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队
商队
县衙不算繁忙,自从当初王皓整治了肖王几个家族开始,将县中积压的案子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全部审理出来。
老百姓也就知道如今这位县令的脾性,真的有事自然有人为你做主,但你若是想要糊弄县老爷,那就等着挨板子吧。
一旦被查明诬告,打板子不说,还要记在县衙的名录上,日后服役,税收各方面都需要严查,有几个不信邪的人,以身试法后,就没人再敢往枪口上撞了。
如今的法律继承的是前朝律令,又有本朝的一些修改,除此之外,上任皇帝和如今的老皇帝在老年时没少修改法令,以至于如今的审案很多时候都需要官员自行审度。
一般只要不牵涉大案子,报上去知府也只是看一下,不会驳回,所以有些地方的县令就是一县的土皇帝。
王皓虽然不弄那一套,但他本身的能力在那里,又有王五这些人的帮助,一般案子想要糊弄他,那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县里律令清晰,县令处事公正,整个宝安县也就清明起来,小问题大家自己协商,大问题自由县令审判,这样一来平时倒没什么案子,就是县里的衙役也不再是以往那样被人比如蛇蝎,反而彼此相处融洽。
王皓如今的心思就放在互市上,对边关的情形他也清楚,但清楚是一回事,计划好是另一回事。
上次去找知府说起此事,知府也是为难,想要开互市,必须上面准许,如今皇上的心思一门在炼丹上,又不肯放手朝务,很多事情就压了下来。
这位知府不是原来那位,那个早就因为牵涉进肖重恩的案子中,被革职查办,如今这个也算是世家子弟,能力也是有的,不然也做不到如今的位置。
只是胆子不大,尤其是知道前任知府是怎么没的之后,更不敢擅作主张。
他的家族在朝中算是中立派系,这位也是如此,哪怕周围四五个县令都说了开互市的好处,他还是把事情压了下来,不说不行,只说需要皇上准许。
倒是闹得王皓上火,为了这件事他忙了两年,一天定不下来他心里就记挂着。不然老是让戎人时不时在周围劫掠,大晋成了人家的补给站,这不是拿着边关百姓的性命不管吗。
然而上面没有命令,王皓除了心焦,也没其他办法,干脆就先把整个宝安县的商户,各种产品,商户的品性如何一一让人查证,他是打算若真的不行,就案子推动。
反正边关的贸易一直都在,只是没有明确的说法,加上如今你两国情况紧张,只是小打小闹,做生意也是偷偷摸摸的,但若是操作的好,边关的贸易集市自然形成互市,那就不关他们什么事了。
这要是他们几个县令暗自想好的说法,毕竟边关不稳,他们这些县令也得不到好处,弄不好就要跟着倒霉,还不如跟着王皓说的做,若真是弄好了,不用担心日后戎人扰边的问题。
苏小麦到的时候,王皓整个人显得有些狼狈,他昨个儿没回府里,一门心思想着如何促成互市的事情,熬了大半夜,早早起来,又让人开始查访各个商家,还要弄清楚宝安县如今的货品,每一刻清闲的。
“怎么这个时候来了?”王皓上前接过苏小麦手中的食盒,递给下人,拉着苏小麦往县令的后院走去。
如今的县衙已经翻修过,后面也能住人,王皓有时候太忙碌就是住在县衙,不过苏小麦在府中住惯了,没有跟过来的意思,也就王皓和县衙中的书吏,师爷他们偶尔会留宿一下。
等屋子里没人,苏小麦一边看着王皓吃饭一边把事情说了。
说到王五又发现了奸细,王皓忍不住顿了下,诧异的看着苏小麦,见到苏小麦忍笑的样子,就知道两人想到一起了。
笑了起来,“这王五也算是个人才吧,就是这才能点的有点偏。”王皓无奈道。
对于戎人安插在宝安县的钉子他一直想要拔出来,至于说两年没找到,他从来没想过是宝安县没有细作,而是觉得自己可能有点灯下黑,大概是忽视了什么地方。
不过肖重恩这个主事的人没了,肖家夫人在外面经营出来的势力也被连根拔起,最后只查到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如是有消息会出现在肖家夫人之前待的寺庙旁的一块大石下。
可惜得到这个消息的时间已经晚了,对方也没再用过这个方法,倒是断了线索,但越是如此王皓反而越觉得背后是条大鱼,不然不会这么谨慎。
