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再次交锋
第379章再次交锋
当然啦,与剑府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刀府那边的修士,刚才看到李敖占据上风,还一个个耀武扬威的样子,现在李敖被震退,刀府的修士们也瞬间就蔫儿了下来,没有了刚才的气焰。楚流南将这些看在眼里,也实在是觉得好笑,这与红尘的争争斗斗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所谓的修士界吗?下边围观的修士们此时的表情神色各异,但是擂台之上的李敖和杜清对于这些却没有丝毫的在意,在擂台之上,任何一刻的分神都有可能被对手置于死地,尤其是像他们这种,对于彼此极其了解的对手,恐怕产生胜负也不过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罢了。
李敖目露凶光的望着杜清,沉声笑道:“银蛇出鞘这招你都练了两百年了,难道不腻吗?”
杜清微微笑道:“你呀,就是太粗鲁了,你管我练几百年呢,能制伏你就成呗,要是能以这一招就制伏你,那将是你的无上荣耀!”
李敖恶狠狠的说道:“我呸,还就这一招制服我,那你还是再练五百年吧!”
杜清不误调侃的说道:“好呀,我也是这么想的!”
刚才这一招灵蛇出洞主要是以元气改变宝剑的剑势和攻击方向,令修士防不胜防,其实这一招所修炼的精华不在于如何控制元气改变宝剑的攻击方向,而是在于要准确的判断什么时候应该使用这一招,这才是关键所在。
这所修炼的也不仅仅就是招式的问题,更修炼的是修士对于时机的把握,什么时候才是最好的进攻时机,什么时候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招式。也许同样的一套招式,放在杜清的手中就会大放异彩,但是放在其他修士手中,就算修炼到同样的地步,也没有办法达到这样的程度。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于时机的把握,往往能够把握住进攻的时机,取得最终胜利的几率会很大,进退有度,这才是对战双方的关键所在。如果一味的进攻,那么可能导致后劲不足,如果一味的退守,那么可能导致心态崩盘,对决不仅仅是境界高低的问题,更是对于战况大局观把握的问题。
显然对于这一点,杜清要比李敖做得好得多。因此,杜清所说再修炼五百年也没什么问题,所说的乃是修炼对于时机的把握,这是对于眼力的修炼,就算是修炼一辈子也是可以的。可以说,第二次的唇齿交锋,李敖再次落入了下风。
刚才的交手,虽然李敖只是退了几步,并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伤害,而且看起来杜清简直就是剑走偏锋,都是以命搏命的打法,但是李敖心里知道,这杜清的境界恐怕又有所提升。本来以为自己九死一生完成任务,自己的实力精进了一些,回来可以找杜清卖弄一下。
没想到这个死竹竿竟然每天窝在剑府当中,也能够和自己一般如此进境,实在是令李敖觉得这种亦敌亦友,产生惺惺相惜的感觉。但是现在的对决还没有结束,什么样的感觉且不说,李敖再次恢复到对抗当中的状态来。
再次站定的李敖依旧是双目狠厉的望着杜清,桀桀笑道:“哈哈,这次我出去做任务,刚好有所心得,刚才不过是试试你最近有没有偷懒罢了,这次就让你看看我的高招!”
杜清扫了一眼李敖,只说了四个字:“放马过来!”
显然杜清曾经在家里面肯定也是饱读诗书,对于耍嘴皮子这样的活计,不是说得多就一定会赢,同样的,也不是说你说的少,就一定会输。明眼人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李敖和杜清刚才对话当中,李敖说个不停,杜清只是简短的回复,但是杜清一直占据上风!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文化就是可怕!
李敖索性也就不再和杜清纠缠,只见其原本空荡荡的手中,随着元气光芒的闪烁,竟然又出现一柄宽刀,和其左手拎着的宽刀一模一样,这李敖双手手持宽刀,顿时气势再次猛增,不过楚流南的心里却是想着:“这家伙长得这个模样,这个姿态,再看看手里的这两柄宽刀,要是不去做屠夫,简直都有点儿浪费材料!”
当然啦,这都是楚流南心里的遐想。就在这眨眼的功夫,李敖已经是再次扑向杜清,挥舞手中的两柄宽刀,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分别劈向杜清的下肋和右肩。李敖脚下速度很快,从手中又一柄宽刀闪现,到扑向杜清,不过数秒的时间,留给杜清反应的时间很短。
当看到李敖手中又出现一柄宽刀的时候,虽然杜清的眼睛很小,但是站在第一排的楚流南还是敏锐的捕捉到了杜清目光当中的一抹震惊,显然对于杜清来说,即便是这么知根知底的对手,都没想到李敖竟然改了双刀的路子。
不过眼看着李敖扑了过来,杜清并没有像之前那般坐以待毙,显然面对双刀来袭,杜清也没有之前那般泰然自若。只见杜清双脚猛地一蹬地,腾空而起,随即在空中一俯身,就像是看到了兔子的金雕一般,张开了自己的利爪,手持宝剑,直奔气势汹汹而来的李敖。
就在众人的注视之下,杜清手持宝剑就率先与李敖右手的宽刀伴随着“当啷”一声猛烈的撞击在一起,但是杜清却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抖了一个剑花之后,调转剑头,瞬间又再次击中李敖左手劈来的那柄宽刀。
而此时杜清也是再次落地,站在距离李敖不过一步的地方,正处于李敖的双刀中间。李敖哪里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只见得李敖将两柄宽刀倒持,就猛地朝着杜清插来。
看到这一幕,围观修士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这杜清刚才虽然抵挡下来了李敖的攻势,但是现在也使得自己落于这样的险境,这样近的距离,这么快的速度,杜清又该如何才能够抵挡的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