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天河之郡 - 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 小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11章天河之郡

“陈迟,你去河西有三件事要做。”齐真还是下了决心。

如果不是事情紧急,乾坤宫不会以如此方式传信来。

一般来说大周朝要给郡守一级的发布防汛命令,应该是由工部上报内阁,再由内阁呈报给乾坤宫,经过大王过目,加印,加玺之后方才发回内阁,再由内阁决定是由内阁直接指挥郡县还是由工部去调动郡县力量。

“齐大人放心,无论要死守还是让河西泄洪,陈某都是最后一个离开。”

好!

齐真点了点头。

“第一件事,马上让各县民众寻找高处落脚,不可少了任何一个大周朝的百姓。”

“第二件,调动所有的精壮民工上堤守堤。”

“第三件,令三处县守收拢自己的米粮,以备不测。”

“请大人放心,陈某这就渡过洛水!”

齐真想了想,又用手指道,“你的位置就是对面!记住这里若有变故,以锣声为号。”

锣声讯号的意思,是早就制定下来的,到时只用听清就是。

很快,陈迟匆匆而去。

齐真负手以立,静静等待着北边的消息。

身边一名亲随建议道:“大人,不如先找到民间乡宿暂且歇息?”

齐真摇摇头。

到了这个时候,哪里还睡得着?

只有守在此处,他方才能够安心。

不过亲随们要去找些平坦的地方暂且坐靠一会,齐真倒是没有异议。

就算他不要休息,这些手下亲随也是需要的。

长夜漫漫。

上游大水的第一波如期而至。

天河郡内。

魏国郡守赵治同样也在河堤之上,身为天河郡的主官,赵治对每年的黄河之水同样是重中之重。

此时的他,一身魏国正式官服,同样要与天河郡的官民一同进退。

在他身后,整个天河郡的百姓也在开始向高处迁移。

身处黄河的险处之一,这里原百姓也早习惯了这样的日常。

同时面对黄河和洛水,天河郡的黎民也是又爱又恨的,只是故土难离。

赵治脸色平静,内心的波澜却是可想而知的。

按例,黄河处的河防,是每年都应该有专款拔的。

只是今年魏国连连遭灾,更引来秦国这个大敌,实在无力再来修堤。

魏王不但没有钱粮拔下来,甚至更把天河郡的钱粮外调到军仓。

每从天河郡取走一包米粮,赵治的心脏都在淌血。

只是他区区一个郡守,是无法抗拒魏王命令的。

整整一个夏天,赵治在河防上的用工,仅只有五万个工而已。

没有米粮,民众再怎么知晓大义,也不能饿着肚子干活。

五万个工看起来也不少,却是按日计算的。也就是五千人劳役做了十日。

肩挑背扛,总算让天河郡的堤防看起来还不错,各处险要都有夯实加固。

至于加高堤防,就完全没有办法做到了。

余下能做的,就只有向上天祈祷,今年的黄水之祸不要太猛。

很快,赵治脚下的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完全不用属下去探水测量。

河堤上的气氛也渐渐的凝重起来。

除了赵治亲自镇守这一处,各处的县守也都被他要求直接上堤。

人在堤在。

非如此,不能让所有人尽出全力。

就算天河郡所有的弱小百姓都已经迁到高处,留在这里的民夫也有整整十万。

赵治只能强行下令,所有的人都上堤,死死绑在一起。

“大人,已经快上堤线!”

不用手下人惊呼,赵治看得清清楚楚。

“慌什么?有本郡在此!再有慌乱失措者,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