连一直握在他们手中,任由他们摆布的肖重恩都只能这么辗转得到消息,这传递消息的人足够谨慎,而能让人数十年如一日的这般谨慎,还被主子相信,就说明这人的身份不一般。
“能找出来也是好事,我之后安排人仔细探查。”王皓舒了口气,“把钉子拔出来,宝安县才算是真的安全,不然我得始终担心在抵挡外敌得时候,有人从里面给我一刀。”
苏小麦点头,“看来这次得战事是非打不可,希望不要造成太大的伤亡。”
王皓看了下外面,见小厮守在门口,这才压低了声音,“只要李将军一t日不死,边关就无碍,只是这次戎人为了王位之争,哪怕边关早有防范,估计战事也不会小,你手中的那些商队,镖局也要做好准备,外面的事能安排就安排,剩下的人守在宝安县吧。”
苏小麦看着王皓郑重的神色,知道他的打算,想到如今宝安县的声名鹊起,若是真有戎人过来攻打不是不可能。
她迟疑一下,“冯将军不可靠吗?”以这两年两家人的交情,冯大虎应该不会背后捅刀子才对。
王皓摇头,“他暗地里是四皇子的人,明面上也要听李将军的调遣,战事若起,他要负责的是整个青州,宝安县哪怕有他留下的兵也不会有太多,咱们还是得做好最坏的打算,三哥送来的消息你应该也知道,不要存着侥幸心理。”
苏小麦泄了气,她不是不知道这些,只是一直安慰自己战事就算起来,也不会有大的变故,李将军都守在边关多少年了,那戎人就算再厉害,不也是只能扰边,不敢大举进军吗。
就是这些侥幸心思,让她哪怕知道一些情况,到底还是有些看轻了局势,现在被王皓这么一说,心思沉重下来,点点头,“我知道了。”
夫妻两个都有各自的要事忙,也没太多叙话,苏小麦如今手中除了自己组织的商队,王三哥手下的镖局,还收拢了一大一小两个商队,人数加起来确实不少。
自己手中的商队早就回来歇息,如今在外面的都是零星的人员,镖局的事她只要和王三哥说一下,王三哥知道该怎么办,最重要的是收拢的那两个商队。
其中的王家商队是个小商队,会收服他们,是他们商队内部出了问题,老主人没了,小主人不过五岁,自然就有人动了歪心思。
苏小麦出城的时候意外遇到带着小主子逃亡的王家商队,当时那个小孩子已经高热一天了,再不降热定会出事,可另外一拨人早有安排,县城他们去不了,各个城门的主要道路都有人拦截,下面的大夫对这样的高热束手无策。
无奈之下他们就想到寺庙碰碰运气,为了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他们还专门弄了好几对人马,结果还是被发现追杀。
是剩下两个人拼死护着小主子,眼看就要饮恨西去,碰上了苏小麦,苏小麦是打算到寺庙的,外面偏僻的地方偶尔还有零星的野兽,自然少不了带家丁,也正好就下了强弩之末的王家主仆几个。
算是救下了王家这一脉,又帮忙带他们进城,找了大夫,才算是留下了王家小子一命。
不过因此算是大商队,足有一百多人的王家商队也算是分崩离析,得到消息的另一派早早的离开了边关,剩下还忠于王家小子的只剩下三十多人。
王家的小主子叫王子乔,身边跟着的老仆是家奴,叫王忠。
王子乔到底是烧了一天多,哪怕侥幸没有出事,也没有烧傻,身体还是受了影响,体弱多病,老家主已经没了,至于说王家的家族,老家主当年为了组织商队,中间经历了不少磨难,有五六年没有回家。
家中的妻女被垂涎王家家产的家族害死,老家主知道后就痛心不已,和家族决裂。
现在若是带着小主人回去,无异于羊入虎口,加上如今一百多人的商队只剩下三十来人,有些路线就不能跑了,王忠思来想去,和王子乔商量后,就投靠了苏小麦。
其实也是给自己找个靠山的意思,宝安县的事情经常来往的商人都知道,也清楚如今宝安县的县令算是个难得的好官,为了不被其他人瓜分,能护着小主子长大,王忠才下了这个决心。
苏小麦也承诺他们,等到王子乔十五岁后,王家的这支商队还是归王子乔所有,她也会尽量帮助王子乔站稳脚跟,但在这之前,这还就是苏小麦手下的人。
至于另一支足有百十人的大商队,是王皓带人清理稍远一些偏僻之地的猛兽时遇到的,对方倒不是碰到了野兽,当然和野兽也脱不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