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郑使求见
多余的八千人,重组到陌刀军和陷阵营这两部分当中。让这两个野战军从中优选出精壮勇士,分别扩充到五千人。
李嗣业的五千陌刀军守卫郡和随郡等四郡,高顺的五千陷阵营守蔡地和陈地,也有七郡之广。
霍去病和李陵的骠骑军已经有一万一千人,暂且就不再扩充骠骑军。
至于霸王军,给项羽再下一道旨,只要他有本事,只管在郑国境内招兵买马,就是将霸王军扩充到两万人,他也养得起。
至于吴庭芳的然城军,以招降来的陈国兵卒为主,扩充到一万人。
除了这些一线二线的野战军,姬延更重要的改制还是在地方的武备力量上。
各处的守备名额等制度,姬延暂时是不动的,还按照兵部对各处的布防搭配。
现在姬延要加上一条预备役制度。
各郡各县,都要办起预备役制度来,每郡每县,每年练兵多少,有一个数字上报给兵部,而且由兵部年年考核。
姬延的这个役备役,实际上更像是青年团、少年队、童子军这样的组织,是未来的军事中坚力量。
所需要的费用由大周朝另拔兵饷。
预备役的大周子民,可以从小培养出对军队的理解和感情,爱国爱军,得由小培养是不是?
而预备役另设一个总军,由姬延亲自担当军长,兵部尚书担任副军长,再由兵部另外指派一个郎官当副军长,主持日常工作。
预备役的少年以后加入野战军、加入军事学院都有额外的加分项。
只有这样,才能从预备役、军事学院、野战军这样的三级军事组织全部抓到天子的手里。
这件事姬延早就想要办的,只是因为大周朝一直缺粮,这才耽误了下来。
现在正是时候。
人、粮、钱,大周朝的支持,什么都在姬延这边。
姬延也没有直接就传旨到兵部,而是发了一道内旨给兵部尚书,让兵部上下官员都议一下再转到内阁。
洛邑,宣恩府。
这里原是一位大周朝的侯爷府邸,空了大半年才有了一些热闹起来。
府内的一处小院,姬小七悠悠醒来,几如梦里。
真是梦么?
看着身边的锦缎,和床顶上的纱帐,姬小七用力捏了自己两把,还没有能够清醒。
“这梦好奇怪啊!”姬小七用力摇了摇自己的小脑袋。
一道惊喜声音从门槛处传来,“小七你醒了!你可是把二哥吓坏掉。”
二哥!
姬小七还是没有敢太相信。
她分明已经是大周朝的阶下之囚,怎么就到了此处?
姬觉看出姬小七的想法,眼里神色有些不自然,“小七你先把这粥汤喝了。”
粥是鸡肉粥,虽然比不得陈国王府里的待遇,已经比李家集不知好到了哪里。
姬小七原本还有话要问,此时一闻到粥里鸡肉香气,顿时就顾不得许多,一阵狼吞虎咽。
这一下,姬觉又要劝说小七慢一点。
“毕竟你身子还弱,得多加休养几日才好。”
好在一碗肉粥下去,姬小七顿时有就有了些力气。
“二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看着这屋里的陈设,姬小七还有些发怔。
姬觉脸色一僵,借着扭头的机会才恢复了一些,“小七你不用担心,如今大周天子圣明,给我们这些姬姓后人一条生路而已。”
姬小七眼里一亮。
只是很快,那抹光亮转瞬而去。
“二哥你不要骗小七,天子哪里有那样好心?”
虽然姬小七的年纪不大,到底也是生于王侯之家,而且她这一脉与陈湣公是极亲近的,姬小七和姬觉的父亲正是陈湣公的亲弟弟。
如此耳濡目染之下,她还不知天家会有什么好心?
斩草除根,赶尽杀绝才是常态。
不是说春秋战国时期没有让王让侯的事迹。只是这种事情多只是在春秋时期有过,到了战国,特别是战国后期,这样的美德已经成为一种迂腐。
礼崩乐坏而已。
姬觉有些哑口。
这些事情是辩不得的。
“二哥,伯父和叔叔那些话可是真的?”
姬小七才一开口,姬觉眼里猛的一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