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番外 - 史上最倒霉穿越 - 怪诞江阳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06章 番外

钟家的半数业务靠海而生,钟岐云就算再不愿成婚之后分开、就算再不想回杭州,炎炎夏日,在收到刘望才送来的第三十九封信,在接到江南商会邀约时,钟岐云也不得不离开京兆城。

大早起身收拾东西准备出发的钟岐云愁眉苦脸,瞧着正在净面预上早朝的爱人,到底还是没忍住从其后将人搂进了怀里。

“问渊,问渊啊,我不想去杭州啊......”

谢问渊手上的布巾还没放下,旁侧还有候着的仆从,谢问渊只扫了一眼已经傻了的仆从,见其连忙垂首退了出去,他才轻叹一口气:“钟家以海为业,靠海而生,你总归不能一直呆在京兆的。”

侧过头轻轻吻了谢问渊的耳廓,钟岐云搂紧爱人的腰,哀声叹息:“话虽这么说,但......这一年来,你我二人从未分离,我实在舍不得你......杭州太远了......自上次赶赴西北至今我就再未回杭,如今需要处理的事儿太多,只怕我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的......”

微微往后靠在钟岐云怀中,谢问渊垂眸,他当然知道钟岐云积了多少事宜。

钟岐云做事从来都不避他,谢问渊很清楚钟岐云每日需要处理多少信函,而信函之中来得最多的,就是沿海那些城了。

钟岐云在海上的本领是他发家至此的根基,但这也是海边离不得他的桎梏。就算这一年来,钟岐云亲自挑选了诸如杨香冬之类的航海能人培养,但多少还是有些不足,如今海上的事业依旧离不得钟岐云。

虽说每日皆有书信来往,但书信能处理事宜到底有限,很多事情钟岐云终究只能亲自去看看。

“江南商会是国中商贾大会,你如今身份地位是不可不去的。”大朝的商贾每两年皆会在金陵城举办商会,广邀国中上下商贾前去商议商界要事,关乎商贾命途甚至于国中物资价格等等,因着体量巨大,牵涉的事物庞杂,就连朝廷都会暗中探听关注。

而该商会会长近十年来由胡岩章担任,今年该是卸任的时候了,就谢问渊知晓的,如今国中呼声最大的就是钟岐云。

钟岐云知道谢问渊的意思,他摇头道:“他们不过是想找一个担事儿的冤大头罢了,如今谭元雍给了我这个虚职,就更是便宜他们犯事儿后找人背锅,好处没多少,事情倒是一大堆,说到底也算不得好事。”

谢问渊听了笑道:“商贾们都争着抢着想要做这商会会长,以此在商界横行,你倒是把它贬得一文不值。”

胡岩章通过这会长一职获得多少便利,作为丞相且与其有亲的谢问渊,哪里可能不明白?商贾皆是重利轻义的,江南商会大大小小数百户商贾哪里可能没有一点摩擦积怨?只怕多得是暗藏的勾扯。

但会长这个位置就很特殊了,作为数百商贾中斡旋之人,只要坐了上去,按照商会的规章,那就是能在数百商贾中随意游走做生意的,这其中利处有多少不言自明。但钟岐云却是一副麻烦事儿来了的模样。

“在我看来确实没甚么用处......”钟岐云眸光落在谢问渊衣衫下的一处暧昧红印上,颇深的颜色昭示着昨夜的情难自禁,亦让他回想起昨晚的一幕幕。

钟岐云顿了顿,再开口时,声音变得低沉了些许:“与其为着那点利处而耗费精力处理杂事,我宁可用这些时间陪着你......”

与钟岐云贴得如此的紧,身后的变化,谢问渊自然感觉得到,微微沉下来的声音落在耳边,谢问渊眼眸一动,道:“有些事也不是说不愿就不会落在身上的。”

谢问渊转过身面向钟岐云,细细地瞧着钟岐云的眉眼,他慢慢说道:“你拉着钟家壮大如厮、盘旋于国中上下,钟家所成之势朝廷想到都会跺脚烦闷,更何况是这天下的商贾?钟家越大,你身肩的东西就越多。”

“我明白,只要我不放权,只要我还想着钟家横行国中,我往后更是会身不由己。”望着谢问渊,钟岐云道:“钟家垄断了国中所有航运、陆运乃至外物通贸,眼下看着是促进了大航海业,但长久来看,再过几十年,可能并不是好事。再清的水底下也有污泥,何况是钟家?”

