,那就是他的责任,到时候澄忻定会责罚于他。
“有趣有趣。”
若是宋翎儿在此,饶是她再做小女儿娇羞模样,也忍不住要踹公孙剑几脚,她现在不过二八年华,生孩子太早了些。
公孙剑一笑,“最主要就是热闹嘛。”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澄忻与掌事道长将二人送出观外,一路上澄忻那忍不住跳动的眉毛,公孙剑又是一阵疑惑,难道是自己离开太上观,让这个辈分极高的青阳山道士兴奋不已?
走下山门,宋翎儿紧了紧白裘,青儿在二人身后也不多此一举,公孙剑轻轻搂过宋翎儿,少女依偎在少年怀中,四目相对,柔情似水。
澄忻示意公孙剑继续说。
澄忻哈哈大笑道:“你倒是和别人不一样,人家都是要儿子传宗接代,传承香火,你倒好,要女儿。”
“那我就放心了,我直说,以前的我不识字,识字之后就如饥似渴的观摩书籍,见识了很多我没听说过的东西。”
澄忻倒是淡定了许多,他开口道:“江同,此处仅三人。”
掌事道长也不再坚持,“那我送送你们。”
澄忻笑着摆手说道:“无碍,不懂就问也是学习的一种,不耻下问说的就是这么个理儿。”
公孙剑喝了口水,“不懂其中含义,所以要好好问一问,为什么太平盛世是将军打下来的,却不许将军来看,难不成有人捂着将军的眼睛不成?我非常疑惑这一点,谁要是敢捂着我的眼睛,我一脚就把他踹到城墙上挖不出来。”
他忍住内心的惊骇,深呼一口气说道:“贫道一定给公孙将军卜出一个好卦,这天底下最好的卦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