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姬延的算计 - 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 小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72章姬延的算计

张仪道:“大王。据各处来的消息皆称有楚国的王室后嗣,只是一则难以分辨,二来就算是有,血脉也极稀薄了。”嫡系的楚王后嗣已经确定是没有了,连旁系也没有剩下多少。

孙武用兵太快,郢都内的楚国王公还在犹豫之间,吴军已经冲到城下,并断绝了与外界的道路。

可以说,孙武屠了半个郢都城,硬是把楚国的根基拔起。

姬延想了想,道:“令言侯多派人手打听,务要知晓楚王有多少后嗣留下。”

张仪笑道:“那些血脉稀薄的若不算在里面,怕是已经没有。纵有一两个冒头出来,大王只要认定他们是假的,谁敢反对?”

姬延哈哈一乐,“先生此言在理。”

真与假并不重要,只要大周朝一口咬定楚王已经断绝了子嗣,这事就好办了。

大周朝想恢复楚国,只是楚国既已经不复存在,那就只好归到大周朝的治理之下。

张仪又道:“只要事后对楚国旧地的治理,恩威并济,则楚地百姓必然归心也。”

姬延终于解了心结。

秦之亡,非是诸侯复叛为主因,而是御民过度。

张仪更道:“臣以为,可让言侯先引导那些楚国百姓造出声势,揭露孙武军的残暴无情,吴王的背信弃义等等。”

姬延再次应允,“可行。”

至于高顺军和李嗣业军,主力皆已经到达随郡边境。

不过这两部兵马,原来的兵源都有不足,正在沿途征召军士,进度还算不错。

等到姬延到达的时候,这两军应该能够凑足兵马。

姬延缓缓点头,“只是两军新兵太多,恐怕需要时间训练。”

张仪道:“大王可是要缓攻?”

姬延仍是摇头,“一边打,一边练兵。我军不必与孙武正面交锋,可另出奇兵。”

张仪道:“可是要令霸王军去攻打孙武的粮道?”

姬延仍是摇头,“楚国物产丰富,且吴军主力不过十万人而已,完全无须从吴国境内措粮。”

张仪终于想到一种可能,“大王的意思是,李嗣业和高顺与孙武军对峙,项羽去打吴城?”

姬延终于笑了,“孤让项羽先行,就是为了这一步。”

至于姬延自己,领着高顺李嗣业两军,死死堵住孙武回去的道路。

而且项羽这回行动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借助自己广阔的疆域,悄悄把霸王军调过去。

甚至最后一段,由卫国、鲁国、莒国,再突然进入吴国,直奔吴城。

以霸王之威,这三国非但不敢阻挡,还得要替他保守秘密,并提供粮草。好在只五千骑军,并不会浪费太多粮草,而且霸王军在曲沃城那里留驻有一支步军,现在人数也有万余,正好配合霸王的骑兵一起攻打吴国城池。

只有一件事情,大周军距离郢都有点远。

“我军想要包抄到孙武的后路,只怕不太容易。”

这也是为何姬延早早下了命令,让送到洛邑的战马先给高顺李嗣业使用,就是想到了这一点,加强大周军的机动性。

然而如此大军行动,只怕不容易瞒过孙武。

张仪道:“如若想要瞒过孙武恐怕不容易,但若是光明正大而去呢?”

姬延目光一动,“先生何意?”

张仪道:“如今孙武的主力仍在郢都,分出数队人马清剿四处。而楚人纷纷越境来到大周朝各处。大周朝可由各边境的驻军,向楚国境内深入一段,引起孙武注意,再将大周军诸军分割数路,直取竟陵。”

从随郡到郢都尚有些距离,但若是全军尽用骑兵,只要瞒过一日,就有一定把握抢占到竟陵一线。

得到竟陵,也就相当于截断孙武的后路。

至于各边境处的驻军前出,既可以说是扰乱孙武的注意力,也是说成是应有之举。

派出一些兵力四下迎取别国的百姓,是春秋战国的常规动作。

毕竟人口才是第一要素。

姬延笑道,“如此可行!”

当下传令出去,令各郡县的大周驻军,皆要主动进入楚国境内,名曰保护大周的子民。

一时间,更多的楚国百姓朝着大周朝的边境而去。

特别是那些有一点势力的楚国贵族更是如此。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皆因楚国之内,贵族势力盘根错杂,孙武既能屠尽郢都之内的楚国贵族,未必不会朝着他们下手。

而在言侯的努力扇动之下,楚国百姓更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至于孙武那里,却是没有丝毫的动静。

少了这些楚国的贵族,对于吴王统治楚国来说更为便利。

一连数日过去,两边皆是相安无事。

孙武和吴王派来的官员忙于重建郢都的统治地位,一边不时派兵出去攻打当地顽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