“我也挣扎过很多次,想过是否要慢慢将钟家权分散到何敏清、刘望才等人手中,但自你西北出事之后,我就明白放不得,如今你我站到了高位,只有绝对权势和能力我从能在危急中帮助你、不成为你的拖累,亦能在这世间保全自己,但是,就算心里再明白,我还是舍不得和你分开......”

谢问渊凝视着钟岐云,“此去多久才能回?”

钟岐云想了想,“只怕至少都得三月了。”

谢问渊点头,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远人似乎忘了一事。”

“什么?”

“舍不得的,从来都不只你一人。”说完这话,他唇角勾起一抹笑意,倾身吻上了愣在原地的钟岐云。

“早去早回。”京兆夏日略显干燥的风吹起卧房的纱帘,留下了谢问渊的话。

谢问渊上朝之后,原本还抑塞的钟岐云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满面春风笑意呼唤着乘风驿的兄弟们狂奔南下,直达杭州。

刘望才等人瞧见终于回杭的钟岐云,几乎喜极而泣。

谢问渊一句话的效用,直让钟岐云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地捡起积攒的事务处理起来,一分一秒也不愿耽搁,效率之高,直让刘望才叹为观止。

七月中旬,刚处理好钟家船厂仿制黑鲸号的事务,亲眼见着船只试水无误,在刘望才、何敏清、杨香冬的陪同下,钟岐云赶在金陵江南商会举办的前日抵达金陵。

来大这么多年,钟岐云是第二次参加商会,上一次来还只是晃了一圈认识了些商界的人物,短短两年再来,他就已经变成了人人争相吹捧的角色。

早就明白这一次商会的意图,钟岐云挂着一张挑不出毛病的笑脸,在众多商贾中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商会大大小小会谈前后总共七日,而推选会长的大会当日,就连金陵城父母官吴秉钲也赶了来。

如今钟岐云身为朝中“官商”,虽说是个虚职,但好歹品阶在了那处,吴秉钲见着也要客气几分。

“这位就是钟家家主钟岐云钟东家吧!”吴秉钲此人三十又五,正当壮年,此时见着钟岐云便满面带笑,拱手上来问了个好。

吴秉钲官服显眼,钟岐云自他进门就瞧见了,眼下见他走来,也拱手自报家门:“正是正是!在下钟岐云,字远人。想来您便是金陵城中人人盛赞的吴刺史吧?久闻吴刺史大名,今日得见果真器宇轩昂!”

吴秉钲摇头一笑:“哎,哪里哪里,钟老板才真当是人中龙凤、器宇不凡啊!”

“吴刺史谬赞了......”

当着商贾的面和吴秉钲状似亲近地嘘寒问暖一阵,钟岐云才邀着吴秉钲坐到上位。

说是大会,但其实能进大会商议的已经是各方挑选出的商户代表,偌大的厅室内坐了东西南北十七户代表,每人各带手下办事人三人,再加上端茶递水的仆从,总的来说这厅中也有七十来人了。

人太多到底也不会安静到哪里去,商议总归会有不和谐的时候,钟岐云从来都是不首先表态的,只等着大家吵得差不多了,胡岩章点名他说话后他才会说上一句。

而坐他旁侧的吴秉钲更是不会在商贾的会谈上多说一句。

待商议到今年瓷器售卖之事又吵闹不止时,钟岐云倒是和吴秉钲闲谈了起来。

“说来我倒是与当今的谢丞相有些渊源。”西北战事,钟家发疯一样营救之事世人皆知,钟家如今已完全打上了谢丞相的标签,吴秉钲这个当官儿的比谁都清楚,眼下和钟岐云谈起了话,他倒是不由得提到了谢问渊。

刹然听到谢问渊名号,钟岐云来了精神,他望向吴秉钲,询问道:“哦?竟还有这事儿?”

“是了。当年殿试,谢丞相高中状元,而鄙人也正是那年的榜眼。”

没曾想还有这么一层的钟岐云一愣,随即笑道:“那还真是颇有缘分呢!钟某最是敬佩吴刺史和谢丞相这般有才有识之人,想必当年殿试极是精彩。”

“若说精彩,当年谢丞相才当得这两字了。”吴秉钲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水,眯眼笑道:“记得殿试时先帝出的题只有两个字――‘君民’,那日我与众多殿试子初见帝王,大多话都说不利索了,听了题都浅显地以帝王、百姓之联系大谈,未曾敢触及当年民乱之事,但丞相除此之外,更是论及当年江南民乱责在朝廷......”

听着吴秉钲说到当年谢问渊殿试之事,钟岐云眼前似乎就出现了年轻的谢问渊站在大殿之上,微微垂首侃侃而谈的模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