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有个人一定知道
程咬金话还没有说完,一堆幽怨的眼神仿佛小刀子一般直愣愣朝着程咬金背后扎了过来。一群官员年轻的,年老的,一个个看着程咬金,恨不得要把他吃了。
不是,你自己喜欢吃蝗虫就多吃点,何必非要拉着我们当垫背的呢?
程咬金则是看着众人,眼神睥睨,“你们别看我啊,我就是一个传话的。”
“蝗虫可好吃了。”
“你们不吃,以后怕是吃不到了,每年蝗虫就那么些,难得像今年一样数量极多,嘿嘿。”
说话之间,还从袖子里拿出来一个金黄的东西,丢进嘴里。
嘎嘣……
咔嚓……
只要解决了科举问题,我李世民就是千古一帝!
李世民心里面激动不已,可没等他激动三秒钟,马周一盆冷水就泼了下来。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不管他们什么年纪,都要有上升的机会,如此,陛下才有人用。”
“科举乃是大事,马周,你有什么想法?”
李世民一听,“好!程咬金你终于聪明了一次了。”
李世民看着李恪的那封信,胡子都要翘起来了:“不行,不行,这件事不能这么做。”
过去的一段时间,他已经听过不少传闻,那就是今年的科举,是陛下一把剑。
如此干净之人,很难遇到了。
“殿下曾经说过,若是穷人没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就会直接掀桌子。”
马周越说,眼睛越是通红,“如此天下,穷人没有出头之日,何时才是尽头。”
马周沉吟一声:“陛下,臣以为,科举之初,乃是平衡各地名额。”
程咬金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现在的蝗虫太多了,魏征计算过,做成蝗虫粉,用药,几十年都用不完。
“可放在富贵人家,他们可以心无旁骛,不用担心吃穿。”
李世民很是满意,点点头:“不错,继续说。”
马周躬身行礼:“陛下,请说。”
“马周幼年经历颇多,一边乞讨,一边读书,好不容易才考取功名,当时的功名榜,五十人之中,只有马周一人是贫苦出身,其他人都是家境优渥,就算是不读书,也少不了吃穿。”
李世民叹息一声,只听马周缓缓说道:“寻常人家的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如果只是备考,而不事生产,会被街坊邻居戳脊梁骨,毕竟家中二老还能忙活多久?”
御书房之中,马周带来了李恪的意思。
李世民被深深触动了,他怎么可能不知道百姓的意义。
他是皇帝不假,但怎么当的皇帝,试问谁不知道?
五姓七望对他充满了意见,如此以往,他需要反击。
这些日子,李世民虽然没有直接接触马周,但已经基本上将马周的一切信息查了个干干净净。
马周一听科举二字,瞬间脑门上都是暴起的青筋。
马周没有任何背景,常何?他算个屁背景。
五姓七望的势头,在无限减弱啊。
如此一来,人才通道打开,大唐的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强盛才怪。
话说,殿下是把所有的蝗虫都抓回来了吗?
不光是程咬金,魏征当时也是这个念头。崔民干终于明白,人家皇帝今天就没有在乎他怎么说,怎么做,人家今天就是要下政令,所有人吃蝗虫!
论心眼,谁还能比得过皇帝?
三殿下似乎提到过,科举就是为了让天下百姓有机会读书。
“马周,今日你既然来了,朕让你做两件事。”
如果这算是背景,那大唐长安还有什么不是背景?
马周明面上和李世民关系一般,和文武百官五姓七望也没有什么关系,甚至还充满了愤恨。
这样的人,就是最好的利刃。
“穷人的孩子担心读书,担心今夜写的文章,惜墨如金,但富家子弟眼中,那些都是毛毛雨,不就是笔墨纸砚么,多得是。”
清脆的声音,伴随着一股鸡肉的香味,瞬间溢满了整个朝堂。
李恪并没有抓所有蝗虫,但百分之九十的蝗虫都在这里了。
李世民皱眉,也就是说,如果按照科举的发展到了最后,或许依旧是拼的家境。
这把剑将会直接将五姓七望判死刑。
马周耸耸肩,他自然是不知道,但他知道,有个人一定有办法。
一时间,年轻的官员肚子开始叫了,一个个吞咽口水,不停的哆嗦着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