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燕王投匈
乐毅道:“诸将还是先回吧!如今连燕王也落在匈奴人手里,我等如何出手?”又道:“且我军阵营之侧,就是匈奴的两处大营,城外更是还有十万匈奴蛮夷,连城关的防务也被匈奴人插手。”
别说动手,现在乐毅这里的大军也成了瓮中之鳖。
众将虽知这些是实情,却仍是恼恨不已。
乐间更道:“大将军,只是如此下去,军心必乱啊!”
原本还有六万多的燕军,此时也只剩下五万八千人。足足损失了六千之多。
乐毅摇头,“以眼下的情形看来,只怕左贤王接下来必是以燕王的性命为要挟,令我军去攻打大周军。”
众将大惊,更高呼不可。
别说打不打得过,现在燕军人心尽失,再去转身攻打来救援他们的大周军,于情于理,哪一条说得过去?
乐毅烦躁道:“你等无须多言,若是王旨下来,我等还能够不执行?”
乐间却道:“大将军,若是我军趁机反正,可有希望?”
众将眼前一亮。
乐毅想了想,却沷了冷水,“若是本将所料不错,那左贤王必是派遣人手与我军混杂一处。”
否则,左贤王凭什么相信他们?
这……
乐间等将顿时傻眼。
乐毅一挥手,“若是将士们要逃走,只管由得他们就是。”
若不是他还是燕王亲封的大将军,乐毅也不想留在此间。
如此境况,整个大营都成了匈奴人设下的天牢,度日如年。
上汤城内,一连数日过去。
姬延过的悠哉悠哉,快活无比。
整个上汤城也有越来越多的燕国百姓聚来。一时间,竟在原来上汤城的后面,也是西边,形与一个比上汤城差不多大小的集镇。
有流落至此的燕人,也有来寻找机遇的商人,连四海金号也在这里开设了一处分号。
大周军各处军营的跟前,也总是挤满了人。
能够加入到大周军中,至少能够养活一家老小。
当然,大周军征兵的要求一点也没有放松,反而更加严格了一些。
也有将领生怕这些燕人与军营太近,引起乱事。
姬延也不以为然,只让守营将士好生防范就是。
军民本是一家,燕人更是华夏人的一部分,何必分得太清楚。
更重要的是,如今来投的燕人皆是走投无路,大周军是他们最后的希望。若是将这些燕人驱散,再要聚拢就太不容易。
另一方面,此次与匈奴军大战连连,燕国的人口只怕会急剧下降,若不能让这些民众生息休养一阵,就算得到整个燕国也没有什么用处。
王辇之内,施夷光有些惊讶,“大王可是要占据燕国?”
姬延没有否认,“燕国百姓如此,若不让燕国重归到大周朝手里,则这些百姓该要如何?”
“就算这一战,孤打败了左贤王,打败了右大都尉。待到大周军撤走,这些燕国百姓都随孤的大军一起回去洛邑?”
施夷光默然。
的确,一路之上,所见所闻,皆是血泪。
若没有了大周朝的庇护,这些燕国百姓的下场几乎是肉眼可见的。
不是匈奴王什么时候卷土重来,就是秦赵等诸侯国前来趁火打劫。
姬延笑道:“好在燕地本就是大周朝的土地,孤自取回来,旁人也无话可说。”
若是有人说闲话,姬延也不介意再教训一二。
当然,姬延先前是没有这个打算的。
来救援燕国,自是要保燕王。而且燕国向来与大周朝的关系还算是不错。
千错万错,也都是燕王的过错。
就在一刻钟之前,张仪送来消息,说是燕王在一众朝臣和子民的面前,已经接受左贤王的册封。
燕王还是燕王,却是匈奴人的燕王。
燕国的疆域还是那么大,燕王却是左贤王的属下。
也就是说,匈奴人已经把一切摆在桌面上。
姬延倒是并不在意。
如此一来,正好给他送来整个燕国。
当即,就与张仪商议一番,发出天子诏书,诏告天下,燕王喜的贰臣之心,背逆之举。
可想而知,接下来必是天下震动,以燕王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