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 - 农家锦绣路 - 凡间小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农家锦绣路 >

计划

计划

对于刘承恩到底是不是真的失忆,不仅王皓,苏小麦也想知道,要是真失忆了还好,要是假的,这人心思如此深沉,他们就不得不更加防备了。

小五手底下的人也不负众望,用了十来天的时间,传过来消息,刘承恩的失忆半真半假,真的是他确实失去了部分记忆,假的是他只记得公主一人。

确切的来说刘承恩失去的是他遇见公主之前的事情,在他记忆中自己就是长乐侯府的小公子,和公主一直夫妻恩爱,前段时间因为有人造谣他早有家室的关系,使他与公主之间生了些嫌隙。

不论是苏小麦还是王皓都没想过会这么巧,又从其他地方打听到的消息也是大差不差,确定之后,苏小麦和王皓深谈了一次,之后苏小麦连续一个来月待在香料房中。

等她出来之后,给了小五一些香料,让她想办法在刘承恩的屋子点燃,看着小五离去的背影,她目光变得坚定起来,“既然失忆了,那就真的失忆好了,也不需要再记起来了。”

确定刘承恩对自家没有影响,夫妻两人的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直到宫中再传喜讯,一位低位嫔妃生了位小皇子。

虽是低位嫔妃所生,但在如今这个时候,不是正说明,皇帝身体无恙,甚至还能绵延子嗣,这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皇帝更是龙心大悦,一连几道恩赏放了出去,一时间人人欢喜,齐齐称赞皇帝圣明,宫中宫外都是一片喜庆,不管各人心中怎么想t的,这段时间表现出来的都是为皇帝高兴。

王家,此时也是一片热闹,半个月前,查出苏小麦有了喜讯,如今到了三月之期,一家人干脆聚在一起热闹起来。

王三嫂更是乐的合不拢嘴,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她又有喜了,就连三哥都忍不住好奇道,“弟妹有喜,你怎么高兴成这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有了呢。”

王三嫂白了他一眼,“你懂什么,弟妹是个有福气的,七郎在这翰林院还要待上两年的时间,刚好到时候孩子也就能带出去了,不论七郎是到哪任职都不用担心,跟着这么有福气的人,说不定要不了多久我也有了呢。”

她是真心这么想的,在她看来,七弟虽然长得不错,学识上却一直没什么出色的地方,以前她还老嘀咕,这么大的人了,还在读书,可别供出个只知道读书的傻子来。

结果后来成了亲,七郎的身体越来越好不说,还连连高中,更是碰上了皇帝加恩科这种好事,硬是比别人早两年考中了进士,还入了读书人都想进的翰林院,这可不都是弟妹带来的福气。

如今弟妹有了身孕,她好好帮忙,说不定很快自己也有了喜讯,要是能沾沾这两口子的光,说不定以后也是个读书的料,到时候他们一家就不用愁了。

听了妻子的想法,王三郎整个人都蒙了,他可没想到媳妇肚子里这么多弯弯绕绕,但细想想似乎也有那么点道理,当下就乐呵起来,“对,说不定啊,以后咱儿子也能当个读书人。”

刚找过来的苏小麦有些忍俊不禁,这对夫妻的心态是真的好,这让她也高兴了几分,原本她是纠结要不要把小石头带来的,毕竟孩子常年不在父母身边总不是事,但想想,要是想来的话上次夫妻两个就把孩子带回来了,哪会拖到现在。

况且要是三嫂真的有了身孕,两个孕妇在,就算把小石头带来,一时半会也没时间管他,倒不如在乡下,跟着老夫妻两个,可能会更好。

倒不是说苏小麦真就觉得自己有那么厉害,只是大部分人都觉得多和有喜的人沾沾喜气,也会给自己带来喜讯。

加之再过两年翰林散馆,王皓他们这批人就要安排外放了,除非有特殊的机缘,否则都要到下面历练一番的。

到那时也算是安定下来,不论是三嫂家的小石头还是家中的父母兄弟,想跟去的都可以。

将这想法和王皓说了后,王皓也觉得甚好,翰林院算是比较清净的地方,加之上面有师兄照拂,王皓在里面不说如鱼得水,也应对自如。

正是如此,他也更能感觉到如今京中局势的复杂,也和师兄师傅说过,两人都赞成他散馆之后外放去适应一番,免得搅入如今的局势中。

毕竟某方面来说王皓也算是王放和林守肃这边的人,又官微言轻真有人拿他做筏子,躲都躲不掉,不如外放,也好攒攒资历,等京城安稳,再图其他,也算是一举两得。

王家人都是知足常乐的性子,对眼前的生活十分满意,在苏小麦月份大了之后,王三嫂干脆揽过了家里的一摊子事,她在处理家事上跟着苏小麦也算是学出来了,上手后基本没有需要苏小麦操心的地方。

