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臣忧顾不在边陲(3) - 新宋·大结局 - 阿越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新宋·大结局 >

第551章臣忧顾不在边陲(3)

第551章臣忧顾不在边陲(3)城头上,顿时发出一声欢呼,王赡眼见着荆岳眼里闪过一犹疑,他心中一动,快步上前,探头望向城下,厉声喊道:“尔是何人,半夜如何能看得分明?况且吾等替皇上守城,便是慕容总管亲至,半夜也不能开城门。”

却听城下赵甫恼怒的喊道:“你是何人?敢如此放肆?!慕容总管率大队人马随后便来,还不快快准备迎接,你真敢让慕帅在城外露宿么?”

“便是石丞相来,半夜也不能开城门!”王赡斩钉截铁的回复道,“吾乃是大宋武骑军副都指挥使王赡,若果是慕容总管,王某明日再负荆请罪!”

城下的赵甫听到他的语气,沉默了一会,稍稍收敛了一点,“王将军不必疑心,若然不信,可用吊篮吊我上城,验明正身。”

王赡冷笑道:“天下何物不可造假?夜间易出差错,倘果真是慕容总管,亦不必急在一晚……”但他话未说完,却已被荆岳打断:“赵都头休怪,吾马上放下吊篮,果无差错,便当迎慕容总管进城!”

他说罢,不满的望了王赡一眼,道:“贤弟,这慕容总管得罪不得。”那真定府知府、通判,亦是连连嗔怪,王赡眼见着城头已经吱吱呀呀的放下吊篮,亦不反驳,只是心里冷笑,退到一边。

未多时,吊篮便吊了两个人上来,王赡在一旁望着那先前说话的赵甫在几个士兵的护卫下朝着这边走来,心中不由一愣——这个赵甫,他看得却是有几分眼熟,王赡不由自主的上前几步,定睛看了一会,猛然间想起,慌忙欠身长揖一礼,道:“方才王某不知城下竟是姚将军,多有得罪。”

“什么?!段子介没死?”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荆兄与愚弟说这些,亦是无用。”王赡只能苦笑着安抚荆岳,“父亲兄弟皆在围城中,姚家大郎焉能坐视不救?”

“听他语气,应当是没死。”

荆岳这才会意,连连点头,笑逐颜开,赞道:“还是贤弟主意高明。”

但慕容谦有他自己的判断。他并不能未卜先知,预料到段子介的兵败,但他却也因此在关键的时刻,出现在了真定府。

“愚弟在绍圣五年,曾至朱仙镇受训,碰巧姚振威亦在同期,虽然没有多少交往,但岂会连人都认错?”

原本应该被镇、定之兵牵制的萧阿鲁带大军,也许已经顺利南下与韩宝会师!想来姚雄如若听到这个消息,绝不会太愉快。

“这便是了。”王赡点头笑道:“咱们一切都惟慕容总管马首是瞻。他道咱们要守,咱们便守;他道要救深州,咱们就救深州;便是他说要去打辽国,咱们也去打辽国……”

“是。”那家丁肯定的点点头,道:“还带了一个小厮,是从定州连夜赶来的,清早才进的城,小的套了那小厮的话,他们本来是打算见府尹的,进城后听说慕容总管来了,便先去了驿馆。”

“难不成这不救段子介还是咱们兄弟之错了?!”荆岳恼道,但他心中终是知道王赡说得是正理,见王赡一直望着自己,只得心不甘情不愿的点点头,道:“一切都听贤弟的便是。”

那姚雄万万料不到会被人识破身份,端的是十分尴尬——他倒是知道武骑军有个王赡,但两年前在朱仙镇时,二人却是从未打过交道,他印象中根本没有这个人,哪里会想到这一处。这时既被认出,只得抱拳笑道:“奉慕帅之命前来打前站,不得不掩人耳目,非是有意隐瞒,还望毋怪为是。”

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安慰他,实际上,对于段子介的兵败,他也是始料未及——在行军的路途上,他所听到的消息,还是段子介如何将萧阿鲁带缠着脱不了身。

姚雄笑道:“如假包换。”

“这绝非易事。”王赡摇着头,“咱们走一步看一步吧。荆兄,愚弟有一句肺腑之言……”

二人商议妥当,正要一起前往驿馆,却见一个家丁打扮的人急匆匆走进来,远远望见荆岳,不敢说话,便叉手站在正厅之外候着。王赡早已瞥见,不动声色朝荆岳抱拳说道:“还请荆兄在此稍候,容小弟换件袍子。”

他一面说,一面望着王赡,“贤弟你足智多谋,一定得想个法子才成。咱们武骑军算啥?比得过骁胜军么?比得过神射军么?环州义勇不是说西军精锐么?便是比云骑军,只怕也要差些。这以弱击强,以寡敌众,哪里会有好下场?段子介的下场,咱们都见着了。咱们的长处在守城,契丹的长处在野战,依托坚城,以己之不可胜,待敌之可胜,才是正道。这偏要以短攻长,万不得己,也要等着诸路之兵大聚……”

荆岳等人都是一怔,王赡连忙又解释道:“荆兄、诸公,这位不是旁人,乃是姚太尉之子,横山蕃军中大名鼎鼎的姚振威!”

“你说甚么?!”王赡吃了一惊,“你说是定州的?”

跟随慕容谦前来的,是姚雄!

