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帝京之乱2
第254章帝京之乱2
关心则乱。正是白秋此刻的心情。他明知雪衣是何等的女子,却还是在听到那两名宫女的说辞后无法不赶来,无法不担心如焚。听了雪衣一番说辞,他的神色越发愧疚着。
国不可一日无君。
皇上驾崩,当立选新的君王,上官弘宇生前无一子嗣,这权自然而然极有可能顺理成章落在摄政王上官凤澜的手中,但朝堂上还有几派人是力挺四王爷上官凤玄和其他亲王的。
因此想要登基称帝,也非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只不过,因着雪衣此仗击退了西夷国七十万大军保住了东陵的关系,帝京乃至民间百姓多数归心于摄政王。
御书房里,雪衣帮着一起批阅奏章。
此时柴风请命觐见,当柴风走进来,迟疑了一会,把手里一道圣谕递给了上官凤澜。
“回王爷的话,这是皇上生前特意交给属下的手谕。”
上官凤澜将那手谕翻开,阅览了一遍。雪衣站在一旁,也已经顺带瞧过那手谕上的内容,原来是上官弘宇允诺了流霜,要将流霜与他合葬在一起的遗言。
‘假皇后’一事,在归来帝京的途中雪衣已经对上官凤澜说起。因此上官凤澜持笔写了道亲笔御印交给柴风。并问道:“出殡的日子可曾定下来?”
柴风拱手回答:“因从边关一路送回帝京耽搁了太久,所以定的日子较早,就在此月二十一日。”
“嗯,你先退下吧。”
柴风刚走到门口,孟然神色匆匆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柄箭,箭头上绑着一卷信纸。
“爷,这是我刚收到的!”孟然接下那绳子取下信,放下箭,雪衣已经迫不及待夺下那信纸。
果然是蝶双!
孟然见他两人在看过那信纸后都怔怔的若有所思,不免问道:“蝶双所提要求为何?”
雪衣先回过神来,低低的回答:
“她说明日戌时,城外牛家庄十里坡山神庙,让我一个人带着姝儿前往,否则将对不悔不利。”
孟然一听拧起了眉头,说:
“这有些难办了,那处地方山下宽阔平敞,山上则密林满布,我们的人难以接近。”
“蝶双既然要我独往,必然是已经做好了防备,那山里山外定是布下了七王爷的亲信兵力,不论如何,我一定要去。”
雪衣心里足足挂记了一个月,这颗忐忑不安的心早已经没有了冷静。
她不知道还在襁褓里的不悔在这一个月里究竟是怎么活下来的,她甚至怀疑会不会……
她不敢想,所以明天不管怎么样她都要先去十里坡,见到了不悔才能安心!
翌日,一抹飘渺的霞光消融在厚厚的灰蓝色云层里。
灼灼的桃花开满一路,郊野的石子道上奔驰着一辆马车,一袭白裳,头带披着白纱的宽边蓑笠。
雪衣用力抽打着马鞭,将马车赶得飞快,向着牛家庄的十里坡前往。
上官凤澜惊醒过来已经是下午,用了两个时辰以内力逼出穴位上的银针,揉着发酸的颈子,眼底里盛了些怒色。
没想到雪衣会事先猜到他的想法,他本想点了她的昏穴,自己前往十里坡,没料到他刚要下手,却被她狡黠的转移了视线,银针刺入他颈子里,又封住了他穴脉。
看着窗外黄昏天色,此时算来,雪衣大概已然快到十里坡了。
黄昏傍晚,郊野处处炊烟袅袅。
青山绿水,层峦叠嶂。
雪衣没有心情去欣赏这自然无限的风光,即使清新的山间空气也无法驱散压在她心头的沉重感,她抱着姝儿坐在马车里,不时朝马车窗外看。
田地山峦,河流人家匆匆一瞥而过,抛在脑后。
姝儿透红的一张小脸上举着一双琉璃般的眸子,淡红的小嘴儿咿咿呀呀不停,嘴角总是挂着一线粘乎乎的涎水,模样十分灵透可爱。
“‘夫人’,前头就是十里坡了!”
车外马车夫喊了一声。
雪衣只觉得山间寒气层层袭来,她拢紧姝儿身上的披风,马车停下,抱着姝儿下了马车。
给了那车夫一锭钱,车夫指了路,“夫人打此处一直沿着道走,不消半个时辰就能到山神庙。”
“多谢老伯了。”
“夜深了,夫人一路当心。”
那老伯收起钱,马车又往回赶。
乘着天色还有光,雪衣抱着姝儿匆匆踏着青石阶梯入了山。
山里走没多时可见一些百姓人家,天色暗得快,怀里的姝儿有些不安起来。
她一边哄着,一边不停的向山神庙走。
约莫半个钟头,林子里道上冒出几个人,雪衣定睛一看,是着官服的侍卫。
“你们要等的人。”
雪衣把斗笠摘下,露出脸来。
那几人将她打量了一番,便领着她入了山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