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麦收
农历五月初的时候,庄子上的麦子成熟了。金黄的麦浪,一浪一浪翻滚汹涌,一百五十亩的麦田,从远处看上去,显得蔚蓝壮观。
五月份的阳光已经很是热辣了,庄户们昂首挺胸的站在太阳底下望着麦田,人人眉开眼笑的,汗珠子顺着脸颊直淌而下。
看着这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芸芸的馋虫和那段朴实而美好的记忆,不由得又被勾了起来,而且时间也刚刚好。再等两天收割时,烧麦吃起来就会有些老了。于是芸芸吩咐唐轩给她挑了两大捆饱满的麦蕙。指挥春兰给自己烤了吃,边烤边转,待到麦香四溢的时候,放在手心里来回地搓上几把。在吹一口气,麦皮飞扬之后,手心里就剩下喷香的麦粒了,一把放到嘴里,齿颊留香,过瘾啊!
麦秆也是有用处的。编个小戒指,折一只振翅欲飞的蚂蚱,这些小玩意,对庄户们都是信手拈来的。最重要的是麦秆可以当柴火烧,可以做成农家肥料。
一个礼拜过去了,庄子正式开始麦收。
李老汉手摸着金灿灿的麦穗,心中满是欢喜。今年的麦粒颗颗饱满,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他转头对身后的儿子说道:“柱子,待会儿叫上大家伙儿,咱们今天就开镰!”
柱子应了一声,赶忙去召集村民。
不一会儿,田地里就热闹了起来。男人们挥舞着镰刀,女人们则跟在后面捡起掉落的麦穗。
孩子们在田埂上奔跑嬉戏,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大人们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芸芸现在是重点保护对象,只允许在远处看着。而且是坐在树荫下,一边喝着果汁,吃着点心,一边远远的观望。
看着庄户们戴着斗笠,于田间飞刀豁豁,麦子便齐齐的抓在手里倒在地上。后面便有那大一些的男孩子将一捆捆地扎好,置于田间。到一定数量时,牵来牛马,一跺跺地撂到牛马背上的两旁,再用绳子捆扎结实,由小孩或妇女押送到麦场,一拉绳子,刷的落地,然后摊好晾晒。
午饭也是在田间就地做了,支上两口大锅,升起火,火烧的旺旺的。不大一会儿,喷香诱人的打卤面就出锅了,配上鸡蛋,辣椒油和各式小咸菜。吃的大人小孩一个个的都直呼“过瘾”。
麦子要先铺在地上晒干了,用牛拖着石滚来回碾压,或者用人工编制的盖练,使劲的抽打麦子。我们现代用机器就可以,用不着这样原始的方法。麦粒就乖乖的落地,然后收起麦草,趁有风时,用木铲子扬起麦粒,麦粒间的麦壳就飞出去了,只剩下黄澄澄的麦粒。
麦粒在太阳底下还要晒上几天,还要有人看场,防止麻雀、鸡、鸭等等动物糟蹋。大概一个小时就要翻一次场,就是赤脚走进去,拖出一条条的沟壑,增加受光表面积,提高效率。一旦下雨,可就要耽误麦子的脱粒,甚至会捂得霉变,所以要争分夺秒。
看场的时候,三人一组,大家轮换着来。一般看场都是家里的小孩和家里的老人在看,这是整个麦收最轻松的工作,不用出力。
麦收算是忙完了,庄子上下除了芸芸以外,甭管大人小孩全都累得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