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天下英才尽入彀中
李世民面色阴沉,显然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让他彻底对大唐目前的情况放心。北方战事吃紧,大唐内部危机重重,他的一些亲戚假意顺从,但自从去了封地,那些人就不再言语,仿佛消失了一般。
还有部分军队和混战时期的势力根本不愿意屈服,李世民距离完全统一,还是有一点点时间的。
“恪儿,那些人,你如果可以帮朕搞定,皇位以后就是你的。”
李恪就像是看着傻子一般,这眼神让李世民极其受伤。
不是,你不想当皇帝也就罢了,何必用这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着朕,朕好歹也是一国之君,不要面子咯?
更何况,魏征和程咬金还在跟前呢,这可是朕的重臣,现在好了,李君羡不知道去了哪里,这两个家伙也成了你的人,朕本来就人手稀少,本就不富裕的人才库雪上加霜。
“恪儿,别这么看我,我心慌。”
李恪忙着涮牛肉卷,一点也不想搭理李世民。
“其一,大唐读书人极少,即便是读书,也需要在百姓富足之后才可以。”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李世民心里面一颤,好,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原来是这个意思。
“天底下最多的人不是这些豪门士族,是天下那些百姓。”
李恪悠悠说道,“对了,五姓七望这件事,你要是想要现在就把他们拿住,那倒是需要费点功夫,或者,你选择不要脸。”
“恪儿,你这话不中听,如果朕这么做,和五姓七望那些人有什么区别?”
提到科举考试,一瞬间李世民就明白了。
上一刻还又臭又硬,下一刻就成了舔狗本色。
比如他一直头疼的五姓七望,这些人是李世民的心腹大患。
你懂了就懂了,为何非要狂吃?你赶紧回去制定策略啊。
李恪思索了一下:“科举考试。”
“朕不得不承认,前朝杨坚和杨广,对天下士子有独到之处,哪怕是事到如今,朕也无法拒绝科举考试带来的好处。”
布庄的底细李世民是不知道的,所以会疑惑,唐人开的布庄,和胡人搞在一起,这是窃国之罪。
如此往复,筷子悬在空中,半天没有落下,两个家伙现在已经饿坏了。
李恪笑了笑:“当然有区别,你扶持的乃是天下士子,乃是人世间最有风骨的一群人,他们站在朝堂之上,就不会让那些世家的人污染炎黄血脉,沾染国运,也不会让他们的颐指气使成为天下人的苦难,你说重要不重要?”
天底下当皇帝当成这样的,魏征和程咬金没有见过,李恪也没有见过,就连李世民自己也没有见过。
此时的魏征一定选择没有他们两个最重要。
“放心,布庄不过是小打小闹,那胡人也是小打小闹。”
“可是恪儿,如今天下百姓虽然有寒门贵子,但数量极少,读书乃是稀罕事啊。”
程咬金心里面嘀咕不已,陛下,你就不能好好跟殿下说话么,怎么感觉你们父子二人争强好胜,非要争个高低一般。
“陛下,为何如此着急,此事关乎国体,需要从长计议!”
“你想要让五姓七望彻底失去势力,那就要扶持其他的势力。”李世民脸上一阵尴尬,国策指定,他内心清楚的很,可偏偏李恪每一次说话,都能让他有新的启发。
“恪儿,朕懂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到时候满朝文武就看谁的背景深厚,那你到时候就难受了。”
“恪儿,雪宗的那些人朕也知道,他们进入大唐境内之后,探子就已经传回来消息,可是摘星楼隔壁的胡人和那布庄,是什么情况?”
杜如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宵达旦,实在是扛不住,指望几个人一两天就能制定出符合天下科举士子的策略,难道不是开玩笑吗?
李世民黑着眼圈,看着杜如晦和房玄龄:“此事不可拖延,二位都是朕的心腹,朕若不是心急,定然不会召集二位来此商议。”
李世民风卷残云,留下一桌狼藉,“恪儿,朕这就回去挑灯夜战。”
李世民眼睛一亮,声音一下子就软了下来。
李世民眼睛一瞪:“小子,你怎么骂人?”
这一夜,李世民彻夜无眠,不光他没有睡觉,一旁的杜如晦和房玄龄两个宰相年纪也不小了,跟着他熬夜一晚上,此时已经哈欠连连。
一旁的魏征和程咬金老半天没有说话了,大锅里面,他们二人拿起筷子,想要夹一块儿肉吧,可很快就被李恪和李世民的说话打断。
幸好今日没有早朝,不然两人定然扛不住了。
李恪吃了几块儿肉之后,这才缓缓开口。
“你现在就把佛门的事情搞定就行了。”
李恪说完,看着李世民,仿佛在说,路已经在这里了,看你怎么选。
一时间,杜如晦和房玄龄二人有些疑惑了,难道陛下是听到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其二,寒门士子想要出头,绝非一朝一夕,科举之路,怕是不合时宜。”
“陛下,科举乃是前朝留下来的制度,臣以为,科举虽好,可与如今大唐不符。”
李恪无语了,李世民变脸的速度比起小孩子还厉害,六月的天都不如他的脸。
李恪咀嚼着青菜,脸上带着笑意,“寒门士子若是没有机会出头,那么以后也不会出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