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离间计(1) - 新宋·大结局 - 阿越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新宋·大结局 >

第43章离间计(1)

第43章离间计(1)当你选择了最卑鄙的职业之时,你还能指望自己圣洁无暇吗?

——仟悔者语录

1在新党们聚集在丞相府商议国事之后几天,白水潭外的一个小山坡上,石越和刚刚出任白水潭山长不久的桑充国,也坐在草地上交谈着,两匹肥大的白马则悠然自得的在山坡上吃草,一点也不关心自己的主人正在说些什么。

“子明,还记得我们才相识的日子吗?”桑充国似乎有几分沧海桑田之感。

“怎么会不记得。一恍就快两年半了,时间真是弹指易逝。”石越悠悠的说道。

“是啊,两年多的时间,两年多前,你刚刚经历大劫,出现在东京,现在却已经是天下闻名的一代学宗,皇上身边最得宠的大臣;两年多前,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酸秀才,只知道死读书,现在却也成为白水潭学院的山长。人生际遇如此,真是让人感叹。”桑充国动情的说道。

“长卿,这次你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名动天下,不过是一个开始罢了,我们还能创造更伟大的功业。”石越不自觉地流露出胸中的雄心。

“桑充国既为白水潭山长,在学生中威信甚高,现在又想创办报纸,凭借桑唐两家的财力,加上桑家不遗余力的活动,桑充国已经隐隐约约成为公子之外的另一股力量。想要收归旗下,现在已是千难万难。等到他报纸创办成功,兴建学校图书馆又可以得到巨大的名誉,加上收了桑家好处的官员与内侍帮他说好话。那时候老虎的翅膀已经长大,再也不可以轻易制伏。便是现在,桑充国也已经由公子的半个属下,变成了平等的盟友。”潘照临脸色很郑重。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石越凭空挥了一下马鞭,勉强笑道:“我不是想要放弃,我是觉得时机不成熟。等到我身居大位之时,再来实行不迟。”他不惜第一次在桑充国面前表露自己对权力的想法。

回到赐邸,潘照临一见面就说道:“公子,桑俞楚最近连连拜访许多官员,还有宫中的内侍,你知道这件事吗?”

石越疑惑的望了潘照临一眼,“重新布局?”

石越沉默不语。

“不错,威力相当的强大,不过我以为还有改进的余地,而且还达不到大量生产,降低成本的要求。”沈括解释道。

石越有点吃惊的看着自己这个最亲密的朋友,心里却不一定完全同意这句话。在石越看来,他需要的是立体式的改革,自上而下的权力,慢慢觉悟的工商阶层与拥有民权意识的公民,还有一个广泛拥护的知识阶层,如果三者有一样火候不到,改革就只是一场赌博,而付出的代价也许就是自己所不能承受的。言论自由虽然重要,但那不是绝对的。

石越怔了一下,他立即知道潘照临肯定瞒着他在桑家收买了卧底,他不知怎的,并没有责怪潘照临,只随口说道:“桑长卿想办报纸,桑府那边是未雨绸缪吧。”当下把自己和桑充国说的话向潘照临大致说了一遍。

石越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盟友便盟友,无妨。”

桑充国悠悠的望了石越一眼,忽然问道:“子明,你在害怕吗?难道因为一点挫折你就想放弃?”

桑充国略有点感动,然而马上哈哈大笑,“从被你描绘的理想世界折服的那一天起,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创办报纸。如果我是为了我的志向而入狱,我不会害怕。”

沈括见石越突然转换话题,心里叹了口气,一面回道:“我们试验了一种震天雷,威力还算不错,但是火药的配方大家都认为还有待改进。”

桑充国似乎也受到石越情绪的感染,跟着站起身来,眺目山下的白水潭学院,良久,方悠悠的问道:“子明,你还记得你以前和我说过的理想与抱负吗?还记得写《三代之治》时你对我描述过的理想社会吗?”

“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石越不负责任的说道,他实在不愿意去想着算计桑家。

“公子不可掉以轻心。”潘照临提醒道,“内廷已经传来消息,在四月十日同天节[42]之前,公子会授著作郎、直秘阁,检正中书兵礼房、刑房、工房三房公事,这是皇上想大用公子的一个信号,这才让公子去中书省学习政务。这自然是一个好消息,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公子提举虞部胄案事的职务就不能保留了,虽然公子新的官职事涉兵礼刑工四部之事,但是与新法关系最密切是司农寺,王安石宁可搞个不伦不类的三房检正官出来,也不肯让公子做五房检正官,可见是担心公子掣肘新法。而且军器监的设立,又是独立的,新党一定会想控制兵器研究院,减少公子建立功劳的机会。我以为现在的上策,是推出判军器监的人选,和新党争夺军器监的控制权。”

“不错,只有矛盾越表面化,公子才可以越容易的树立自己的政治权威,而又不必把反对新法的帽子戴在头上,引发皇上的猜忌。但也不必太担心,旧党们不会甘于寂寞太久,只要有机会,他们肯定会跳出来攻击王安石。这次李肃之[41]出知地方,就在皇上面说公开说免役法扰乱州郡,可见让他们完全缄口是不可能的。”

