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燕国不会亡
城头之上,已经有燕军士卒在偷偷的抹着眼泪。不知是看到了自己的老父,还是想到自己的老父。“燕国不会灭亡!”
城头之上,不知哪一个小兵猛然扯了一嗓子。
“你们是好样的!”
“我宋老六一定替你们多杀蛮夷,老子发誓!”
“父亲啊,若你在这些人当中,儿子必要替你击杀十个蛮夷!还要扒下他们的狼皮。”
很快,蓟城上的士卒纷纷跪下。
那些燕国的父老,就在他们面前朝着匈奴骑兵冲锋,或者说是自取死路。
他们只是想着省去蓟城的一枝弓箭或是滚木,节省将士的一分力气。
如果有可能,最好能够杀伤到一两个蛮夷。
然而最后这一点,他们已经无法做到。
一个个燕国百姓仆下,再无站不起身。
蓟城之下,又是一片尸山血海。
右大都尉冷冷看着眼前的一切,无动于衷。
等到所有的反抗再不存在,他才手掌一压。
“攻城!”
轮到一队队匈奴士卒踏步向前。
气氛压抑、扭曲。
真正的血战就要开始。
大军之中,左贤王好整以暇,没有和右大都尉站在一处。
徐得皱着眉头过去,“尊贵的王,现在敌军将士悲恸,士气高昂,只怕我军损失惨重啊!”
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出来,乐毅一代名将,据城而守,匈奴只怕不会轻易得手。
左贤王坐在一辆大车上,抬眼看了蓟城方向,方才淡淡道:“本王既已放手让右大都尉建功,怎会坏了他的兴头?”
徐得眼光一凝,方才想起左贤王的用意。
大军汇合之后,右大都尉主掌了对蓟城的攻势。明里看来,右大都尉是单于的子嗣,正要建立军功之时。左贤王年岁已高,自是不愿与之争锋。
但在徐得看来,这何尝不是左贤王挖坑给右大都尉?
先前右大都尉大言不惭,说是只用数万大军就打退了霸王军项羽,又将蓟城包围。
那好,左贤王就再给他一个大机会,拿下蓟城。
如若右大都尉久攻不下,折兵损将,那么左贤王先前的损失也就算不得什么。
何况左贤王两破长城,尽歼乐乘的长城军团,已经功劳不小。
左贤王看到那些匈奴将士已经冲入攻击范围,更是叹道:“本王年岁已高,只是身后之事难了啊!”
徐得猛一抬头,却见左贤王脸里闪出一抹疯狂之色。
徐得顿时心头大震,方才想起一事。
匈奴祖制,左贤王右贤王及至左右大都尉等等王位,皆是由当人单于的子嗣担任才是。如此一来,单于可以最大限度的掌控部族。
只是这位左贤王却是不同,乃是上代单于的子嗣。
也就是说,这位左贤王却是本代单于的兄弟。之所以他能够一直占据着左贤王之位,却是当初诸子夺嫡之时,与单于定下的盟约。
更是约定下来,以后左贤王之位世世代代都由左贤王这一脉来继承。
只是本代单于王位日渐稳固,再看左贤王独据一地,自然是心中不爽的。
不说本代单于,就是单于之下的诸王,也多对左贤王有所不满。
在他们看来,乃是左贤王占了他们家的便宜。
如此处境,左贤王心知肚明。
但以他的领地和人口,是无法与单于对抗的,拿下燕国的土地和人口,最好还有赵国的土地,让匈奴人的骏马奔驰在华夏人的土地上,便成了左贤王唯一可行的进取之道。
至于现在右大都尉的部属,也都不是左贤王的本部,随便他去折腾就是。
想定了这些,徐得心安理得起来。
他既附身于左贤王,只能以左贤王的利益为重。离开了左贤王,他徐得什么也不是。
攻城已经开始。
一队队匈奴炮灰排成盾墙向城池方向逼近,两排盾兵之后,是匈奴的弓箭手,用来和城上的燕兵互射,以期能够压制对方。
纵列之间,是一个个精壮汉子,正扛着云梯向前急冲。
箭矢纷飞如雨,看似热闹的对射之中,却并没有太多的将士倒下。
特别是匈奴这边的弓箭,因为弓小且软,又是仰攻,实际上能够起到的作用极为有限,只不过是壮壮声势而已。
一个个匈奴将士倒在冲锋的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