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赶造兵器 - 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 小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40章赶造兵器

齐思远赶紧道:“大王,第一件事已经发布下去,各郡县都在扩充兵马,南城军等处也在按兵额扩充,眼下有一小半的郡县已经征召到足够的兵员。”“余下的郡县,都是新收的郡县,一来距离洛邑王城较远,二来民心未定,三来派去的守备使也才到任,故而并没有马上完成任务。”

“至于大王所言的预备役,仅只有洛邑、东滩、洛北、西滩四处正在筹备。”

姬延皱起眉头,这速度有些慢。

也不知道为什么,自昨夜起,他就内心隐隐不安。

想让自己有安全感,当然得要大周朝兵强马壮。

眼见姬延面色不善,齐思远也只能赔罪,“大王,实是新法出来比较晚。”

不只是晚,实际上姬延中途还对预备役的制度设计改过一次,这也有耽误时间之意。

还好姬延这么一下子也想得清楚。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如此,兵部的速度算是不错。

毕竟一大半的郡县都是才收入大周朝的版图中,各种选拔官员,平定当地反对势力等等,都得要时间。

偏偏这样的守备人材,大周朝也有不足。

姬延换了一个话题,“各处扩军、兴预备役,可有什么难处?”

齐思远赶紧奏明,顺手从案上取了两个奏折给大王呈上作为佐证。

郡县扩军,一缺有经验的军士,二缺兵器。

大周朝有经验的军士都在四大野战军里,作为兵部主官,反而不能指挥。

而且四大野战军自身也在扩充,当然不会把自己身经百战的老兵拿出来。

这一点,姬延听了也是无可奈何。

毕竟四大野战军是作战的主力。

南城军和然城军两部分现在给兵部提供了绝大部分的将校之材,充实到各处郡县。

只是这其中也有问题,毕竟南城军和然城军本来经历的大战就不多,百战精锐更是不足。

说完第一条,齐思远停顿了一会,才说到第二条。

大周朝的兵备,原本是极为虚弱的。

毕竟先前只是被别人打,根本不用去想着打别人。

而且仅只洛邑一地而已。

正因为如此,整个兵部原来一共也就是四个铁匠。

然而这一扩军可了不得,各种军资都缺。

箭头、箭簇、箭杆、矛头、矛身等等,什么都缺。

虽然大周朝一路胜仗打下来,却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兵器器械。

一来战争中的消耗也大,两军交锋,不知道有多少损耗,虽然这其中一部分的军械是可以修复回来,只凭现在八个铁匠,却是万万做不完的。

二来大周朝所灭掉的诸侯国都只是二流诸侯,论到军械的成色,更是差得远。当世之中,秦国军械最为精良,其次是魏赵齐楚等等,郑国陈国蔡国这些,都只是第三流的军械。

至于那些道国什么的,基本就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就算从他们手里拿到一些兵器,一上阵反而是累赘。

总的来说,兵器是有,废铁占了绝对主力,所有能用的兵器,都按姬延的优先次序来供给,轮到地方郡县,也就只能如此了。

“好在这些兵器训练时候还是可以用一下的。”

“至于好的铁匠,兵部不是不想招收,实在是军械监那边也是拼了命在征召铁匠。”

齐思远的解释。

稍稍一想也能确定不带水份的。

没有姬延和内阁的同意,多招一个铁匠,多给一份银两,都是违例的。

好在齐思远想起一事,“大王,虽然现在铁制兵器不足,倒是军械监给各边郡补足了手榴弹的差额,倒也不至于无法作战。”

如果是守城,手榴弹的作用是极大的。

姬延却想到一事,“各处郡县没有自己的铁匠?”

齐思远回答道:“这却是不一定的。”

在陈国蔡国这些地方,是必定有自己的铁匠的,而且规模不会太小。

毕竟这些诸侯国原来也是有不小的疆土,所需要的铁器不可能从别国购买,只能自己打造。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像唐国道国那些的小诸侯国就不一定的,大部分的小诸侯国也有自己的铁匠,数量不多,个别的因为没有大需求,也就没有设法招揽铁匠。

当然,就是有铁匠,一般要么攀附在王城附近,要么也是人口众多的大城市。

各国对于铁匠的管理,也是比较严格的,虽然不如后世的匠户,要求完全的固定住所,却也在官府里有建立花名册的。

每国每城有多少铁匠,分布在何处等等信息。

若有军事需求,便会紧急征召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