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信陵君的质问
思前想后,姬延还是放弃了动用燕地的兵马,甚至包括乌桓兵力。毕竟燕地初定,能够守好自己的地盘就算是不错,而且燕地方面自己并没有完全的掌握。
既不能保证乌桓兵的忠诚,也不能保证那些燕国旧贵族不会暗中使坏。
那就只能动用骠骑军了。
既要下令给霍去病,就须给他完全的自主权利,最好是能够保证既不让赵魏联军打入到南阳郡,又能够一下子打垮赵魏联军。
很快,姬延下令,让霍去病准备好对抗赵魏两国的联军。
而在姬延作出这些部署之时,信陵君也见到了吴起。
一见面,信陵君便是怒气冲冲,“君何不等吾归来?”
也难怪信陵君生气,他是在路上得知自己被任命为魏国的大将军,负责领军五万,与赵军一道攻打洛邑。
“你既是为魏国将领,如何不替魏国着想?”信陵君更指责道。
这些话,明显已经很重了。
这是指责吴起心存二心。
吴起也是无法,一直陪着笑脸,“君有所不知,实是吴起一人难挡魏王的决心,何况朝中大臣皆听魏王之言,吴起自知身份不如,如何能够推脱?”
信陵君却是不依,“纵是如此,你如何替魏王献上此策?”
魏国是什么情况,信陵君比吴起更加清楚。
完全就是一个朽木而已。
就这样子,怎么去打大周军?
真以为霍去病眼睁睁的看着魏赵大军绕过南阳郡,直逼洛邑?
这得是有多蠢才想出如此主意。
吴起只能一边陪礼,一边道:“君何以知事不成?”
信陵君一滞,当下道:“你以为这样能够打败大周军?”
吴起仍笑,“君以为,何时会是机会?”
信陵君脸色一变。
魏国是需要休生养息不假,但要完全恢复元气,至少也得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功夫。
但以现在大周朝的咄咄逼人之势,会容得魏国安安心心休养这么长的时间?
别的不说,这两年不到的时间,大周朝前后灭国多少?
从一开始的韩国、到刚刚才吞并的燕国、楚国、吴国,大周朝的军队何曾停下过脚步?
不是在与诸侯打仗中,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吴起这时又道:“若是秦国被灭,敢问信陵君,下一个被灭的诸侯国会是谁?”
这一下,着实打到信陵君的痛处。
大周灭秦之后,就只有赵、魏、齐、鲁、越,以及鲁国边上还有三个小诸侯国。
论到对大周朝的威胁,就只有赵、魏、齐三国。
齐王一直对中原之事不敢生出念想,也无力支撑其雄心,干脆的就偏安一隅,坐山观虎斗。
鲁王虽然有一点地盘,也远远不是大周朝的敌手。
就只有赵魏两国能够对大周朝产生现实的威胁。
无论大周怎么选择,魏国也是会成为必然的。
因为魏国就挡在赵国与大周朝之间。
特别是距离大周朝的洛邑极近。
你说说,大周朝会怎么想?
吴起话里的意思,信陵君不是不明白。
只是一下子转不过来而来。
可以说,魏王若是不反抗,也是死路一条。
拼尽全力一争,也许还有一个机会。
那机会就是现在。
趁着大周朝的注意力都在秦王那里,几路诸侯一起出兵,或去打洛邑,或去攻打姬延的后路。
只要有一处得手,则大周朝必败无疑。
特别是若能把姬延擒到手里,也许更是想不到的好处。
一念及此,信陵君也不由叹道:“既如此,也就作罢!只是魏国哪里有十五万的兵马?”
按吴起的说法,一路五万人马,由信陵君执掌,与赵国的廉颇合兵一处,去攻打洛邑,抄了姬延的老家。
一路五万人马,由吴起亲领,去打姬延那一队大周军的后路,与秦将白起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再一路五万人马,则另选一将,截断姬延军的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