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做事要善于时间管理(2)
第55章做事要善于时间管理(2)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的麦克尔紧紧拥抱住了早已等候在门前的比尔·盖茨,此后,他专心致志地继续“卓越”软件的收尾工作,还加班加点为这套软件加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模拟显示,比别人领先了一步。嗅觉灵敏的金瑞德公司也绝非无能之辈,它们也意识到了“麦金塔”的重要意义,并为之开发名为“天使”的专用软件,而这,才正是最让盖茨担心的事情。
微软决心加快“卓越”的研制步伐,抢在“天使”之前,成功推出“卓越”系列产品。半个月后,“卓越”正式研制成功,这一产品在多方面都远远超越了“先驱”软件,而且功能更加齐全,效果也更完美。因此,产品一经问世,立即获得巨大的成功,各地的销售商纷纷上门定货,一时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此后,苹果公司的麦金塔电脑大量配置卓越软件。许多人把这次联姻看成是“天作之合”。而金瑞德公司的“天使”比“卓越”几乎慢了3周。这3周就决定了两个企业不同的命运。
随后的市场调查报告表明:“卓越”的市场占有率远远超过了“天使”。将竞争对手甩在后面,微软又一次给全世界上了精彩的一课。
在各种各样的商战中,谁在时间上赢得主动,谁就能领先一步,在行动中就有了取胜的主动权。
谁慢谁就被吃掉。
人生就是一场竞赛,只有不断地奔跑,才能在竞争中不被他人“吃掉”。
比尔·盖茨说:快速、加速、变速就是这个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只有每个敢于奋起直追的人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把握。
在创业初期,比尔·盖茨他们设计开发的软件“8086”,似乎是超乎寻常的。比尔·盖茨安排一位软件开发工程师做新模拟程序的候选人。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他连手册还没有写出来。微软公司的雷恩和奥里尔只好根据英特尔工程师们写的说明书来搞他们的版本。英特尔的工程师们此时正在设计这个芯片。
这样,软件就走到了硬件的前头。
这样做似乎没有必要。但是在那一个阶段,微软公司内部有一种狂热的工作气氛,这种气氛推动着所有的员工拼命工作。在这后面有一个叫做比尔·盖茨的“魔鬼”,他不断地催促说:“快点!快点!”
那时比尔·盖茨心里十分清楚,微软公司这么干实际上是在做一次投机冒险。按以往的惯例是:搞项目总是等机器出来,然后各路英雄一路冲杀过去,谁做得好做得快,谁就会成功。
比尔·盖茨知道: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很难说谁就一定得第一。微软公司这一次的方法是抢跑。新的计算机做不出来,就算微软公司白干了一场。但是,新型计算机做出来了,那谁也别和微软公司争了,微软公司一定是第一。
微软公司的这个决策得到了回报,它又一次挣到了钱。
在阿尔伯克基的一切工作都做完后,微软公司将做一次战略转移。为了永远记住在阿尔伯克基的日日夜夜,微软公司的各位英豪决定在1978年11月7日这天照一张集体相。
就在这个月,微软公司完成了全年100万美元销售额。精确地说,是135万多美元。他们带着这个成绩,向着大西北绿草如茵的地方进发了。
在途中,比尔·盖茨访问了硅谷的计算机制造商。在一条路上,他得到了警察开具的三张超速行驶的罚单,其中两张是同一天被同一个警察处罚的。他来来去去都开得太快了。
他用的是微软的速度。可惜的是,警察并不理解这种速度的含义和这位司机的真实思想。
这是一个速度快得让人目不暇接的时代,只有跟得上速度的人,立志于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才能取得成功。比尔·盖茨的创业成功就证实了这一点。
在日常生活中,你要学会和自己比赛,始终走在时间的前面,尽可能地超出自己平常的成绩。
首先要养成快速的节奏感,克服做事缓慢的习惯,调整你的步伐和行动,这不仅可提高效率,节约时间,给人以良好的作风印象,而且也是健康的表现。
由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人与人在质量、能力(智商)上的差别越来越小。因此,人发出的能量就取决于其速度。
谁慢谁就会被吃掉。比如:搏击以快打慢,军事先下手为强,商战已从“大鱼吃小鱼”变为“快鱼吃慢鱼”。
比尔·盖茨认为:竞争的实质,就是在最快的时间内做最好的东西。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最多的目标。质量是“常量”,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好以致于难分伯仲;而时间,永远是“变量”,一流的质量可以有很多,而最快的冠军只有一个。任何领先,都是时间的领先!
