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马均弩
匠作坊,位于城南,距离军营校场不过百米远。匠作坊占地面积很宽,长约百米,宽约百米,其中正中央是墨言率领匠作坊工匠锻造武器和铠甲的地方,占据匠作坊六成的面积;左侧是蒲元的兵器坊,专门用于试炼新式武器,占据两成的面积;右侧是马均的科技院,专门拨给马均发明新玩意儿的地方,也是占据两成的面积。
整座匠作坊三分,中央热闹嘈杂,两边人烟稀少。
饶是墨言带了工匠来,汉中也缺乏匠人。
苏固担任汉中太守的时候,不注意匠人的培养,使得汉中的匠人技艺低下,只能锻造最基本的战刀和铠甲,汉中所有的钢刀都是墨言带来的匠人锻造出来的。换言之,整座匠作坊几乎都是由墨言带来的匠人组成的,原来汉中的工匠都成了学徒,学习如何锻造新式的钢刀。
墨言接到王灿要来的消息,立刻带着马均和蒲元在门外等候。
他知道王灿要来,非常的高兴。
以前墨言隐居遁世,一心锻造兵器,但是饱受材料和金钱制约,很多事情都是有想法,却因为没有资源和钱财支持,无法实现。现在汉中的资源都任由墨言使用,不用担心钱财的问题,墨言带着马均和蒲元可谓是如鱼得水,日子过得非常的滋润。
墨言、马均和蒲元的神色略显失望,还是拜谢道:“多谢主公!”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墨言听了王灿的话,激动地说道:“回禀主公,匠作坊目前有能够熟练锻造钢刀的工匠三十人,正在学习锻造的学徒三百人,所有匠作坊的人都戮力同心,努力地学习,争取为主公锻造出更多的好兵器。”
马均听后,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马均面色发苦,说道:“主公,您这是强人所难啊!”
王灿点头,夸奖道:“匠作坊的发展离不开墨老的努力,墨老辛苦了。我也听人说了,蒲元和马均虽然能力出众,各有擅长,但是两人搞研究的时候都是沉迷于其中,很少管理匠作坊的事情,若是没有墨老主持大局,匠作坊也无法发展到现在的地步。”
马均苦笑两声,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王灿忽的问道:“德衡,连弩可有名字?”
等王灿下马车,墨言、马均和蒲元又恭敬的朝王灿揖了一礼。王灿摆摆手,带着一众人往匠作坊里面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墨老,匠作坊运转如何?”
墨言站在一旁,见马均愣住了,急忙替马均拜谢道:“多谢主公!”
对于马均而言,一个好的环境非常重要。
王灿想了想,说道:“既然连弩是你制作出来的,就以你的名字命名,从今以后,这连弩就叫做‘马均弩’。”
说完,一行人就往匠作坊中走去。
墨言摇摇头,说道:“主公,新式连弩是德衡观摩了秦弩,在秦弩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这是德衡的功劳。”
王灿没有直接询问连弩的事情,而是询问匠作坊的事情。
墨言望见马车行驶在匠作坊门口停下,当即迎了上去。
马均见此,也是连忙朝王灿拜谢。
墨言说道:“主公放心,截止上个月,汉中军的武器都已经换新了。所有士兵的武器都换成了‘汉刀’,连赵将军麾下的八百破军营士兵,每个人都配备了一柄汉刀。”
马均和蒲元闻言,尴尬的笑了笑。
墨言听了后,褶皱的老脸焕发出璀璨的荣光。
王灿走到摆放连弩的地方,拿起连弩,仔细看了看,然后才出声问道:“德衡,你发明的连弩威力如何?”
王灿又问道:“一次能发射多少支箭矢?”
王灿听后,心中浮现出关于诸葛连弩的事情来,传闻诸葛亮发明的连弩能够一次性发射十支弓箭,厉害无比。沉默了片刻,王灿又问道:“德衡,难道就不能发射更多的箭矢,八支?或者是十支?”
要保证连弩能连发十箭,等各方面都要改进,肯定不合适。
这也是一种手段,体现出王灿是关心匠作坊,非常重视匠作坊的。
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便是这个道理。
王灿和墨言说了好一会儿话,然后话题一转,问道:“墨老,仲德公说匠作坊发明了一种新式连弩,可是属实?”
王灿欢喜道:“制造出了一百柄?”
王灿摇摇头,说道:“有困难要努力克服,我信心你能够在十天内完成任务。”
要搞发明,要把一个好的想法做出来,不仅仅需要财力的支持,还需要耗费无数的精力。若是马均既要管理匠作坊的事情,又要搞发明创造,难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发明上。想要管理好匠作坊,又能够搞发明,难度实在太大。
摸了摸颌下的胡茬,王灿突然笑了。
两人各有所好,马均痴迷于发明,蒲元痴迷于锻造钢刀,都很少管理匠作坊的事情,所有的事情几乎都是墨言处理。
墨言听后,微眯着眼睛,浑浊的眼中闪烁着道道精光。
王灿一边往里面走,一边慰问正在锻造武器的匠人。能以自己的名字成为武器的名称,无疑是最大的荣耀。
马均摇头苦笑,说道:“主公,连弩锻造出来后,使用的箭矢都是专属的镔铁弓箭,长度、粗细都是特定的,一旦超过五支弓箭,就无法一次性发射出去。”顿了顿,马均又说道:“想要发射十支弓箭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将现有的连弩进行改装,让连弩能够容纳十支弓箭,改装后的连弩重量和大小都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可能不利于轻便携带。”
良久,墨言感慨说道:“主公,您说的方法的确可行,也能够提高速度。”
“来了,来了!”
墨言点点头,说道:“的确如此!”
王灿听后,感觉牙疼得厉害。
王灿又问道:“墨老,钢刀锻造得如何了?”
马均摇摇头,道:“主公,连弩的装置非常精细,想要大批量制作需要许多人共同出力才能完成。卑职耗费一个月时间,才制作了十柄连弩,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而且匠作坊中其他的工匠还不会,想要制作更多的连弩,非常耗时间。”
王灿听后,也是悚然动容。
走了一圈下来,王灿发现所有人都是单独作业,因此问道:“墨老,这里面有三百学徒,三十匠人,一个学徒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单独锻造兵器,独掌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