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章南下
第一五零章南下
苗霏不是一个不开明的人,对于妹妹恋爱这件事苗霏是不反对的。但是不放对不代表就会放纵。
苗家不算是豪门,但是绝对属于富豪阶层的家庭,苗露年纪还小但是苗霏确很成熟,虽然她没比苗霏大几岁。
虽然说苗家找女婿不需要所谓的联姻和门当户对,但是对于对方的人品来历苗霏还是很看重的。
妹妹苗露没有谈过恋爱,小女孩还处于一个天真对爱情有着幻想的年纪。
但是苗霏不能不为妹妹把关,秦布这个人苗霏不了解,她有过调查,但是她所托的朋友虽然打探到了安泰公司,但是确真没有打探到秦布这个人。
直接告诉苗霏,秦布这个人并不简单,最起码不像他自己说的自己那么简单。
但是想想,苗霏忽然感觉到秦布好像并没有说自己到底是干嘛的。
隔着很远,苗霏隐约看到秦布上了一辆汽车,当汽车消失在远处后苗霏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想了想,苗霏还是绝对观察一下再说,但是有一点苗霏是能够肯定的,那就是不能再叫妹妹离开自己的视野了。
忽然间苗霏想到过苗露说过秦布是津港人,想到这里苗霏给自己一位津港的同学打过去了电话,她要好好打听一下秦布的背景,总不能叫自己妹妹这样糊里糊涂的。
苗露可以糊涂,但是她苗霏不行。
魔都事情已经告一段落,隔日秦布十分低调的南下来到了湘城。
到达湘城后秦布第一感觉就是这里要比魔都更热一些,但是倒也不是热的难以接受。
湘城是秦布这次巡查自己地盘的第二站,没有通知湘城方面的人来接机,秦布打算自己先看看,属于有点微服私访的意思。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是一段出自武昌凤凰山麓一座木构牌楼的名句和湘城岳麓书院门前的一幅对联。
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
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即楚材晋用的典故。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
简短的一句话就能概括出两湘楚地的风貌,而湘南在近代历史中确实扮演了很重要的一个角色,不管是曾经赫赫有名的湘军,还是建国中的那一批先烈都和这片人杰地灵的大地有关系。
而在古代这里也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衣冠南渡后两湘之地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开发,甚至有过两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当然了现代人对于湘南的了解不是因为历史,而是因为这里有国内娱乐性最强的电视台芒果台。
这家电视台在国内众多卫视中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早在上个世纪末期芒果台就以娱乐内容为核心,不管是从节目还是电视剧上来说都是走在全国先烈的,甚至风靡一时的选秀都是在芒果台流传开来的。
在电视节目主持人上芒果台更是打造了很多娱乐主持人。
秦布对于湘南的了解其实是从琼瑶剧开始的,尤其是那一到暑假的两大收拾利器,《还珠格格》和《西游记》这也是满满的记忆了。
包机降落在机场后一支车队低调的将秦布带到了湘江旁的一栋院落内。
传统的院落占地面积很大,坐落在一座不高的山头上,站在院落门前就能看见远处的湘江。
秦布很喜欢这个院落,认祖归宗后秦布觉得最幸福的就是不管去哪里都不会缺地方住。
在全国各个重要城市基本上都有布锦华和秦苏绣的私人房产,如果秦布愿意基本上是不怎么需要去住酒店的。
“这里风景很不错。”站在院落门口秦布感觉心情不错,但是一旁的欧咏恩确有点无精打采的。
“怎么了?”见欧咏恩没有精神秦布关心的问道。
欧咏恩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有的不舒服,可能是累了。”
秦布揽住欧咏恩纤细的腰身说道:“那我扶你回去休息吧。”
“嗯。”欧咏恩应了一声随后问道:“你不要去公司嘛?”
秦布巡查的第二站就是位于湘城的一家重工企业,这家企业在秦布旗下六十多家公司中排名很靠前游,论营业能力也许这家公司只能排进前五,但是这家公司的潜力很大,因为这家公司的技术力量很强。
秦布旗下的六十多家企业经营的范围很广,但是真正能够上台面的也就几家而已。
概括来就是以魔都安泰为主的综合产业。
安泰主业是配件加工,但是赵岩为了方便自己捞钱涉及了很多的行业,摊子很大,但是很多都是大而不精。
安泰公司算是秦布旗下比较出色的企业,其次就是东北的一批药企,东北通城是药企之乡,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这里具有很多品种的药材,这里的药企也是难得在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
其次就是跟通城唯于一个身份的化工企业。
抛出这三地的企业,楚雄的轻纺公司也算不错,但是浙省的轻纺行业厮杀太过于严重了,楚胖子并不占太多的优势。
还有唯于古都的一家电动车生产企业。
总之秦布旗下的企业潜力是有,秦布也不缺钱,现在需要的就是好好整合一下而已。
而唯于湘城的九星重工公司算是自身比较注重竞争的一家公司了,占了全球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便宜,布家对九星重工的扶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这么多年少有的为九星重工更新了不少装备。
而九星重工是布家大陆体系下少有不需要上缴利润而用于技术革新和研发的企业,而这家公司的账面也是难得很干净的一家公司。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所以秦布对这家公司还是很重视的。
秦布对工业算是比较有情感的,他一直绝对工业才是一个国家的实际命脉,尤其是对华夏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
去工业化是绝对不适合华夏来的,最起码不适合现在的华夏,而工业给生活带来的好处是秦布能够亲身感觉到的。
秦布前世是生活在一个东北小镇的,那个小镇只有一条街南北长度不足一公里,在秦布的记忆里在他年纪不大的时候小镇最好的建筑就是一个四层的供销社,在秦布十岁之前小镇是没有太多楼房了,街面上全都是不大的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