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锋芒惊澜(中)
第42章锋芒惊澜(中)“古曼也出兵了!”接到战报,紫苏很满意地笑了,看完便递给尹朔与谢清,“绕过青湖和胡兴岭,直逼周扬的都城,占领了周扬最富庶的三河平原。”
“看来成佑皇帝已经默认了我国的行动。”尹朔笑言,紫苏笑着摇头:
“怎么可能?这会儿,周扬的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城下之盟是不得不签,古曼的大军恐怕已经开始转向了!”
“要不要让永宁王也调转方向?”谢清明白她的意思,但也没什么好主意。
“还不可以!”紫苏还是摇头,“除非古曼大军撤出东境,否则不能动!”
“那景瀚不是太危险了吗?”谢清一惊,“易州只有五千守军!便是从苍州调兵,也不足一万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紫苏用力地拍了一下书桌,很坚定地说:“他一定可以的!一定可以!”只是不知道这些话到底是对谢清说的,还是对她自己说的。
“一样没有新的战报!”谢清摇头。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王爷是说,战争的胜负终究是实力的比拼,没有技巧可言,对吗?”齐朗对他的意思心领神会,永宁王点头,一改平素的淡然,神色严肃地对他说:“无论你们有多少雄心壮志,战争都不是儿戏,没有强大的实力,就谈不上胜利!”
“易州有齐朗与永宁王在,绝对不会有问题,可是普兰的海军之强绝对不是我们可以抗衡的,若是西郡失守,军心、民心,都会动摇。”谢清冷静地分析,紫苏只是听着,渐渐理清了自己的思绪。
崇明四年五月初五,永宁王抵易州,与守军会合。
“是,王爷。”齐朗答应,随即便离开永宁王的行辕。
“这是什么?”
“看上去不像墨汁!”
“不可能!”永宁王摇头,对这一点十分确定,“齐相是个很聪明的人,本帅已经将制胜的方法告诉他,他一定能够很好地运用的!”
永宁王向来拙于口舌之辞,这一次却十分认真对齐朗摇头,清楚地解释:“不是什么神机妙算!打仗是不可能取巧的!只要有五倍于敌的军队、充足的情报,再加上命令传达的畅通无阻,就不可能会失败!”
“陛下恕罪!臣惊惶之下,才会如此失态,请陛下恕罪!”
“太后娘娘,尹相应该也是担心会贻误军机,才如此做的,虽然有欠考虑,但是也不会有什么恶意,请您以宽容之心原谅他这一次吧!再说,谣言止于智者,将情况说得危急一些,待捷报传来,民众的欣喜之情也会更加热烈!对娘娘来说,这也是有益无害的!”谢清也不忍见老人家太过狼狈,而且,紫苏的怒气也确实有些大了,便出言安抚。
“将投石器安放在哈兰的两边,看令旗行事!”
“是!”传令官立刻奔驰而出,传达帅令。
“齐相,古曼军队很强大,就算出其不意。我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啊!”一旁的将领提出异议,易州易攻难守,每次古曼南下侵扰,易州都是首当其冲,这些将领都是经验丰富,对古曼军力的了解甚至超过自家的家底。
“古曼兵分三路,攻瑞安、安阳、遂城,不知道大哥会怎么应对?”紫苏是忧心忡忡,虽然知道易州会没事,可是,在那里的是她的兄长与齐朗,这两人都是她不能不牵挂的人,因此,相较于南疆危险的局势,紫苏还是更关心易州的情况,最近这几日,她根本连觉都睡不安稳。
“元帅,很明显,古曼要进攻易州,我们不立刻驰援吗?”有将军提出疑问。
“你能死一万次吗?”手重重地拍在茶几上,紫苏狠狠地怒斥他,“就因为你说的那几句话,有多少人会对哀家、对皇帝产生怀疑?如今,谣言恐怕已经满天飞了!如果这几天没捷报传来,整个民心也许都会动摇!皇帝年幼,哀家又是一介女流,这样的朝廷本就不容易让民众信服!——别说你死不了一万次,就算你真的死了一万,也赎不了你今日动摇人心的大罪!”
