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别瞎忙!目标有了事就成了(2) - 照着做,你就能战胜拖延 - 龙小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7章别瞎忙!目标有了事就成了(2)

第17章别瞎忙!目标有了事就成了(2)

很多人最终一事无成,原因不是由于他们还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做事不够专注,面对目标不能坚持不懈。像那个众所周知的挖井人一样,今天在这个地方挖一会,明天在那个地方挖一会,最终地面上出现了很多不深不浅的井眼,但是没有一个有水的。很多人也是如此,尽管他们很聪明,什么事情都能干好,但是他们没有恒心,缺少对目标的坚持不懈,在实现目标的途中,很容易被身边各种各样的诱惑吸引过去,最终十分轻易地抛弃了前一个目标,转投另一目标,并以此类推下去,最终一事无成。唯有那些专注于一个目标,专注于同一件事情的人才能把握住成功的方向,不浪费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进步。多数人往往会有很多目标,但是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坚持不懈。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好猎手只会选择一个猎物作为追逐的目标,如果面对众多的猎物眼花缭乱,意志不坚定,一会儿追这个,一会儿又改变路线追那个,那么最后气喘吁吁的猎手只会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切忌制定太多中长期目标

目标是前进者的灯塔,它存在的目的是使前进者看清方向,不至于走错路,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因此,设定目标时,切忌制定太多的中长期目标。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人员平均分成3组,分别从3个不同的方向但距离相同的地方朝着同一个目的地出发。不同的是,第一组人员只知道目的地的名称和距离;而第二组人员除了知道最终目的地名称和距离之外,还在路途正中间设置了一座里程碑;第三组人员,除了知道最终目的地名称和距离之外,还在路途中每隔一公里的地方设置了一座里程碑。

令人吃惊的结果产生了:第一组人员在走了三四公里时,便开始有人抱怨起来;在行程进行到一半时,有人愤怒了,情绪开始暴躁起来;当行程进行到四分之三时,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

第二组人员相比第一组好多了,虽然刚开始没多久便有人开始抱怨起来,不过在行程进行到一半时,里程碑出现了,人员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家似乎看到了希望,知道自己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为此感到很欣慰;但是想起前边还有一半的路要走,心情又有些低落。结果在路途结束时,尽管人们最终都到达了目的地,可是精神状态却显得疲惫不堪,似乎再多走一里路也坚持不下来了。

第三组人员的状况则好很多,一公里一座里程碑的设置令所有成员都清楚路途进行到哪里了;并且每经过一个里程碑时,人们都会发出一阵欢呼声,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己距离目标更进一步了。于是,整个行程在一片欢快声中度过,并且当人们到达目的地时,脸上没有丝毫的倦意,而是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一个长期目标对应着一条实现它的道路。你想要实现目标就必须做到专注,一次只设定一个长期目标,然后按部就班地去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如果设定过多的长期目标,你就会犹豫不决,缺乏专注力。想要的东西太多,精力太分散,注定将会半途而废,最终一无所得。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很多时候,你在设定目标时,不能单单设置太多中长期目标,因为它们的方向性不是很清晰,指导力量也不是很强。想要实现这种中长期目标,往往需要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需要时不时地为自己加油、助力,从而提高办事效率,保证充足的斗志和精力。因此,在设定目标时,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量化目标,提高效率

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马拉松呢?漫漫数十载的人生旅途就好比那40多公里赛程,每个人都像是赛场上奔跑的选手。如果单单只设置终点的那个目标,不将其化整为零,恐怕你早就趴在赛道上,一动不动了。只有将长远目标拆分成无数个小目标,让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小目标,且这些小目标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你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才能得到保证,才不会被长期的奔跑消磨殆尽。

1.杜绝“还来得及,明天我再做吧,实在不行还有后天”的心态相信很多人都对自己说过这样的话,然而不幸的结果往往就是由于这句不起眼的话引起的。明天到底有没有时间?任何人都没有办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明天还是未知的一天,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谁都不知道。假如明天发生了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例如,家里来了一位很重要的客人,此时你还能抽出时间,甩开客人去做昨天遗留下来的工作吗?

