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三辞三让,开国为唐
第154章三辞三让,开国为唐靖康二年九月二十一,襄阳城只坚守了三天,城内便起了混乱,襄阳守将秦叔宝无奈只得开城投降。
其实襄阳城池坚固,城内粮草物资充足,兵卒也不少,如果众志成城,便是守山一年半载也只是寻常。
只可惜唐介唐大人跑的实在太快,太突然,秦叔宝虽然是城内的武官之首,但是没有唐介的兵符,便没法调动城内的所有兵马。
秦叔宝倒是想来个先斩后奏,但大周以文御武已然是几千年的传统了,别说城内刺史等高官,便是个七八品的小官,也看不起他这位正四品的云麾将军。
秦叔宝出城投降,一来也是因为迟早守不住,二来恐怕也有被这些蠢货所激。
如今关中读书之人甚多,只会嫌弃地盘太少,官位不够,倒也不用担心新得的地方没人治理。
李靖手脚也是甚快,入城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封锁荆州的户籍账册,派遣手下随行的官员迅速接手襄阳政务。
李靖自然知道众人所求,客气的招待了曾询一番,各种好话不要钱似的涌出,将这位老大人捧的高兴至极,连此行所为何来都快忘记了。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有人走自然有人留下,不管这些人是因为投机还是因为已经对大周失望,李靖都照单全收,将这些人一起带往关中。
李钰自然知道,但却装作不知,任由众人动作。
李钰带着几个孩子出得府门,看到这般景象,连忙上前扶起一个五十多年纪的百姓,说道:
曾询回府之后,立刻便将众人召集起来,将李靖的话转达给了众人,众人皆是沉默,谁也没有说话。
李靖满意点头,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见过荆州众将之后,最后才召见了从荆州来的众官员,跟随李靖而来的官员虽然不算多,但也不少了,林林总总大小官员足有上百。
关中各级官员受此消息的激励,第二次请愿更加规模浩大了,所有关中八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再次集聚到长安请求李钰即位,李钰依旧推辞不受,只是此次态度明显教上次要好了不知多少。
侯君集第一次见到李钰,明显紧张许多,说话都有些结巴,比起一旁沉着的秦叔宝明显差了一些。
还好老大人也算历经宦海,还能保持些清醒,最终还是强行将所来说了出来。
“罢了、罢了,在下不过区区一凡人,竟然能得诸位抬爱,在下心中不甚惶恐,今日再要推辞,便真是不识抬举了。”
三月一日,接近三十万百姓集聚在唐国公府附近,武将以上将军李靖为首,文官以关中都督府长史兼长安令裴矩为首,文武官员数千人,一同再次请李钰即位。
最为厉害的乃是长安城一百姓家中鲤鱼,突然化为一条金龙,当空咆哮,围绕着长安城飞行了半个多时辰,才一头扎进唐国公府中。
而就在李靖班师回关中之时,蜀中汉中与西域剩余的二十多国,一同宣布归顺关中,受关中都督府节制。
李靖笑了笑道:
那些城破之后,袖手旁观的官老爷们,还准备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看看关中没人的窘迫笑话,结果没得几日整个襄阳便恢复了生机,开始继续运转。
李靖先是一口答应,然后有些为难的说道:
“老大人是晚辈所敬佩之人,按理来说老大人发话,身为晚辈,在下怎么也要遵从才是,只是老大人也当知道,如今二帝被俘,天下暂时无主,我家国公拼尽全力也没能救回二帝,而金国虎视眈眈,天下不能无主,我家国公有心为天下做事,不知老大人如何看待?”
李钰却是依旧冷静,再次婉拒了众人的劝进之言,此时态度更加温和,只是言道:
“诸位之爱,李钰心领了,只是这天子,不但是天之子,亦是天下百姓之子,如今区区还未施恩于天下,怎敢就此逾越呢?诸位不必再说了。”
但这恰恰便是侯君集的聪明之处,两人得到召见之后,秦叔宝依然还是任云麾将军,从投降的荆州兵中选出一万精锐由其负责统领,而侯君集则是任虎威将军,统领本部三万人马。
李钰父子连扶几人皆是如此,李钰也不在做这无用之功,长叹一声道:
李靖也不以为意,笑道:
十月一日,李靖留下五万大军,任命了一个李家宗室为主将,好友裴仁基暂时任荆州刺史全权处理荆州政务。
曾询看着李靖的动作,连忙起身告辞,李靖客气的挽留了一句,曾询连忙说自家还有要事,不便久留,李靖便也点头同意,亲自将曾询送出了府衙。
再往后出了玄武门后便是皇家园林,西内苑所在,西内苑中还有一大湖,名为玄武湖。
唐国公府中,不但关中官员又一次劝进,便是蜀中、汉中、西域与荆州官员也一同帮腔,声势之大,李家众人看的心情激荡不已。
声音浩浩荡荡传遍了全城,而长安城数百万百姓听到之后,或在家中,或者街外,皆是跪倒在地,同样大喊道:
“请国公怜惜我等草民,顺天应命即皇帝位.”
追封李成义为元皇帝。
所有开国准备做好之后,已经是四月初三,待得所有邀请的客人到来之后,离着正式开国的时间已经没有几日了。
这般扶起一人,准备另外扶他人之时,刚才扶起的老丈又自跪下拜道:
四月初八,李钰祭祀天地,拜过祖庙之后,便在太极宫中正式登基称帝,立国号为唐,定国都于长安,建元武德,统领关中、汉中、蜀中、南阳、荆州、西域。
“老丈快快请起,实在折煞了晚辈了。”
堂弟李孝恭为镇北将军,封河间王,二弟李旦为吏部尚书,中书省门下平章事,封南阳王,三弟李诙为兵部尚书,掌关中军事,封汉王。
“老大人不必急着答复晚辈,回去与襄阳众位俊杰商议商议,考虑好了再说便可。”
曾询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内衬已经被冷汗映透了,连忙说道:
“李大帅说的极是,老夫一定转达。”
而李靖则是带着剩余大军,身旁跟着侯君集和秦叔宝等中高级将领,与愿意同关中站在一起的荆州官员,一同返回长安。其中虽然不少浑水摸鱼的投机之辈,但也有哪些有真才实学而不得施展的俊秀之辈。
其他的倒还好说,主要是一西域小国之中挖出了一座石牌,上书‘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而荆州刺史也不知从哪里寻来了一匹,带有龙族血脉的龙马,由其子裴行俭带着数千兵马亲自来到长安献给了李钰。
元旦过后,众官员并没有离开长安,而是就近住下好似在等待着什么。
曾询被李靖这一问,哪里还有心思继续为在襄阳的众人说话,支支吾吾的半天也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