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谁能为此曲(下) - 权握天下 - 易楚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权握天下 >

第104章谁能为此曲(下)

第104章谁能为此曲(下)

格桑高原以西便是格桑山脉,西方人又称其为利德尔山脉,是古代希昆语,意为接天的高山,圣清一朝,格桑山脉都是皇朝的西方边界,居于格桑高原的康族诸部向圣清称臣,接受皇朝的封敕,同时,圣朝的皇帝又将高原的军、政、教三权分离,设青原都督、格拉桑尔郡王与青宗教主三职,分而羁之,青原都督多由国人担当,圣清不少名将都曾任过此职,其中就有宁重,出身世勋阀门的宁重任职伊始,以恩抚为主,但是,三年后,诸部一再的叛乱让其恼羞成怒,下令“洗户”——屠杀叛乱部族的青壮男子,妇孺掠为奴隶,只留下年过六旬的老人——这是圣清开国大将制定的政策,那位被圣清尊为名将之首的男子在平叛中用剑对每个部族宣告:“要么恭顺朝廷,要么被灭绝!”康人素来不驯,圣清一朝,康人的反抗从未停息,圣清末世时,格桑高原最先脱离中央的控制,可是,大正皇朝对待高原各部的政策与圣清毫无不同,甚至是变本加厉,元宁立国后,无暇西顾,高原归于古曼,但是,元宁允许康人在边境互市。可以说,格桑高原上的康人总是被压迫着,相比之下,圣清还算是最宽仁的一朝,圣清皇朝只要求要康人恭顺,赋税虽然严苛,但是,还在承受范围之内,征兵征丁也不是很频繁,只要不反抗朝廷,有时还会对顺从的部族厚加赏赐。

这种情况下,心怀至略的康人部族并不少,古曼一味强逼重压,康人心思有变亦非不可能。

这些外政厅倒是会有所了解,谢清对这些也知道得很清楚,但是,他并不愿顺着尹朔的意思说下去,稍一扬眉便道:“此事,当问陛下,或问兵部,臣不掌兵部,尹相问错了吧?倒是尹相,此事难道与您无关吗?”

尹朔知道他在落井下石,只是,他的确理亏在先,若是再于御前强辩,不仅无益,更会招来皇帝的不满,因此,他也不多说,直接跪下请罪,阳玄颢正想出言宽慰,却听到谢清又言道:“况且,此时言及格桑高原的境况岂非离题万里?我朝立国以来,对格桑高原采取的是恩抚结纳之策,从无尽快收回高原的打算!陛下,臣以为,永宁王殿下此奏也并非意在高原,朝廷更不应该因为古曼的举动轻易对北疆军务做出调整。”

谢清这一番连削带打,同时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能说不高明,但是,阳玄颢没有说话,尹朔也不打算再沉默:“谢相此言虽有理,但是,臣以为,古曼此时舍东顾西,若说格桑高原无变,实在难以想像,而且,寒关等地虽是重镇,于我朝却非必争之地,格桑高原居高临下,对古曼的威慑远胜东部的关塞,若时机予我,岂可轻纵,再说,永宁王殿下并未表明态度,兵者国之大事,谢相岂能妄自揣度?”

谢清对此只是轻笑反驳:“尹相怎么说是妄自揣度?永宁王用兵持重不假,但是,殿下绝非拘泥成规之人,若当真有机可趁,殿下就不会封闭两关,只怕此时的密奏应是北疆大军出伏胜关的消息了!格桑高原的优势尹相知道,臣也知道,陛下更清楚,朝中不知道的屈指可数,但是,请教尹相,朝中对收复格桑高原有准备吗?对此时高原诸部的情况了解多少?尹相也说,兵者国之大事,您却如此偏意而断,是否又太儿戏了?”

“够了!”阳玄颢终于对两人的争辩起了厌恶之心,转过身,面对两人,冷冷地出言打断,“朕不想听两位太傅异议!也不想追究什么责任!”

“失宠吗?皇上本就不宠爱我啊!”谢纹苦笑,在尚宫的服侍下坐到榻上,“更何况,本宫母仪天下,进言皇上仁爱天下才是正道,皇上不喜欢也不能怪罪的!”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尹朔一时也没有好主意,谢清也是暗暗苦笑,他倒是有主意,只是,不便说啊!

见两位重臣都无言以对,阳玄颢只能摆手道:“你们退下吧!”