这也是他急于得到紫苏承诺的原因,因此,一向谨慎的尹朔借这次的“疏失”有意试探紫苏,结果自然也让他满意,只是,这也加重了紫苏对他的不悦。
这也是后来,在崇明皇帝的立后风波中,紫苏对他袖手旁观的原因。
“火攻?现在正值干旱,倒是可以这么做,只是,古曼军纪严整,即使用火,他们可以很快地应对啊!”
“就是这里!——哈兰!”齐朗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这里是一个干涸的湖,四周有一些土丘,可以埋伏一些人,但是不会很多,不过,我想应该足够了!”
紫苏看了谢清一眼,按捺下怒气,自己也觉得对尹朔有些过份了,于是轻叹了口气,上前扶起尹朔,温和地安慰:“最近的情况的确很复杂,哀家的心情不是很好,说得太过份了,尹相不要放在心上!”
谢清一愣,随即想起来,不禁又是一愣。
“启禀元帅,瑞安守军与我军同时出击,古曼围城的五千将士已被全歼!”
紫苏点头,收报心绪,思考应对之策。
崇明四年五月初一,成佑皇帝以至略违背盟约为由,向至略宣战,即日进攻至略易州。同日,永宁王率半数军力驰援易州。
“如果是越救、火势越大的火呢?”齐朗轻笑,看着不解的众人,扬声唤人进来。
发了一通火,最初的怒气也就过去了,但是,随即而来的却是更深的恐惧与自责——也许从一开始就不该试探古曼的底限,不该给第三方有可趁之机,如果因此……
齐朗摇头,还是叹了口气:“不行的!到底我们与古曼有盟约,如果现在与古曼反目,很可能会使古曼与周扬联合,到时候,我们可就四面楚歌了!”
“有点像油!”
看着碗中黑漆漆地东西,所有人都很好奇,一时议论纷纷。
“娘娘近来的心情是有些不好!”谢清却说起了旁的,尹朔的反应并不意外,毕竟,在紫苏有意无意地架空老人家的权力之后,老人家自然也会有所反弹,因此,谢清才会如此说。
“普兰!”紫苏气急败坏地扔下刚送抵的战报,本以可以平息战事,与古曼重结盟约,没想半路上插入一个普兰。
“当务之急是普兰。”紫苏低语,想到前几日康焓的一份奏章,“随阳,上次给你看的那份奏章,你还记得吗?”
“是什么?你们就不用管了!反正,这就是可以制胜的东西!”齐朗抬手阻止众将的议论,“将装着这些东西的大缸用投石器掷到古曼大军的中间,埋伏的军士就开始射火箭!”
“还不是时候!”他起身看着地图,“我们不能功亏一篑,到这时候,如果古曼反击成功,我们还有什么脸回京啊?必须等他们的大军全部转移,我们才能动!”
“尹相!”这一次回答他的是紫苏,“皇帝才九岁,都已经知道机密之事不可宣之于众,您是顾命大臣,难道不清楚吗?惊惶不是什么理由!”
“普兰拥有世上最强的海军,连安同守率军支撑了五天,已于前日殉国,连安守军只剩下不足百人,恐怕要支撑不住了!”尹朔惶恐地上奏,让坐在御座之上的阳玄颢一惊,仁宣太后却没有回话,沉默地看着殿中表情各异的朝臣。
“谢太后娘娘如此厚爱,臣定当肝脑涂地,为娘娘效力!”尹朔几乎是感激涕零地退出中和殿。
永宁王对此十分不解,皱眉问齐朗:“这是为什么?一鼓作气拿下格桑高原,不好吗?”
“没错!”紫苏也点头,“尹相若是累了,可以休息休息,琐碎之事让其他人去办就是,您毕竟是两朝元老,朝廷需要您啊!”齐朗微微一笑,看向眼前无垠的草原大漠,语气平淡地道:“永宁王认为朝廷不该总将目光放在边疆,内政是不该轻忽的关键。”齐朗很清楚地说出他的想法。
“易州军务是你在督理,你看着办!只是犒劳的时候,可别忘了我们自己的军队。”永宁王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