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有你才安
画面一转。
一个昏暗的小房间里,升腾着氤氲的水汽,木盆中坐着九爷深夜带回来的女孩小幺,少年秦淮安的手上拿着净布正在为女孩洗澡,此时的她还不是秦淮安,只是戏园中的十一。
手指划过一根根嶙峋的肋骨,十一的动作轻柔,疼惜的说道:“你真瘦。”
女孩憋着嘴,一声不吭,十一惊觉,再次放轻的动作,柔声问道:“疼么?”
“嗯~有一点。”
“那我再轻一点儿。”
女孩瘦的像一根小豆芽,给她擦身上的时候,十一可以摸到她的每一根骨头。
吃饭时,女孩看着面前的一碗野菜糊糊和黄馍馍咽了咽口水,端起糊糊喝着,眼睛瞟着碗里的馍馍,并不敢拿。
十一将馍馍掰开,取出中心较软的部分递给小幺:“你先喝几口糊糊填一填,不然身子会受不了的。”
“谢谢。”
十一笑了笑,将剩下的黄馍馍掰成小块,泡到野菜糊糊里,才端起自己的碗吃了起来。
小幺饿的太久了,只吃了小半碗就再也吃不下了,她一边往嘴里机械的塞着,一边偷偷抹眼泪。
在这样一个年代里,能吃饱一餐是天大的恩赐,浪费粮食是要挨藤条的。
即使她的胃已经涨的发痛,痛的不停发抖,也不敢停下来。
突然,视线里出现了一只好看的手,端走了她的碗,将碗里泡发的馍馍和剩下的野菜糊糊都倒进了自己的碗里。
小幺泪眼婆娑的看着身边的人,十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歉意说道:“我没吃饱,你就分我一些罢,等哪天你饿极了,我再还你。”
吃过饭,就该训练了,十二个孩子被拉到院子里。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九爷相信越是恶劣的天气,越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哪怕是院子里正飘着鹅毛大雪,滴水成冰,课程是万万不会中断的。
院子的一角,传来小幺撕心裂肺的哭声,由于营养不良,小幺的腿不“直”,两腿之间有个小小的缝隙,这样的身段是绝对不可以的。
她被按在长凳上,双腿拢在一起,手指那么粗的麻绳从脚踝开始,一圈圈细密的匝紧,捆在长凳上,一直缠到大腿。
十一忍不住向角落看去,“啪嗒”一声,顶在头顶的水碗掉了下来,背上结结实实的挨了三藤条,打的十一趴在地上直咧嘴,抱怨是不敢的,她连滚带爬的取过一个新碗顶在头上,还要谢谢打她的人。
背后是火辣辣的疼,十一却在担心小幺,小幺的身上想捏出二两肉都难,绳子会不会把她的腿勒断呢?
夜里,十一和小幺睡在一个被窝,窗外北风呼啸,寒风顺着窗户缝钻进屋子里,钻到被子里!
她们俩最小,入门晚,夏天睡炕头,冬天睡炕梢,到她们这边,身下的火炕几乎就是凉的。
十一冷的牙齿直打颤,将小幺搂在怀中相互取暖,颈间却传来一阵湿意。
“小幺,怎么哭了?”
小幺缩在十一怀中,压抑着啜泣声,抽抽搭搭的回道:“十一,我疼,腿疼。”
十一钻到被子里,为小幺揉了一会儿腿,一咬牙又脱下了自己的袄子,将小幺的腿裹在里面,冻的打了一个哆嗦,连忙搂紧了小幺才好些。
二人枕着一个枕头,十一贴在小幺耳畔轻声安慰道:“刚开始都是这样的,忍一忍就过去了,你还小,过几年分了科就会轻松一些,九爷说咱们都是贱命一条,死里逃生的活下来了,也算是咱们的造化,日后登了台,成了角儿;这辈子就再也不用愁了。”
“什么是角儿?”
“角儿就是……可以睡单间,开小灶,唱的好了还有大圆拿!”
“我不成的。”
“谁说的,你的眉眼很好看,长大了肯定是……”
“咳咳!”炕头传来了警告的咳嗽声,十一和小幺当即禁声,十一搂紧小幺,裹严了被子:“睡吧。”
“嗯~”
春去秋来,八载光阴匆匆而过。
小幺,哦不,她已不再是小幺了,园子里又来了新人,当年的小幺成了十二。
如十一当年预料的那般,十二出落的愈发动人,由于先天不足,十二的身子不好,但这副弱柳之姿,像极了林妹妹。
只可惜八年来,十一和十二勤学苦练,却一直没能等来登台的机会,越剧的市场太小了,跟其他戏种比起来,越剧只是牙牙学语的孩童。
九爷带着她们走南闯北,每到一处也只能演几场,登台的机会自然要先给前面的姐姐们。
十一和十二是一对绑定生旦,由于十二的气质太特殊,她们的戏路很窄,只能唱几出《红楼梦》,前面的五姐和六姐也擅长唱这出,而且已经小有名气。
十二心存愧疚,但十一并不在意,能吃饱穿暖,有个地方住,她很满足。
至少园子里看不见战争的烽火,也不必担心被人牙子抓去卖到腌H地儿。
前面的姐姐们,要么年纪大了被九爷打发嫁了出去,要么已经有了自己的房间。
十一和十二也算是熬出了头,虽然仍旧睡在通铺,却有了“炕头掌灯”的待遇,冬天没有那么冷了,不过她们依旧喜欢抱在一起,夜里说些悄悄话,哪怕声音稍大,也无人敢有怨言。
园子又要搬家了,九爷说要带她们到蓬莱去撞撞运气,那里有一位大人物,若是能入了他老人家的青眼,再不愁没有场次。
搬家前夕,却出了一件事,这件事也间接的改变了十一和十二的命运。
五姐和人私奔了!
对方是当地戏园子的小管事,五姐登台他必到场,一来二去,俩人看对了眼,私下里通了情,五姐六姐都有自己的小院儿,原本也没什么。
可园子这一迁,按照九爷的脾性,就不会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