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最后的目标
李君羡身旁,一个侍卫小心翼翼问道:“将军,这些高句丽的人怎么不行啊。”“小地方的人,没见识,一个个还以为自己多厉害来着。”
李君羡笑呵呵说道:“不要急,就看他们什么时候动手,你说这些人怎么回事,干个啥磨磨唧唧。”
“嘿,将军,你不知道,青楼里面的姑娘们都知道高句丽这几个人了,一天天沉迷青楼,激动的时候说的那话啊,都是不能听的。”
李君羡身旁的侍卫说完,李君羡立马就笑了起来。
“将军,你是不知道,现在的青楼女子,一个个都在说他们两个呢,没见过世面,要不是看他们钱多,那些姑娘才不伺候呢,关键是伺候也不过瘾。”
不过瘾,姑娘们感觉不过瘾,这就是最大的讽刺了。
“他们要动了。”
长安最近变化太大,高句丽这些谍子很有可能有所图谋。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毕竟大唐疆域辽阔,从高句丽半岛之地,穿过辽东,就可以进入大唐疆域。
长孙无忌很是得意,但在李恪面前,还得谦虚一点:“殿下,还需要继续改进。”
李恪淡淡一笑:“对了,如果他们非要学,让他们学文化和礼法即可。”
李恪大晚上来到摘星楼,曹浑拿出来厚厚的卷宗,其中就有关于高句丽的。
李世民现在还没有开始对大唐目前存在的那些悍匪进行清理,这不是后世,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统计,只能依靠当地的官员和地方的豪绅进行协助。
李恪知道李世民好面子,尤其是他这种上位不正的人,自然心里面会有一些芥蒂,生怕别人介意他如何如何。
唐朝的饭食,实在是不能跟后世比。
李恪陷入了沉思,有些东西,看起来并不便外传啊。
“曹浑,明日你修书一封给陛下,告诉他高句丽明面上极为温顺,背地里狼子野心。”
两人的势力极大,如今已经到了统一边缘,高句丽的局势也明朗了起来。
三殿下说过,要搞清楚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高句丽的人想要和大唐开战,他们要克服的困难太多。
都是新建立的国家,都是新出现的矛盾,都是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难怪他们如此急切需要情报。
李君羡带头,跟着他们到了东市。
李恪会心一笑,原来是高建文两兄弟想要染指大唐。
就在二人闲聊的时候,屋外一阵嘈杂。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如果高建文带人来长安,要学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李世民明知道有些东西不能传,可能也会依旧碍于面子,给他们机会。
高句丽的人无处不在,长安之中,目前除了雪宗那些人,还有至少一千多谍子,这些人在长安之中,长年累月下来,大唐不少流传民间的东西都会被他们学去。
“对了,前两天那个火锅,似乎大家很喜欢,羊肉,牛肉都卖的不错。”
李君羡舔舐着嘴角,“让兄弟们准备好,今晚上就知道他们的意思了。”现在的高句丽,三权分立,但很明显,高建文高建武两兄弟强势无比,这两个人很容易就能将高丽目前的三国统一起来。
有人低声说道。
现在的大唐,到了夏天,烧烤也仅限于烤饼烤肉,如果有了其他特殊风味的东西,那定然是火爆异常。
这两兄弟也太铁憨憨了,似乎是隋炀帝南征失败给了他们信心,让他们有些膨胀。
官兵避开高句丽雪宗三人,紧随其后,但也留出来一点点距离。
东市之中,盐商的铺子里,一片安静。
没有人不喜欢火锅,以后李恪还打算让大唐有烧烤这种东西出现。
用文化和礼法同化,李恪笑了,这法子有点损。
李君羡目光之中,看到了高舍吾已经在整理衣衫,穿上了劲装夜行衣。
一旦出现严重匪患,就可以让朝中那些老将去平患。
高建文和高建武似乎并没有想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南征的仗,对他们来说,占据天时地利,这种仗比较容易打,可让他们主动出击,就不太容易了。
历史到了这时候,有个国家强大,其他国家定然就过来学习。
不说别的,光是燕赵之地,他们就可能会遇到强烈的抵抗。
这是历史使然。
新罗,百济并不是他们二人的对手。
长孙无忌打开窗子,看着街道上穿行而过的官兵,嘀咕了一句:"今夜没有戒严吧?"
李恪笑了笑,他知道,李君羡已经出手了。
只要不危及国本,李世民就不会在这方面放太多的精力。
老将可以带着年轻的子弟过去积攒经验,年轻的武将也可以得到锻炼,世家子弟,比如程处默之流基本上也是如此成长起来的。
一般不到出现匪患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人会在意。
不管他们有什么图谋,李君羡都不能简单粗暴的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