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一语道破
“而这个辣椒,调味品,但架不住好吃。”“这个胡萝卜,多吃的话,对人有好处。当然,口感好。”
就在李恪说话之际,两道身影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到了永安园里大棚的位置,你说妲己和李恪没有发现?
妲己方才专心理解李恪说的话,而李恪呢,则是陷入了美好的畅想。
自己先满足口腹之欲,多出来的也可以兼济天下。
“主人,这是什么?”
“这个啊,是番茄,好吃的很,不过现在还没有成熟。”
此时的大棚之外,房玄龄和杜如晦听到了大棚里李恪和妲己的谈话,倒吸一口冷气。
妲己眼神放光,就算是妖,也有爱美之心,黄瓜敷脸,妲己满心欢心。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李恪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准备随便打发走这两个家伙了。
杜如晦和房玄龄沉吟了一下,房玄龄首先开口。
这要是让天下百姓有了,百姓们就能吃饱饭了,到时候不说别的,你让百姓去造反?开玩笑,他们吃饱喝足安居乐业,发动他们造反的人,还没有出门,或许就被百姓自己制服了。
那个叫红薯的,一亩地几千斤。
李世民也有小心思,让杜如晦和房玄龄过去影响李恪,万一李恪想要继承皇位了呢?
这一道手谕有了,到了李恪这里实在是好交代,这个理由冠冕堂皇,虽然你是庶出的皇子,也不是老大,但身为皇子,处理政务是基本操作,你得学。
凉亭之中,李恪看着两个不曾谋面的老臣,“两位到我这里来是要做什么?”
别说继承,就是李恪现在要皇位,李世民都敢给,只要你敢要。
不是,这么直接吗?
“殿下,老臣绝对没有这个心思,只是殿下身为大唐皇子,以后也是要到封地去的,需要学习如何处置政务,方便统御百姓。”
多少人的禁忌,在他口中,不过是轻描淡写一句话而已。
杜如晦和房玄龄一怔,听这意思,李恪不缺钱?
“殿下,这事情还请殿下给个明确的话,老臣也是奉命行事。”
刚刚说了一半,杜如晦和房玄龄的声音就传来,一时间,气氛变得躁动起来。
这话,两个老臣说出来自己或许都不信。
“近日朝中有人说偶然之间得到了过去的东西,这东西似乎是出自东宫,东宫之中,多有议论,我二人乃是为这事而来。”
他们二人自诩大唐智谋无双之人,可面对天下百姓饥肠辘辘的问题,他们始终束手无策。
早就听说三皇子聪慧无比,个性十足,如今得见,二人心里唏嘘不已。
李恪反将一军,这两个人过来就名不正言不顺,李世民绝对是故意的,他们来试探什么呢?
听到李恪的话,杜如晦和房玄龄心里面一颤。
主要是尴尬,他们的脸皮还没有那么厚。
李恪一怔,这两个人什么意思,我这里有过去的东西?
“两位是什么意思?”
万万没想到,在李恪这里,他们二人听到了如此惊悚的信息。
是啊,怎么就从没有想过,可以找新的粮食呢?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新粮食何其难找,天下之大,可战乱频繁。
“不过呢,我可以告诉你们,那传国玉玺,是我给父皇的,那东西呢也是另外一个人给我的,算是朋友吧,给我之后,他就远走高飞了。”皇宫之中,陛下壮年,太子年幼,这事情不该讨论的,就算是寻常人也不敢轻易议论,更何况其他皇子。
说曹操给的,你们也不信啊。
妲己今日被这两个家伙扫了兴致,刚想发作,李恪摆摆手:“你们两个,觉得我在吃里扒外?”
“太子殿下才是要学的,反正以后当皇帝的是他。”
李恪皱眉:“怎么?这话不能说?也就是说不到最后一刻,不敢论断?你是希望太子出问题?”
这是时代的限制,他们只能在现有的作物和农耕基础上出谋划策。
你们可都是大唐重臣,因为某件事向一个九岁的孩子请教,开玩笑呢?
李恪没有说话,只是闭着眼睛,二人就继续说道:“殿下,听说您这里有过去的东西?”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李恪此时已经猜到二人心思,一句道破,一时间,房玄龄杜如晦就开始沉默了。
“殿下,老臣受陛下之命,前来督促殿下学习政务。”
此时二人眼睛亮了,互相对视,如同恶狼一般。
李恪摆摆手,示意妲己收了神通。
李恪摆摆手,“诶,两位,我可没有学习政务的想法,更何况,现在哪里是时候呢。”
李恪不咸不淡说道:“你们是说皇宫里有人吃里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