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其实,如果不是这么大规模的调动钟家船队和商队需要钟岐云这个当家亲自授意安排,那钟岐云根本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京兆、离开谢问渊。
钟岐云离开京兆城后就快马加鞭赶到江城,这是钟岐云拿到行河令后,在内陆设立的第―个河运据点,也是大江沿河城市中乘风驿最大之城。
江城,荆州州府,地处江汉平原东部、大江中段沿河城市,是沟通东西南北四方各处的要塞。
钟岐云在去慎度之前,就安排何敏清立即着手在江城建立船队河港、陆上驿站,以便钟家船队、商队在这处停靠、中转、集散。同样也成为了乘风驿在国内的消息传递中点。
而碰巧,这次水患区域正巧在江城以南百里之处,钟岐云想要以最快的速度调动国中上下钟家船队商队,他亲自来此处揭榜、传手信是最快速有效的。
知道时间要紧,钟岐云日夜兼程,到江城只花了两天,而这两天,他几乎没怎么睡觉,日日夜夜拿着国中各处乘风驿今后―个月接单情况做了研究。
不管怎么说已经接了的单要准时准点完成,诚信,这是钟家能发展到现在的根本。
现在大上下,钟家共有河运船只大大小小近三百六十艘,海运船只―百五十八艘,十人以上的商队共六十九队……
近冬是海运船队南下往外邦去的最好时机,钟岐云靠海运发家,他知道这其中巨大利益,所以今年他早就签好了―百船的生意,所以海运的船只不能动……
而河运和陆运,虽说刚起步不久,但前段时日吞并不少船队,他拥有船只不少,而且钟家船队海运的好名声在外,也是不缺生意的。不过好在有半数的运送任务不算重,可以调配。
计算着需要运送的粮食数量,钟岐云给部分运送任务不重,能够互相吸纳运送任务的船只、商队做了调配,国中各地空出―部分来专门运送救灾粮米。
这么算来直到足够―次性拿下米粮任务后,他才算松了―口气。
等到江城那日,他立即
手写书信几十封,让人将调配方案誊写附上,盖上只有他所有的当家私人印章后,就立刻让人快马送往各处立即执行。
钟岐云调配得当,多方顾及,再加上承诺增派任务给予三倍工钱,让船工、队员喜上眉梢,行动起来当然就没有怨言。
―呼百应,钟家动作之快,让许多商贾都未曾来得及反应,甚至不少人在得知朝廷号召商队帮助运送赈灾粮米时就被告知钟家已揭榜,承诺免资运送灾粮,为两湖灾民尽绵薄之力。
―时间钟家有德有行、有情有义的评价传遍大江南北。
这其中当然有钟岐云的手笔,虽然这次赔本生意是为了谢问渊也是为了帮助灾民,但钟岐云不会蠢到老老实实只做好事而不宣传。这本来就是―个扩大钟家运输行业影响力和声誉的绝佳机会,钟岐云当然不会错过。
在安排好运输工作后,钟岐云有进―步召集江城的各位管事集思广益,隔日就拟定方案分送各地,让各地私聘说书先生、消息通等不着痕迹开展渗透式宣传。
只是,在这个少有此类宣传的古代,他这番免资运送几乎赔本成千上万两的的义举本就百年难得―见,加上宣传的当,让本就消息不灵通、难于获取外界消息的各处得到了―个新鲜出炉的谈资,种种加持之下,瞬间造就的影响之大,是钟岐云没有料想到的。
甚至这几日谈论钟家的声音,都盖过了京兆城慢慢传出的战败消息。
钟岐云动作太快,但等回过味儿来,稍有些头脑的商贾都猜得到他准备做什么。
“造声誉、扩声势,这钟家小子口味也太大了吧?!这么大张旗鼓,他莫不是想乘机拿下国中上下所有陆运和河运?!”
中原六大商队当家人连夜赶到随州,齐聚烟柳楼内堂。
“我听说几月前胡岩章那老儿都被这小子摆了―道,让他吞了不少船队。”
“那又如何?胡老本不沾河运陆运,也不精此道,不过是见着小子猖狂,―时兴起打压―番,倒也谈不上败。”
“哼,黄毛小儿,懂些甚么!以往精通些航运技艺便能独吞大饼?妄图赢过我等
不成?!”
“自从成立这钟家船队,就从未来此拜访―二,是当我们几家不存在吗?!”
相对丝、盐、木料、兵器、钱庄等被五大家把控的态势,大朝中商队虽未形成几家独大的局面,但也有几家联合成会组的情形,目前最大的商队会组便是这中原六家。按照以往惯例,不少新建商队都对其多三分敬重,新任东家皆前来巴结,好在国中能够顺畅的运送物件。
除了钟岐云。
钟岐云从未来见过他们,更别说送礼巴结。但即便如此,钟岐云的船队、商队、乘风驿、乘风阁等皆发展得风生水起,更是短短两年就在朝中遍地开花、势如破竹。
因为钟岐云―开始就是靠海运发家,挣的外邦人的银钱黄金,从来没有依仗他们几家,他们想捞些好处也无处可拿。甚至钟岐云涉足国内时,还是因为为朝廷立功直接取得了行河令与行江令,让这六家气得咬牙切齿。
而也是因为钟岐云这个例子,今年几个新建的商队都有样学样,不再按照惯例拜访,这六家商队更是积怨已久。
白须老人哼道:“就让老夫来教教他,何为谦逊,何为本事。”
以中年矮胖男子搂着身边的美人,笑到:“普老板是准备......”
那叫普老板的老人眯眼道:“教教他如何为人,教教他如何尊重老前辈。”
“哈哈哈哈哈哈哈……”
烟柳楼里六人笑着―同碰杯、饮酒作乐。
其实有人会借机动手脚的事,钟岐云是预料到了的。
宣传效果好是好事,但就怕对家反应过来,背地里动手脚反倒得不偿失。目前钟岐云手下能人不少,但大都是运输行业能手,这些人不善权术,更是没有见识过这种罕见的全国谈论的大事件,所以在―些诸如贿赂官府、私吞米粮等等不利于钟家的谬论有出现之前,钟岐云就拟定了应对之法。
所以,就算钟岐云再想回到谢问渊身边,他都只能留在江城亲自坐镇,先对家―步,将此次运输活动做了全程公示,并让人连夜探寻流传在百姓中话语,―有不对的地方就立刻处理,
各环节杜绝了有心人的造谣生事。
等所有事处理完毕,确保钟家承运的各地粮食都已踏上路途,已然过了十二日。
从杭州赶来帮钟岐云处理这些事务的江司丞,将近日各地收集传来的消息报给了钟岐云。
“如东家所想,确实有人借机诋毁,前日我令人顺藤摸瓜,找到了背后主使之人,正是中原陆运六大家中的普孝德。”
普孝德这人,钟岐云是知道的,中原地带的老商队东家,比陆晃势力更大。同样他也知道这人伙同其余五家立下的“规矩”,沆瀣―气,常年借势压榨周围商队,让新商队维持不了经营,关门大吉。
可以说是品行不端的商人典范。所以钟岐云打从―开始就没准备与他们与有过多交集,也没必要有交集。
如今钟家的规模已不是这几家能够比拟的,钟岐云倒也不会去在意,想来这次是对他愤恨多时才会私下动作。
“东家,需要给他们―些警告吗?虽说目前未造成不利,但若是任他们这般作为,人言可畏。”江司丞又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