生意上的事也被她放手给培养出来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苏小麦五个月身孕的时候,王三嫂也被查出了身孕,对于这个孩子,王三嫂两口子稀罕的不得了,好在王三嫂身体好,这一胎的怀相也好,没受什么罪,若非肚子大了起来,恐怕都不能发现。

家里有两个孕妇,王家的大门守得越发紧,随着老皇帝日渐年迈,哪怕苏小麦不经常出门,都能知道几个皇子斗得越发厉害。

就连朝中也越发不安稳,就连王皓这种不起眼的小人物都有两次牵连进去,好在他做事谨慎,最后倒是全身而退,但和他一届的榜眼探花都栽了不说,还有好几个同僚也丢官的丢官,罢黜的罢黜,如今算得上是人人自危。

苏小麦生产之时是第二年四月,倒是没少什么罪就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被王皓起名为王致远的小婴儿。

等到王三嫂生产的时候,京中局势越发险恶,不说官员,就是老百姓都是紧闭门户,几乎每隔几天都能听到哪位大人被弹劾,哪位大人被压入大牢,这些虽说和王家无关,却也让他们心中难免忐忑。

在小致远一岁的时候,宫中出了一件大事,太子病重。随后没多久,大皇子被圈禁,五皇子被派去守皇陵,三皇子被皇帝派去代皇帝给先皇祭拜。

一时间朝中风云涌动,三皇子风头无两,人人都说三皇子就是未来的帝王。

一时间三皇子府门前车马络绎不绝,宾客不断。

与此同时,翰林院中也到了散馆之时,王皓这批人除了其中两人有家中背景的,都选择了外放。

王皓前往的西北靠近边境的宝安县,朝廷给了三个月的时间,宝安县离京城大概有一个多月的路程,会给这么充裕的时间,一方面是为了让上任之人多了解那边的情况,另一方面估计是有人在其中使力。

朝廷任命下来之后,王皓并没有太过惊讶,显然这是早就知道这种可能。

最开始苏小麦还以为王皓是被人阴了,毕竟临近边境,又是北方那种地方,人口,税收,安全各方面都算不上好。

等到半夜无人的时候,王皓才说了这事他事先知情,原是四皇子找了王皓,这几年王皓和四皇子的关系不远不近。

期间有几次凶险之时也是四皇子帮忙,两人之间算是有某种隐晦的默契,在外放这件事上,南方繁华的城市自然更好,但越是好地方,被几位皇子把持的越是厉害。

如今看上去太子病重,大皇子,五皇子出局,三皇子的胜算最大,可太子也只是病重,且皇帝虽然宠爱三皇子,对七皇子也不错,九皇子的生母如今的宠爱更是超过了三皇子的母妃贵妃娘娘,三皇子的胜算也只是比其余人大一点。

三皇子早早成年,宫中又有贵妃压阵,江南几乎就是他的半个天下,但七皇子母族是江南世家大族,双方真要斗起来,仅在五五之数。

加之九皇子虎视眈眈,不久前还被皇上称赞有他年轻时的风范,若这时去了南边那才是真的掉到了漩涡里。

东边临海,又有皇帝的亲信镇守,是各位皇子拉拢的主力,西边动乱频发,环境恶劣不说,不时有少数民族叛乱,反复。几方比起来,北边是危险,但相对各方情况更好腾挪,且如今晋朝面临皇位更叠,外族虎视眈眈,是危险,也是机遇,若是运气好,立了大功,根本无需像在其他地方一般按部就班的升迁。

且北边是军事要塞,不但有重军把手,文官还有一定的便宜行事之权。

危险当然存在,可也有更多施展的机会,王皓早在这三年间打听清了各地的形式后,就想去北边,之前和师傅师兄也浅浅交流过,之后四皇子暗示想让王皓去边境,王皓也顺着他的意思,在考虑过后答应了。

如今外放的地方在宝安县,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苏小麦知道自家和四皇子府一直有往来,在来京中没多久,她就和沅姑姑联系上了,也才知道原来沅姑姑早年竟然就是宫中之人。

只是因为一些事情,离开了宫中,在见到苏小麦当初学的女体字时,才发现当年好友给她的信中,另有玄机,干脆借着四皇子到了京城。

她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危险,干脆只给苏小麦留了封信,后来借着四皇子的人脉,弄清楚当初的事情,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情后,投靠了四皇子,才又和苏小麦一家联系上。

只是因着四皇子毕竟是皇子,加之三丫的事情,苏小麦很少过问。倒没想到外放之事,四皇子也参了一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