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反转
第499章反转
杨子杰早就从李康泰助理那里打听好了李康泰的身份,众诚科技的董事长,泉春市十大杰出企业家,泉春大学知名校友。“李先生客气了,举手之劳,救了林董的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是一整个客车上的人。”
李康泰见眼前这个人虽然穿着朴素低调,但是那种骨子里的气度和涵养是怎么也挡不住的。
“杨先生您放心,你们救了我公司的林董,不仅是众诚科技的朋友,更是我李康泰的朋友。”李康泰一改往常严肃的模样,现在看起来整个人倒是爽朗。
不愧是泉春市著名的大人物,气度非同一般,热情、豪放、讲义气,也许是个值得深交的人。杨子杰内心经不住地想。
“李老板,这是在您公司林董车里发现的文件。”
杨子杰把随身携带的文件转交给李康泰,倒不是说杨子杰随意,只是看李康泰这个表现,和林曼安的关系绝对非同一般,李康泰身为众诚科技的老总,交给他再合适不过。
李康泰从杨子杰手中小心接过文件,文件完好无损,没有拆封过的痕迹。
然后当着杨子杰的面打开,杨子杰对李康泰这一行为感到十分诧异了,难道他就不怕自己是同行过来打探情报的吗?
李康泰没有杨子杰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他看来,杨子杰没有离开,也没有私自打开文件,明明没有过多地接触,但是自觉地把杨子杰划入可信任的人范围。
“不知李董的众诚科技是做什么生意的?”
杨子杰也曾想过,众诚科技,应该是关于电子科技方面的,不过具体包括哪一些,杨子杰没有泉春市待过,不了解情况。
“我公司主要就是做电脑、医疗器械起家的,还包括其他电子产品。”
果不其然,杨子杰没想到在这个时代会有思想这样前卫的人,不得不对还在昏迷中的林曼安和眼前的李康泰刮目相看,众诚科技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与这两人卓越的才华是分不开的。
“李董,我手下也有个小公司,也是做电脑的。”
“杨先生您的意思是让众诚科技帮扶你们一把吗?”李康泰自然地把杨子杰这句话理解成这样。
杨子杰摇头:“李董,不知道您是否听说过腾翼研究室?”
李康泰赶紧点头,“腾翼研究室我是当然听说过,那个研究室不仅在国内属于顶尖研究室,而且在国外也享有盛名。”
杨子杰知道腾翼研究室的名气很大,他对孙呈威、盛夏他们也很有信心,只是当这些话从别人口中说出,还是有一种控制不住地骄傲。
杨子杰没有打断李康泰。
“原本我认为众诚科技的产品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和腾翼研究室相比,我们还是落后他们太多了。”
李康泰莫名生出了一股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哀感。
“听说腾翼研究所虽然只有四个人,但是其中两个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还有两位是关于这方面的顶尖专家。”
而且,听说腾翼研究室所在的公司更不止这些人才,幕后的大老板也从未出现过。
“但是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在市场和其他同行相比处于不败之地的原因。”
“李董,难道你们就没有想过和腾翼研究室交流合作吗?”
李康泰之前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原本计划这次股东大会就是讨论派人去长宁和腾翼研究室交流的问题,腾翼研究室在业内信誉很好,应该是不会拒绝他们之间的交流。
“我们当然想过,只不过这次林董出车祸,这件事也就搁浅了。”
选择和腾翼研究所所在的公司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虽然众诚科技在泉春市一家独大,但是背后有不少人盯着他们,众诚科技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瓶颈期,打铁还需自身硬。
李康泰突然反应过来,杨子杰问的这些问题专业性很强,听起来也不像只是个普通的电脑公司小老板,他为什么会提起腾翼研究室呢?
“李董,如果说这个机会现在就摆在你面前呢?”杨子杰笑着看着李康泰。
“杨先生,您……您的意思是……您是腾翼研究室背后的大老板?”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杨子杰这个时候也不再装下去了:“没错,我叫杨子杰,腾翼研究所是我一手创办的。”
杨子杰考虑过,腾翼研究室虽然个个实力强劲。但是,毕竟人员还是太少,众诚科技的科研人员都是来自泉春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毕业之后可直接进入公司工作。
这样一来,研究人员就有了保证,也能为电脑这一新兴产业注入新鲜血液,研究说不定会有更大的突破。
“李董,如果可以的话,我们的合作可以开始谈谈了。”
李康泰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机会摆在他的面前,眼前这人,不仅救了林曼安,更是救了整个众诚科技,和杨子杰合作众诚科技无疑是前途不可限量。
“杨老板,您说的是认真打的吗?”尽管杨子杰看起来很认真,但是李康泰还是忍不住问了一遍,他对杨子杰的称呼已经从“杨先生”变成了“杨老板”。
“李董,我当然是认真的,没有谁会拿自己的时间开玩笑,对一个生意人来说,最宝贵的是两个东西,机会,时间。你我在这里多犹豫一秒,机会就会多失去一分,或许您没有抓住这次机会,它要是溜走了,可就再也回不来了。”
“杨老板,我没有不合作的意思,只是这件事对我的震撼太大了,腾翼研究室那是我们够都够不到的水平,没想到会选择与我们合作。这件事关重大,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不如等我们林董醒来,召开股东大会再进行考虑,您看如何。”
李康泰害怕杨子杰误会一口气说了很多话,他虽然很高兴杨子杰能找他合作。但是二十年的商场经验告诉他,不管是成功几率多高的生意,都要想着如何规避风险,谨慎之心还是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