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匈奴退走
施夷光道:“虽是如此,那些华夏人当中总有一些心怀我朝的。”姬延叹道:“孤又如何不知?只是这些人口若是别有心思,便是为燕国诸地招来祸患啊!”
匈奴草原上有多少华夏人,连左贤王也是说不清的。
经年累月,一百年两百年都这样随便过去。
而且那些华夏族人在匈奴族中怕也是多有子嗣,这又怎么算?
先前与左贤王交手,几乎历次战斗当中都有华夏族人的战士,而且看样子和匈奴本族的勇士相比也不差多少。凶残、果敢,追求胜利。
就连左贤王身边的谋臣徐得也是燕人。
比方说徐得这样的人进入燕地,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能掌握一些实力。若有十个徐得,一百个徐得又会是如何?
只怕连乐毅也不是对手。
毕竟乐毅只擅战而已,玩这些权谋之事远不如那些老狐狸。
施夷光见姬延如此说法,也不好再劝。
她已经尽过自己的力量而已。
然而姬延却站了起来,在辇内一阵走动。
突然眼前一亮,笑道:“既是爱妃的主意,孤这就照办。”
施夷光惊讶,眨动了一下美目。
姬延轻轻捏了一把,“孤想明白了,让不让他们回,是大义。回来之后如何行事,是否会触犯大周朝的律法,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施夷光行礼道:“大王英明。”
姬延又道:“既是应允,无论这些人体内有多少华夏族的血脉,皆可以回来。前提是其自愿。”
那些早融合到匈奴族中的华夏人,不回来也罢。
姬延想定,手掌一摆,“来人!”
外面周忠靠近,“大王!”
姬延本意是想让张仪来晋见,转头一想还是作罢。
如今张仪事务也多。
“选一个机灵的宫人来。”
很快周忠找了一个小太监。
姬延吩咐道:“你去告诉左贤王,他的境内如果有华夏族人要归来,匈奴族不可阻挡。”
又道:“放还一个华夏族人,无论男女老幼,皆可抵一头牛。”
小太监应声而去。
施夷光身边道:“大王仁德。”
姬延道:“既是要去做此事,当然做得更好才是。”
一头牛抵一个华夏人,这代价不可谓不大。
战国时期,一头牛是可以抵过三到四名成年的男子妇人。
施夷光却又建议道:“大王如此行事,乃是为万民所想。如今若只是将此事交与左贤王,未免后者贪功为已有。”
姬延笑道:“爱妃言之有理。”
本来他也有这样的意思,当下书写天子诏,又让周忠交与张仪传出去,广示天下。
如此一来,这声望值又要增长一番。
如今,昏庸大系统里的声望值已经高达一千五百多万,等到收服蓟城、逼降左贤王的事迹传出去,必然会再一次的声望大涨。
也许到洛邑之前就可以到达两千万的声望。
这让姬延心头有一些激动。
想及宁青儿等女,以及她们腹中的孩儿,姬延心头升起思念。
一个时辰之后,张仪来报,“大王,左贤王已经率部前往铁头关方向,并给大王送来行军图。”
姬延打开一看,那图中标明了左贤王本部五万人马的路线,却并无其他。
“怎么回事?”
上百万大军,怎么只有左贤王的五万大军退走?
张仪道:“以臣见来,想来是左贤王与右大都尉不和。左贤王为表明心迹,先行退出燕国地域。”
从左贤王的行军图上,明显可见他避开蓟城,上谷城等处,一路专挑偏僻道路行走。
这用意已经很明确,不乐见麾下与大周军再起冲突。
一个小的冲突,也许就会引来又一场大战。
姬延仍是不满,“如此说来,右大都尉还要对抗天师?”
张仪道:“不至如此。当是左贤王急于表明,方才如此行动迅速。那送信的匈奴人也说了,其余诸军的行军路线图,左贤王会稍后传来。又让那些一时无法与左贤王联系的诸胡,可自行向我军投降并乞粮而归。”
姬延皱着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