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右大都尉 - 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 小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73章右大都尉

陈昱笑道:“霸王,我军这一战,又杀散了匈奴十万大军,更解了长城防线的危机,还斩了几个敌酋,如何不是大功劳?”众将皆以为然。

何况全军从早晨杀到现在,连战了两场不说,还奔波不止。

只听项羽却是重重哼了一声,“区区功劳,何足挂齿?”

陈昱等将面面相觑,莫非是要一举打下匈奴王的老巢才叫功劳?

不过想想面前的是霸王项羽,似乎这说法也能算是合理。

陈昱默想了一阵,又道:“霸王,非是末将斗胆,实是匈奴军来去无影无踪,除非咱们能无声无息的跟上一队匈奴骑兵,否则偌大一个匈奴,如何能够找到匈奴王的下落?何况匈奴人逐草为居,并不依赖城池。”

项羽不语。

陈昱又道:“若是霸王必要斩下匈奴王的头颅,要么选一合适的地方埋伏起来,要么用诱敌之计。”

其实,陈昱这两条计策是合二为一的。

先设伏,再诱敌。

项羽一时意动,“只是塞外苍茫,哪里又合适我军埋伏?”

下一刻,项羽目光转动,与陈昱双目对到一处。

“九峰寨!”

九峰寨,乃是早间的战场,匈奴人至少扔下了一两万尸首。

以匈奴和其他蛮夷的风俗,尸首要尽量带回去。就算带不回尸首,也要割下一物作为凭证,比如一只耳朵或是一根手指。

以此为据,回到族中就可以继承死者的妻妾子女,以及牛羊草场。

对于这些蛮夷来说,这可是巨大的财产。

对于死者来说,也算是有一部分身体能够回到故土,属于双赢。

晋亨却道:“只怕匈奴王未必会亲自前往。”

陈昱笑道:“就算匈奴王不去,咱们也可以再打一回大胜仗。若不想在九峰寨设伏,就只有赶去蓟城,那里还有二十万匈奴大军。”

项羽自然不会去蓟城。

就算保下了蓟城,于他有何好处?

他眼里的大鱼只有一条,匈奴王。

想要压过霍去病一头,也只有匈奴王的头颅而已。

“既如此,我军去九峰寨中埋伏。”

即使九峰寨并不能等到匈奴王,以那里为根基也能够有所作为,只要匈奴王意图再攻击燕国,同时把注意力放在西线,九峰寨对于大周军都会至关重要。

晋亨又道:“大将军,若去九峰寨,只怕那里的米粮已经被搬空。”

这些倒是容易,眼下匈奴帐中就有些牛羊米粮,一并拉走就是。

至于霸王军新受伤的数十名伤员,也分拔出十多骑来,领着他们去向铁头关就是。

很快,霸王军与大周军反向而行。

此时进入关内的匈奴大军,已经从北边进抵蓟城之下。

抬眼看去,那高大的蓟城之下,遍地尽是燕国的百姓,黑压压的,连绵不绵。

其中一名匈奴将更是走到另一名大将面前,“尊贵的大都尉,我军已经到达燕国都城,只是要如何处置这些卑微的燕人?”

若不能杀尽这些燕人,如何冲到蓟城之下?

说到这些燕人,大都尉身边诸将皆是露出兴奋的眼神。

虽然这些燕人并没有带来太多的米粮和牛羊家畜,但银票是一定有些的。

对于金银的价值,匈奴人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至于这位大都尉,乃是匈奴部的右都尉,论起身份地位,也仅只在五位匈奴王之下。

因为匈奴族的左右两位大都尉,是直接掌领着匈奴族的亲卫,单只这位右都尉手下,就足有十五万匈奴本族的精锐,再加上五万仆从部落的兵马。

实际上,若是霸王真要回头打下这一路匈奴大军,军功不比打下那位匈奴王差多少。

右大都尉手里的兵几乎都是匈奴族的精锐不说,甚至有时可以不理会匈奴王的军令。

当然,这里所说的军令并非是真正的匈奴王,而是先前在姬延手里逃过一劫的左贤王。

这也说明,华夏族对于匈奴族的内部实在是知之甚少,连高价值的目标往往都并不知道。

比如先前霸王军打胜了那一场,虽然斩杀了两位万骑长,却放过了一位左骨都侯。

现在,这位右大都尉看着遍地的燕人,却是缓缓摇头,只冷冷道:“先把蓟城这里包围起来。给他们一些兵器,不足部分,让他们自已想办法。”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那员将领得令,马上就去执行。

身边,众匈奴将也不以为意。

这些燕人的财物跑不掉的。

之所以如此吩咐,也是匈奴人的老办法,驱使华夏人顶在前面攻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