8点半钟,整理相关业务资料;

2.想做就做,绝不拖延

回来之后,大平立即准备了一个记事本,将每天的计划和工作认真地填写好,并设定了时间期限。很快,大平的办公桌上便没有了堆积如山的文件。

这就是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带给人们的力量之区别。长期目标实现的过程很漫长,这个过程中人们可能会丧失斗志和恒心,因此需要中期目标的及时打气和鼓励。可是中期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有些长,为了保证高昂的斗志和激情,需要设置一些短期目标,以便及时鼓舞人心。因此,制定目标时,不宜设置过多的中长期目标。

原因在哪儿呢?主要是由于他忽略了制定目标的最终目的--为了行动更具针对性、更加高效。他们将目标制定得非常完美,有长期目标也有短期目标,目标针对的也是自己最想要做的事情,唯独不足的地方就是,这份完美的目标成了一件仅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从来没有被应用到实际行动中去。最终,这份完美的目标没能发挥出应有的力量。

日本东京举办过一场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比赛中,一名毫无名气的选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举夺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的名字叫山田本一。

·情有独钟,绝不三心二意

这个案例说明,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目标太多时,想要提高效率,更好地利用好目标的作用,适当时可以让他人帮助你达成目标;同时还要在量化目标时,设定最后的期限,然后按部就班地实施。这样一来,拖延便没有“可乘之机”了。案例中的那位经理,他将自己一天的工作目标都设定了时间期限,在实施时严格按照期限执行,既保证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工作质量。

2.最好每次只设置一个长期目标山田本一退役后,在他的自传中解开了这个谜团。山田本一写道:“最初,开始比赛时,我并不知道如何进行比赛,只知道一直向前跑,通常把自己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处的那面旗子上。这样的结果就是,跑了几公里后,我就感到疲惫了,可是目标还远远见不到,于是感觉更加疲惫了。后来每次比赛之前,我都会先把比赛的路仔细查看一遍,找出沿路比较醒目的标志,用心记下来。例如,第一个看到的标志性建筑是银行,第二个是一棵特别的大树,第三个是一个红房子……就这样,我把标志一直记到终点。在比赛时,我先全力向第一个标志跑去,这样我知道自己的下一个小目标在哪里,于是再向第二个标志跑去。就这样,40多公里的赛程被我拆分成几个小目标后,就能轻松地跑完了。”

·化整为零,拆分长期目标

其实,最保险的做法还是把握住现在,今日事、今日毕。因此,你在制定目标时,要严格设定最后的期限,不给拖延“钻空子”。

为了改变这个局面,大平决定向一位十分成功的经理请教。这一天,大平来到这位经理的办公室,说明来意之后,经理很友好地邀请大平待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很快,一天的工作开始了,经理迅速翻开了自己的记事本,只见上面写着:

你制定目标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办事效率,避免因为拖延而浪费掉大量的时间,最终一事无成。将目标进行量化,也是为了更好、更快捷地实现最终的目标。总而言之,制定目标是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面对这个人们熟悉的回答,人们没有再次对其进行狂轰滥炸,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解开这个谜团。于是,有的记者开始调查山田本一的成长史、性格趋向,甚至包括山田本一的恋爱史,希望能从中找出山田本一成功的秘诀。但是谜团始终未能解开。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因此,当你对目标进行量化时,需要设定最后的期限,避免行动被拖延。经常有一些人,制定了一个目标,接着又开始思索具体的小目标,终于将小目标制定出来之后,也达到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标准,可是依旧没有成功。

很多时候,人们喜欢将事情留到最后一刻再去处理,正是因为这种不良的习惯,才会出现拖延者,才会出现堆积如山的待处理事项。如果人们能够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及时、尽早地实施,这种拖延的现象就不会出现了。

