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此画大有来头
协议签订之后,我立刻笑着对神要恭喜道:“神兄!恭喜你又入手一难得的藏品。”神要淡定的说道:“其实这幅画我倒是还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见陆兄你似乎志在必得,所以就帮你拿了。”
“嗯,这确实是一幅难得的藏品啊。”
“小伙子,你们这次可亏麻了啊。”
我见这些人还在泼冷水,实在看不下去了,心想,现在古玩行当的人都这么菜了么?
实在不想跟这些没眼光的人多说,简直就是浪费我的时间。
就在这时,那扳指男突然开口说道:“这幅画可是可遇而不可求,难得一见的极品啊。你们自己看走眼,就不要再笑话别人了。”
扳指男这话一出,顿时就惹了其他人的不高兴。
众人见他是个生面孔,打量了一番衣着打扮,那唐装男子客气的问道:“小兄弟!敢问你平时玩儿什么种呢?”
玩,古玩行话,就是收藏的意思。
行内人若是初次见,面打招呼都这么问,你是玩儿瓷器,玩儿书画,还是玩儿玉器等等。
扳指男淡然冷静的说道:“前辈高抬了,我就爱好逮眼岸边看,没那锭子下水。”
意思就是说,我都是只看看而已,不算是行内人。
“小兄弟,既然是逮眼岸边看,那就不要说大话,话大容易闪舌头。”
“就是,你在这行混多久了?一个青蛋子,就别在这哗众取宠了。”
我闻言,心里顿时有些不爽,扫视了众人一眼,强压着心里的不爽,礼貌道:“各位,毕竟这幅画确实有些特殊,你们看不出来也正常。”
“小兄弟,你也别整这么玄乎,你要是有什么高见,倒是说来大家伙儿听听。我就不信你这么一说,这画就还成真迹了。”
“对,别光顾嘴巴上痛快,点划几道出来瞅瞅。说不出来的话,还是赶紧走吧,这千年阁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
袁梦见这些人不礼貌,顿时也有些生气,怼道:“凌哥!那你就跟他们说道说道,也让这些前辈们心服口服。”
“这……行吧,那我就说说吧。”我本来对这群鸟屎糊眼的山炮很是不爽,本来不想说太多的,但现在好像不说也下不来台了。
说完这话,我将旁边两男的挤开了一点,走到赏桌上八的位置。
我细细的观察着面前的这画,淡定自然的说道:“唐寅这个人生性喜爱自由,他的足迹可是遍布大江南北。因此,他的画作以山水居多,仕女图次之,最后才是春宫图。唐寅遍览群山,见识过人,心中充满着千山万壑,所以他的画大多表现雄伟奇峻的崇山峻岭。其间亭台楼阁相望,山河湖海交错,画风浑厚霸气,但笔触却不失飘逸潇洒。”
“这也不能证明这幅画就是真迹,现在仿画的只要用点心,仿出他这种画风并非难事。”
“就是,要仿此等画风又有何难,我都能临摹得有七八分神韵。”
“可不是么,你这个理由可说服不了我们。”
人群开始有人反驳起来,一个个还头头是道。
我面带着微笑,没有太在意的继续说道:“当然,单凭画风确实无法证明这幅画的真伪,所以还要从他的书法去说了。唐寅的书法,渊源于赵孟頫和李北海。用笔秀润缜密,刚粟结合,意态端庄潇洒,近似院体的山水画风,但又在规整之中,具清润之姿。他在作画时,将书法运笔之法,用于画作之中。”
我:“你们看这幅画,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风骨奇峭,笔法秀逸,水墨淋漓,意境空灵,这正是唐寅画作别具一格之处。他的画既有宋画的深厚功力,又有文人画的书卷气息。仔细观察这幅画的下笔笔触,收笔尾锋。”
“这谁都知道,要是连这点都仿不出来,那就骗不了人了。”
“对啊,这有何难的?”
围观的人依旧不服,继续对我的说法抱有怀疑。
我看了看众人,继续说道:“唐寅作画,落印题诗,他的诗文豪放不羁,戏语之中满寓忧思。他的绘画也和诗一样,戏笔中寄寓了思想。他绘画中的题诗和情感,紧扣画的主题和意境,以阐发或充实画面的内涵思想。又通过象征、寓意、拟人化等手法或意境的创造,形象地表达出诗意,便是所谓以画叙诗,以诗抒情,以情明心。这幅画中间这座峰高拔险峻,周围的山势低矮,松柏虬杂交错,恰如这首诗一般,写出了他当时的惆怅和不忿,也是唐寅当时境遇的真实写照。”
说到这里的时候,刚才那位白发老大叔便跳出来反驳:“说到这书法,我倒是有说法了。鄙人自幼喜欢书法,尤其爱专研各大家的书笔风格。众所周知,唐寅书法造诣在行楷二者,从未有过草书题诗,这就是这幅画最大的一个漏洞。所以我敢说,这幅画必定是赝品。”
说这番话的时候,他振振有词,神色笃定又自信。
我见他说得这么的认真笃定,却忍不住想笑。
出于礼貌,我也是忍住了,缓了缓气,这才开口道:“大叔,我又没说这幅画是唐寅自己题词。难道他就不能找别人帮忙题诗吗?”
“你这话什么意思?”白发老大叔被他这话整得有些懵。
“还有这种说法吗?”有人问道。
我不慌不忙的解释道:“诸位应该都知道,吴门四大才子之中,有一人草书造诣极高,他的草书就算称为明朝第一人也不为过。”
“你是说祝枝山?”
人群之中有人说道。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我用手轻轻点了点桌子,说道:“没错,就是他。祝枝山的书法,风貌丰富多变,随心所欲。他用笔多长锋或用短锋,行书之时,完全不拘一格。运笔丰满,跌荡起伏,仿佛行云流水一般自由洒脱。”
说到这里,我伸手指着化作上面的题诗,示于众人:“祝枝山的书法有个最大的特点,外形狂傲,但是却收放自如。你们看这句诗,乍一看,看似狂傲不羁,细细品之,却能发现其十分工整沉稳,有极强的韵味和节奏感。诸位若是不信,将这幅画上面题诗的字体,拿去与祝枝山的草书作品比对一番,必然能见处分晓来。”
我的这番话一出,那可真的是如雷霆般的震动,要知道当时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这可是当世双绝。
如果眼前这幅画,真的是唐伯虎画的,祝枝山题的诗,那这幅画可就真的是独一无二,价值连城啊。
“不可能有这种事吧?我以前可从未听说过此事发生。”
“这怎么可能呢?反正我是不信的。”
“嘴巴说谁不会,说得倒是头头是道,在我看来的话,这事儿太虚,根本不足为信。”
众人都在怀疑,觉得这事儿太过浮夸。
我平时也不混这古玩圈,没啥名气,所以我这籍籍无名之辈说出来的话,还是不够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