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收服乐毅
张仪此言一出,满帐皆惊。连乐毅的脸上也是变色。
张仪如此突然逼问,却是看出帐内众将的表现。
若是大周军主动与乐毅联手对付左贤王,想必是没有问题的,这些将领都会答应。
但若是让乐毅军投到大周军的名下,就有大问题。
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张仪索性将事情挑明。
只见张仪又道:“如今左贤王的匈奴大军咄咄逼人,我大周军虽是用尽的力量,也难在一时之间尽皆驱走匈奴蛮夷。”
“且我军来到燕国也有近一月之久。洛邑那里久无天子坐镇,也让大王心怀不安。”
乐毅疑惑,“先生此意为何?”
在他看来,张仪的明显是有些偏了。
张仪摇摇头,叹道:“老实说,大周军已经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接连战斗,大周军纵是有驱除匈奴蛮夷之心,却难以为继。如果接下来左贤王提出一个让我朝难以拒绝的条件,恐怕大周军只好息兵归去。”
这消息一出,满帐震惊。
大周军都要撤了,他们还打得过匈奴人?
余下的一条路,唯死而已。
“不可!”
乐间等将更是站出来。
乐间更道:“请先生转告大周天子,燕军还有一战之力,燕人也不甘心成为匈奴蛮夷的奴仆。”
张仪叹道:“将军之意,张仪和天子自是明白的。实是接连大仗,大周军从无休整机会。诸位也都知道,大周军本就人数较少,如此远道而来,还要顾及粮道。甚至还要防着燕王背后捅刀。诸位换位思虑一下,大周军还该不该继续打下去?”
帐内,诸将面面相觑。
特别是张仪说到还要防着燕王背后捅上一刀,更是令众将脸红不已。
这也太打脸不过。
大周军来替燕国解围,却还得防着燕王一手,这算是什么事情?
张仪目光一扫,更是叹道:“如今别说我军需要防备燕军,连秦赵两国也开始在大周军身后动作不断。就在前些日子,王翦出军,偷袭了我军的马场。可惜我大周军的战马被抢无数,损失无数。别说是天子,就是换了在座的诸位,谁还能够硬撑下去?”
一个扯后腿的还不够,又来两个。
而且这秦赵两国的实力更是远在燕国之上。
乐毅叹道:“罢!先生所言其是。如今我燕国已经是风雨飘摇,由不得乐毅不得不作此决定。”
众目之中,乐毅缓缓跪伏,“乐毅,愿降!”
身后,乐间等将也尽跪下,“我等愿降!”
帐中,也仅有王喜等将没有跪下。
只是渐渐的,王喜身边也仅只剩下两人。
那边,张仪却似没有看到一般,赶紧过去扶起乐毅,更道:“乐大将军非是投降而已。只是燕王昏庸无道,实难再替天子御民。诸将来投,天子必是有所重用的。”
一段话,三层意思。
乐毅虽然愿降,却只是要他这一个态度而起,姬延不会以降将待之。
甚至军职不变,手下将士仍在,而且加以重任。
至于燕王,已经视之不见。
身为诸侯王,有替天子御民之重任。享受了多大的权利,就得担起多大的责任。何为燕王?是大周朝的燕王。
而现在,燕王喜已经变成左贤王的燕王。
乐毅等将皆是大喜。
张仪更道:“张仪这就回去面见大王,请大王给将军送来口粮。”
这一下,更是让乐毅等将感激不已。
张仪就要离去。
却见王喜三将拔刀出来,挡在帐口。
张仪眉头一挑,“可是有所误会?”
王喜摇摇头,叹道:“我等三将,身受燕国大恩。如今燕王投降匈奴,我等无话可说。只是让我等背叛燕王却是万万不能。”
言罢,三将一起拔剑出来。
血溅七尺。
三将倒地而亡。
乐间等将赶紧上前解释,“皆是这几人自作主张,与大将军无关。”
张仪面色不改,笑道:“如此小事,怎会坏了对付匈奴的大计?诸位放心就是,包在我张仪的身上就是。”
之所以张仪敢如此相信乐毅的话,也是对乐家父子的信任。
很快,姬延等到李陵军的消息,已经完全肃清战场上的残敌,至于全部的战果,须等到明日才能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