“这……谢相恕罪!赵公公吩咐了,谁来都不行!”

“太后娘娘,皇上会派何人去交涉此事呢?”靠在床头,谢清有气无力地问道。

“混帐!”阳玄颢痛斥,谢纹闻言跪下并不辩解。

“赵公公不在宫中……”

紫苏看了密奏却是半天没反应,过了一会儿,才将密奏交给皇帝,却没有任何表示,仍道:“皇帝先回去吧!召尹相与谢相商议一下,不要多召,这份是密奏,不宜太多人知道。”

“你也需要,不是吗?”紫苏微笑着起身。

紫苏点头,却没有半分笑容:“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对其中的变化一无所知!古曼这次……做得干净漂亮!”

见阳玄颢面上余怒未消,谢纹从一旁的桌上,又端了一只青瓷茶盏搁到皇帝的手边。

紫苏先笑了:“表哥还是如此,平时康泰无事,一旦抱恙,不躺个三五日是好不了的!”

谢家如今的声望不在夏氏之下,若是尹朔于朝中败退,谢氏必成众矢之的,那时,紫苏的立场就不好说了!

“我明白了!”

看完密奏,阳玄颢反而没有方才那般的震惊不安了,只是疑惑不解,同时将密奏交给了母亲。

接到奏章时,阳玄颢正在长和宫,烛光摇曳中,阳玄颢连一贯的冷凝气度都无法维持,劈手就摔了手边的茶盏,谢纹与宫人俱是一惊,殿内的宫人全都跪下,从未见他如此震怒的谢纹也是好不容易才维持住镇静,没有一起跪下。

贴身伺侯的尚宫扶起皇后,不无担忧地道:“皇后何必那般说呢?”

“叶尚宫呢?也不在吗?”

谢纹抬起头,眼中一派温和的怜惜,平静地道:“臣妾知罪!陛下为万民君父,自当仁爱天下万民!”

紫苏挑眉:“何以见得!”

至略的历史从来如此,一旦皇朝内部失了平衡制约的均势,要么是战乱先兆,如战国时代,要么是改朝换代,如圣清皇朝!

第二天,紫苏微服去了谢府,谢清是实在起不了床,递了告假的奏章。

“我的娘娘,您还有心情说笑?”谢清也生气的力气都没有,只翻着白眼反问。

谢纹垂下眼帘,不再说话。

紫苏强笑,微哂:“的确是这样……那……就这样吧!”

“其实……”紫苏稍敛笑意,“我在想,昨天,你若是提了景瀚……”

三天后,永宁王的急奏抵京,成佑皇帝点名要齐朗前往交涉,对于丁忧一事,吕真的说法是“贵国之礼,于吾何干?”

尹朔看向谢清,却见他也正看向自己,两人同时一愣,随即淡淡地一笑,尹朔抬头,执礼答道:“臣以为,此时不宜开战。”

谢纹低头答道:“给陛下消气,这茶盏是空的,陛下尽管摔,不用小心被烫着!”

谢清皱眉:“赵总管呢?让他过来,本相与他说!”

谢清摇头:“太后,皇上的心结越来越重了!这两年的节庆,他连景瀚的名字都不提……有些事情……当时无妨,事后却是越想越放不下……”

成佑皇帝不是个能够轻易相信别人、轻易被打发的人!

“不会!”紫苏立刻否定了,“成佑皇帝的治世才华不亚于我朝的世祖皇帝,他用一个奴隶出身的吕真为相,古曼各部都没有异议,手腕可见一斑,更何况,他还将顺怀太子的嫡子奉为储君,古曼十部有四部因此即归心,古曼的内部不可能出现需要他动用这般阵势的问题!”

出了宫,坐上自家的车,谢清才笑着轻语了一声:“不见客?有意思!”

“那么……”阳玄颢的目光在地图游移,半晌才道:“是格桑高原!”

“你等会儿听听尹相与谢相的意思吧!”

谢清盯着那个内侍看了一会儿,眉头紧锁,却觉得那人不似作伪,又抬头看了一下慈和宫前宫人,过了一会儿,他的眉头松开,和颜悦色地对那个内侍道:“既然如此,本相先告退了,请公公一定转告太后,本相来过!”

“不战!?”阳玄颢有些玩味地重复这两个字。

尚宫不再多说,只问道:“娘娘,这件事是否禀明太后娘娘?”

如谢清所想,紫苏并不在慈和宫。

“你做什么?”阳玄颢质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