“子明,我会永远站在你身边,帮助你完成这个伟大的理想。”桑充国直视着石越,淡淡的说道。

良久,桑充国说道:“这次入狱,我想了许多东西。”

石越没有想到桑充国竟会想要创办报纸!《白水潭学刊》的事情让石越对报纸产生了极度的警惕心理,如果引导学生一再与朝廷对抗,这可不是石越希望看到的,对石越大目标的实现,也一定会有负面的影响。他委婉的说道:“长卿,学校与图书馆,的确是个不错的想法。让商人们出钱来资助学校,也有助于他们给社会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是一举多得之事。但是创办报纸的事情,我以为应当谨慎。”

石越静静地听桑充国叙说。

“为什么不先办好《白水潭学刊》再说,你身为白水潭学院的山长,事务也够多的了。”石越始终不赞同这时候来创办报纸,但是桑充国只是他的朋友,不是他的下属,只能靠说服。

“更伟大的功业……”桑充国和石越相视一笑,“不错,我们定能创造一番更伟大的功业!”

“震天雷?”石越对此很有兴趣。

“不错,若他们略微忍几个月,我们就真的难办了。不过想来,他们也怕夜长梦多,万一兵器研究院有什么了不起的发明,公子的地位就更加巩固了。”说完,顿了顿,潘照临忽然正色说道:“公子,恕我直言,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还不在新党,而是在桑家。”

“公子,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是平等盟友的话,他们帮助公子做了多少事情,公子就要给他们多少回报。否则联盟的关系是难以长久的。他们固然可以把注压在公子身上,但是同样可以把注压在别人身上。”潘照临对于“盟友”是绝不能放心的。

四月初一,石越巡视兵器研究院时,沈括陪同视察。趁着没有人,沈括便担心的问道:“子明,听说朝廷要设立军器监,兵器研究院将划归军器监管辖,传闻沸沸扬扬,却不知是真是假?”

“这件事不用再说了。”石越不耐烦的挥挥手。

石越点了点头。潘照临继续说道:“在新党方面,王安石回到中书,重掌大权,公开讨论推行保马、市易二法,设立军器监。在全国推行《青苗法改良条例》。这是有大作为的表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直指公子你。以我的估计,王韶必定在西北会加紧军事行动,以期赢得一个大胜来重建王安石的政治威信。”

潘照临叹道:“原来如此。看样子,这会是重新布局的开始。”

“如果真要实现你在《三代之治》中描述的理想社会,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言论自由。人们不会因言获罪,才能通过清议影响政府。”桑充国嘴角露出一丝坚毅。

2官场的事情果然是没有秘密可言。

石越感动的望了桑充国一眼,没有说话。这时候也不需要任何语言。

便在这谈话之间,石越突然灵光一闪,注视沈括,笑道:“存中兄,你有没有兴趣做判军器监事?”

沈括却不能放心,“子明出任直秘阁、检正中书三房公事,是公开的秘密了。恕在下鲁莽,实在不知道子明可以推举谁来判军器监事。”

“怎么会不记得?”石越悠然说道,“我们正在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努力。”

“《学刊》的确要办好,但是有白水潭的教授们,就足够了。白水潭学院现在明理与格物院各有院长,我要操心的事情也少了。我想象中的报纸,会在学生中选择人才来编辑,《学刊》是给学富五车的大儒们看的,报纸却也可以给那些识几个字,学问有限的人看,报纸上不仅仅有你所说的新闻,还会有故事,还有对明理与格物各种学科的介绍,还会有你所说的广告,在报社做过事的学生,会更加出色。”桑充国完全沉浸在他的理想当中。

“有。”潘照临斩钉截铁的说道,“与桑梓儿结婚,可以让桑家对公子死心塌地。把唐棣想办法调来京师,施加影响,可以让唐家对公子感激涕零。只要等到公子宣麻拜相,他们想有二心也来不及了。”

石越望了桑充国一眼,道:“长卿,我不想让你再次入狱。”

桑充国紧紧的咬着嘴唇,为自己这个伟大的想法而激动不已。他不知道以他桑家现在的财力,做这点事情,根本不需要别人帮助。桑唐两家,除开棉纺业、印刷出版业、钱庄之外,别的相关产业,这几年来,也是跟着水涨船高,两家的资产,在大宋几乎是数一数二了,只不过唐甘南和桑俞楚听从石越的劝告,不事张扬罢了。

桑充国正色说道:“子明,你不知道时间的可贵吗?等到你身居高位,最早也在数年之后,而有这数年的时间,我可以让人们都接受报纸的存在了。”

石越点了点头,他不愿意继续这些关于阴谋与权术的谈话,便对潘照临说道:“潜光,我们先分析一下市易法与保马法的得失,到了中书,总是要表明意见的。”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