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殿试的小太监 - 王爷先别死,煞妃克夫之名压不住了 - 焖子加辣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0章殿试的小太监

晨光初破,皇宫的琉璃瓦上映着淡淡金辉,宫殿在薄雾中更显庄重。

太和殿内,龙椅高悬,金光璀璨。

贡生们端坐大殿,感受着从未有过的庄严氛围,不敢斜视。

今日,正是殿试之日。

天下英才汇聚于此,历经重重考验,只待今日这最后一战,一展才华。

这不仅是一场才学的较量,更是对考生们心性与意志的考验。

大殿中央,设有一张长案,案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两旁站着数名宦官,各司其职。

皇帝端坐龙椅,目光如炬,扫视全场。

随着鼓声三响,考卷分发。

考生们领题后,或凝眉沉思,或提笔疾书。

徐令言低头看着面前的试卷,闭目静了静心,这几日他的心有些乱。

他知道会试是自己超常发挥了,不然以自己平时的水平,很难超越汪誉。

但他也并不妄自菲薄,能够超常发挥,说明自己内里是有这个实力的,这才如海绵之中的水,挤挤总会有的。

他希望这次也能如此幸运。

他的脑海里再次浮现那个挡在自己身前的娇俏身影,坚毅而强大,他知道,唯有自己也变得强大才能配上她。

他想万一自己成了状元郎,或许就有资格站在她的身边。

他深吸一口气,缓和自己激荡的心情,再次睁眼,眼中已无半点情绪。

提笔全心沉浸在考题之中。

上座的皇帝自然也注意到了他的举动,毕竟他可是今年考过了汪家小子的会元,值得他的关注。

而另一个让他留神的,便是汪誉本人,他与徐令言完全相反,刚一拿到考题,便从容地翻开试卷阅读起来,不消片刻提笔疾书,行云流水间自信尽显。

大殿内顿时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肃穆的氛围。

期间,皇帝下来走动,不时停在考生身后观看答卷,这番举动很考验考生们的心态。

尤其是那些个寒门学子,他们从前哪里见识过这般场面,大多指尖颤抖,笔不能书。

皇帝自然在他重点关注的考生身后多待片刻,首要关照的便是汪誉和徐令言。

汪誉自不必多说,连皇帝都对他很熟悉,于是他先去了徐令言的身后。

徐令言感受到背后的目光,笔尖略一停顿,便继续手写,字迹工整,不显慌乱。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再看所答内容,难得的灵变新颖,不似寻常考生模板式的古板。

他不禁有些意外,没想到慎武伯府这个武将之家,也能出来这么个文将之才。

再看汪誉,自不必多说,他连笔都没停一下,宛若无人般顺畅书写,思路清晰,统观大局,不愧是汪太傅的孙子。

待皇帝迈步离开,汪誉也写完了照着思路写完一段。

抬起头来正要休息片刻,理顺接下来的思路,目光不经意间看见一道身影,让他僵住了脖子。

上方桌案旁侯着一个小太监,颔首而立,显然是皇帝身边侍候的。

若是云畔在此也定能认出他来,正是那日拦车的乞丐,亦是秦昭仪招她入宫那日碰见的小公公。

汪誉却不用回忆也能认出他来,因为他正是自己的弟弟,汪家的玄孙汪卒!

他怎会在这里!

汪卒似乎察觉到有人在看他,他微微抬头与之对视,缓缓露出一个微笑,又规矩地低下头。

直至汪誉笔尖的墨汁滴到了案桌上,他才回过神,赶忙收敛心神,重新进入状态。

日头渐高,殿内光影交错,考生们的额头渐渐渗出细汗,却无人敢有丝毫懈怠,反而加快笔速。

时间缓缓流逝,直至钟声再次敲响。

考生们纷纷搁笔,长吁口气,大殿内恢复宁静。

宦官们逐一收取试卷,小心翼翼地送于案前。

此刻,太和殿内的这场无烟之战终于告一段落,随着皇帝移驾,殿试正式结束。

考生们在宫人的引领下有序退出大殿,心中既有释然,也有憧憬。

徐令言出门时下意识看了汪誉一眼,这是他状元之路的劲敌,没想到却见他神色忧思,神情有些恍惚。

他很是意外,难道汪誉发挥失常了?可是不应该呀,在汪太傅的教导下,不该发生这种事。

他收敛心神,不管别人如何,只要自己发挥了自身全身的水平便不后悔。

他出了宫门,看见慎武伯府的马车,心脏跳得比考试时还要快。

他不禁快步来到马车前,戚氏闻声掀起帘子,一脸期盼,“令言出来啦,感觉如何?”

可他儿子并没答话,反倒先往马车里瞧,车中只有戚氏和一名丫鬟,连秋老夫人都没来。

他顿时面露失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