段子介能捡回一命,慕容谦便已经十分欣慰。

“谢大总管!”那书记官连连磕头,“如今定州尚有一千余人马,全是禁军。段使君说,如今辽人已经南下,定州兵虽少,但绝无危险,因此令下官来告知真定守军,短期之内,真定府也不会有危险……”

“荆兄,只怕咱们的安稳日子算是到头了……”王赡开门见山的打破了荆岳的幻想。

“小的见着定州的一个书记官了。”

这倒不是假话,慕容谦也罢,姚雄也罢,心里都很清楚,这是段子介的无奈之举,他明知道武骑军是王八不出壳,但终是不肯死心,又知道自己多说无益,只能如此委婉的希望武骑军能够主动出击,多少分担深州的压力。

因此,一旦段子介的定州兵被迫与相当数量的辽军正面交锋,甚至陷入包围,结果是早就注定的。

辞了荆岳,走回后院。那家丁见状,忙悄悄绕道进了后院,见着王赡,连忙禀道:“禀官人,小的刚刚从驿馆回来。”王赡呆了好一会,也想不清段子介没死这个消息,究竟是祸是福,他回过神来,见那家丁还在那里,挥挥手,道:“你打听得很好,去账房支三百文钱,买壶酒喝。”

无论是枢密院还是宣抚使司,都不曾认为有这种必要,因为他们都判断镇、定一带并非主战场,慕容谦虽然被任命为左军行营都总管,但在枢府与宣抚使司的计算中,他能否尽快到任,并非急务,相反,他们想的是让横山蕃军先到大名,到时候再根据局势之变化随机应变——所谓的“左军行营都总管司”,不见得是要坐镇真定府指挥,也可以从大名府北上,与王厚齐头并进……

慕容谦静静的望着面前这个痛哭流涕的诉说着段子介兵败经历原委的书记官,心里面亦是百感交集。

而姚雄的父亲与兄弟,此刻正被围困于深州城中。

“依愚弟之见,便是有千不甘万不愿,荆兄亦莫要触这个霉头。先别提深州这事,这慕容总管追不追究咱们不救段子介,还未可知。这姓段的可是天子跟前的红人。反正咱们是听命于真定府的,到时候,荆兄还当明哲保身,将这些责任,全部推给那些文官,只说咱们兄弟也是想与契丹大战的,只是上官不允……”

但两人都知道,段子介的这番心意,是不会被真定府的文武官员们体会的。那书记官显然也清楚这一点,否则他不会临时改变主意,先来参谒慕容谦。

荆岳望望王赡:“贤弟,你会不会认错?”

“好!好!”荆岳忙不迭的说道:“快,快,开城门!准备迎慕容总管进城!”浑没有留意到,姚雄那转瞬即逝的皱眉。

但是战争就是如此,瞬息万变。如今鬓角已暗生华发的慕容谦,经历了无数的战阵,对这样的变化,既使再震惊、再危险,也已能淡然处之,从容面对。

“那厮口风紧得很。不过他说了,他们是奉段定州之命来的……”

“可有何异常?”

因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当大清早荆岳前往驿馆拜见慕容谦,却“顺道”来到王赡府上时,王赡马上猜到了他这位主将的来意。

“那咱们也不能陪着他去送死。他横山蕃军不是西军精锐么?当年这些蕃人帮着西夏打仗,可也是威震西陲的。他有本事带着他的横山蕃军去救他老爹。”荆岳直是气急败坏,口不择言,过了一会才说道:“再如何说,左军行营都总管不是他姚雄。只要能说服慕容总管……”

“这是如何说?”荆岳听到王赡这么说,不觉忧形于色,不断的搓着手,“前几天才接到消息,唐康、李浩在苦河边与韩宝苦战一日,死伤惨重,被迫退回衡水,那可是骁胜军、环州义勇!难不成咱们真的要去深州打仗?阳信侯的云骑军,在束城侥幸赢得一阵,却折了一个营。段子介那厮不自量力更不用说,便是仁多保忠、郭元度率着神射军来,结果又如何,听说也没有过黄河……”

他的出现,让因为段子介兵败而惶惶不可终日的真定府文武官员暂且安下心来,度过了一个安稳的夜晚,但是,这个时间并不长,当绍圣七年七月二日的太阳在真定府的天空升起之时,许多人一觉醒来,睁开眼睛,便已经意识到了另外的一个麻烦。

“大总管,俺们全是被吴三儿那狗贼所卖!这厮忘恩负义,若不是俺家使君[243]知遇他,这狗贼不过是个猪狗不如的东西,谁知他恩将仇报。段定州见他机灵,令他与吴和尚一道打探萧阿鲁带的动静,不料他早降了辽狗,反引着段定州往萧阿鲁带的埋伏中去。后来吴和尚冒死跑回来,才知道原来这狗贼认得一个辽国通事局的奸人,两人平素便称兄道弟,那奸人许他一万贯缗钱,答应在析津府送座宅子给他,他便诳了吴和尚,连父母之邦也不要了,祖宗亦不认了,将段定州给卖了。吴和尚被他所欺,冒死跑回定州,向俺家使君认罪,可怜他自觉对不起死去那么多将士,对不起段定州知遇之恩,说完之后,一头撞死在定州州衙的石阶之上!”

左军行营都总管慕容谦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在七月一日当晚抵达真定府,是远在阜城的仁多保忠与唐康们所无法预料的。按照计划,慕容谦是应当率领他的横山蕃军先到大名府集结,然后再前往真定府,但谁也没想到,慕容谦在半路上接到他的左军行营都总管之任命,便毅然改变行军路线——因为涉及到沿途州郡的补给供应问题,他让他的右军一万步军,仍然按原定路线行军,由护军虞候率领,前往大名,而自己与副都指挥使兼左军都指挥使姚雄则统率左军——也就是五千蕃骑,昼夜兼程,直奔真定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