我们慢,不是因为我们不快,而是因为对手更快。
下面的这个《羚羊与狮子》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一天早晨,曙光刚刚划破夜空,一只羚羊从睡梦中猛然惊醒。
“赶快跑!”它想到,“如果慢了,就可能被狮子吃掉!”
于是,起身就跑,向着太阳飞奔而去。
就在羚羊醒来的同时,一只狮子也惊醒了。
“赶快跑”,狮子想到,“如果慢了,就可能会被饿死!”
于是,起身就跑,也向着太阳奔去。
将时间管理当成比赛会让你受益无穷。
它能让平淡无味的工作变得有趣、生动。即便是最有刺激性的工作中也免不了有乏味的事。
和自己比赛可以激发心理学上“满溢状态”的行为。这是一种内在的变化,时间似乎很少,但你的成果却很多。
改善你的工作质量。对于实现你自己的目标应该像优秀的跨栏选手一样,速度更快、更好,还要求不把栅栏碰倒。
掌握自己的时间并利用。
一个人之所以成功,时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就必须让我们的时间管理做得更好,要把时间管理好,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管理。
首先,你现在对于时间的心理概念是怎样的,你要有把事情做好,时间管理好的强烈欲望;并决定达成作好时间管理的目标;时间管理是一种技巧,观念与行为有一段差距,必须经常地去演练,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坚持直到运用自如。
只有将时间管理好,才能够达到自我理想,建立自我形象,进一步提升自我价值。每个人若能每天节省2小时,一周就至少能节省10小时,一年节省500小时,则生产力就能提高25%以上。每一个人皆拥有一天24小时,而成功的人单位时间的生产力则明显地较一般人高。
你要明确,要成就一件事情,一定要以目标为导向,才会把事情做好,把握现在,专注在今天,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好好把握。想要作一个工作高手,有两个关键,第一就是工作表现,要有能力去完成工作,而非只强调其努力与否而已;第二是重视结果,凡事一定要以结果为导向,做出成果来。将时间管理好,能让人更满足、更快乐、赚取更多的财富、自我价值亦更高。
现在来看一下你的时间是如何使用的。
记录自己的时间目的在于知道自己的时间是如何耗用的。为此,要记录时间的耗用情况。要掌握用精力最好的时间干最重要的事。精力最好的时间,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自己的生活规律,把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间集中起来,专心去处理最费精力、最重要的工作,否则,常常把最有效的时间切割成无用的或者低效率的零碎时间。试着找到无效的时间,首先应该确定哪些事根本不必做,哪些事做了也是白费功夫。凡发现这类事情,应立即停止这项工作;或者明确应该由别人干的工作,包括不必由你干,或别人干比你更合适的,则交给别人去干。其次还要检查自己是否有浪费别人时间的行为,如有,也应立即停止。消除浪费的时间,因为时间毕竟是个常数,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
分析一下自己的时间都用到哪里去了,是时间管理的第一步。介绍一个例子,惠普公司总裁柏拉特(lewisplatt)把自己的时间划分得很好。他花20%的时间和客户沟通,35%的时间在会议,10%的时间在电话上,5%的时间看公文。剩下来的时间,他花在一些和公司无直接关系,但间接对公司有利的活动上,例如业界共同开发技术的专案、总统召集的关于贸易协商的咨询委员会等。当然,每天也留一些空当时间来处理发生的情况,例如接受新闻界的访问等。这是他与他的时间管理顾问仔细研究讨论后得出的最佳安排。
对照一下你是否有时间管理不良的征兆?看看你是否有以下这些问题:
(1)你是否同时进行着许多个工作方案,但似乎无法全部完成?
(2)你是否因顾虑其他的事而无法集中心力来做目前该做的事?
(3)如果工作被中断你会特别震怒?
(4)你是否每夜回家的时候累得精疲力竭却又觉得好像没做完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