两年后,在意大利北部米兰举办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山田本一再次夺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于是,山田本一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记者再次问及其成功秘诀时,山田本一的回答还是那句令人无法理解的话:“靠智慧战胜对手。”

战拖有术:目标要能够量化

制定目标是为了让你更好地行动起来,因此需要你在量化的目标上设定最后期限,保证行动的顺利展开。如果一味空想,不行动,再完美的目标也是一纸空谈。因此,你在量化目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任何长期的目标都不是瞬间就能实现的。例如,你儿时立下的目标: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医生、警察、科学家等,就属于中长期目标,想要实现这种目标需要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比较长的时间里,你应该设定一些与这个大目标相结合的短期目标,以便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充沛的精力。例如,为了实现做一名医生的目标,你应该设定这样一系列短期目标:首先,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某某中学,因为这所中学的升学率高,师资力量雄厚;其次,是每年要实现的成绩排名等;最后,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某某重点医学院……任何长期的目标都应有上无数个为实现它而设定的短期目标,做到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这种短期目标甚至可以细化到月目标、日目标。目标越是清晰,你的行为和努力的方向性越强,越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使你较快地实现长期目标。

这种情况并非特例,现实生活中这种“只想不做”的例子数不胜数,有很多人终日沉浸在白日梦中,梦想着自己实现目标之后的喜悦情景,并且时不时心血来潮似的制订一系列计划和目标,决定开始为之奋斗;可是到了第二天,一切照旧,昨天的目标变成了一种空想。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你在量化目标时,应当设定一个最后的期限,将目标实施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与时间联系上,进而强化实现目标的时间意识,同时时刻提醒自己做事要有时间观念,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要知道,没有行动做后盾的目标,即使制定一万个,也等于没有目标。

大平是一家企业的部门经理,1年前,大平由于为人踏实稳重,办事一丝不苟而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被提升为部门经理。升职之后的大平依然延续着做普通员工时的工作习惯,凡事喜欢亲力亲为,干工作不怕苦,每天都加班到很晚。可是不知怎么回事,事情就是做不完,原本制订的工作计划得不到实施。看着凌乱不堪的办公桌,大平感到一阵阵头昏,他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9点钟,与赵经理洽谈业务;

11点钟,考察员工食堂的卫生状况;

11点半钟,接受外埠员工的财务汇总表;下午2点钟,召集部门开会;……于是,这位经理开始按部就班地执行工作。其间也有员工临时反映问题,这位经理听完员工的反映之后便拿起电话,一番叮嘱之后,工作就交代给下面的员工了。就这样,大平在这位经理的办公室里静静坐了一上午便回来了。

比赛结束后,记者将这位无名冠军团团围住,问其成功的秘诀。山田本一无比神秘地说了一句话:“靠智慧战胜对手。”之后他便不再做任何回答了。面对着这样一句神秘的回答,记者们开始对其狂轰滥炸,什么“故弄玄虚”“装模作样”“耍大牌”等词汇,一股脑儿地全部用在了山田本一的身上。瞬间山田本一的知名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位冠军,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因此,你制定好带有期限的目标之后,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坚持做任何事情都要“赶早不赶晚”,绝不拖延,也坚决抵制任何拖延的借口。其实,往往在事后回想时会发现,很多事情之所以没有做完,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你自身的惰性和拖延习惯。

3.做解决问题的人

生活中,你很多时候会被问到“为什么没能做完”。此时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迅速找借口。为什么自己没有做完呢?原来是因为最近心情不好,或是身体不舒服了,又或是被人打扰了,等等。总之想要找借口,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拖延的理由。

而成功者从来不会如此,问题出现了,回避责任是最大也是最愚蠢的错误。成功者从来不会为自己寻找借口,他们坚信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会解决问题的人。因此,他们会快速查找自身的不足,并引以为戒,改变自己,从而避免更大的问题产生。

用计划为目标导航

做事情要有计划,无论什么事情,从开始拟定计划到最后成功,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切实地贯彻落实。如果没有计划,工作就如一盘散沙。要实现你的目标,就让计划为目标导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