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敢抢大王的田 - 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 小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41章敢抢大王的田

吴理身为户部尚书,对米粮等物自然是最为熟悉不过,当下笑道,“如此让利于民的善举,当为天下先也。”不用说,若是推广成功,他这个户部尚书也是脸上大有光彩的。

万古流也同样这一观点,只是却道:“大王,此法虽好,只是要推广下去,只怕也需要时日。”

让所有的百姓无条件去相信官府,这太不现实。

哪怕大周朝已经治民最善,也抵不过人心难测。

换了姬延自己,就一定会以粮换票?

现在太平时日,大周朝有粮可兑,可若是不太平呢?

此际正是天下战乱之时,哪一日没有征伐?没有战争的号角声?

再者,以粮换票,三个等次的米粮,各处粮仓能不能做到公正?

甚至会不会粮仓被那些贪污之辈都换取了银钱?

如此等等,姬延事实上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

“此为长期国策,非在一时之功,只能是慢慢的推广。”

姬延不得不承认,这粮票之事,真是不能着急的。

前期,当派遣宣礼官,四下乡里,劝说民众。

先从情况最好的洛邑开始,慢慢的展开。

万古流沉吟,“若由洛邑开始,当是最好。”

这一年的治理,洛邑及其邻近的大周朝百姓,是有感情的。

每一道富民便民的措施,百姓也都是心服口服的。

虽然还做不到仓禀充实,余粮也是有一些的。

只要洛邑的百姓能出一些米粮,眼下这难关也算是过去。

米粮的总策定下,接下来就是派遣何人使郑,那一份米粮,姬延可是已经算计在内。

没有至少五万石,郑王最好就把脖子洗洗干净吧!

敢打大周朝的主意,就得有被反杀的准备。

吴理提议,“大王,老臣以为,礼部侍郎刘潜,知礼能言,可出使郑国。”

级别、能力,缺一不可。

姬延却是笑了笑,“孤倒是以为,由兵部遣将,作为正使,刘潜作为副使就可以。”

像郑王这样头铁的家伙,找一个不讲理的去对话,效果想必要好得多。

吴理当下心领神会,“大王圣明,此事老臣自会去兵部说明。”

姬延点点头,“丞相找到合适的人选,也不必再来报之乾坤宫,只教他径直使郑便是。”

吴理应下。

姬延猛然又想起,“爱卿暂理副丞相一职,也有一月了吧!”

吴理应声道:“正是!”

姬延轻轻点头,“爱卿这一个月里,也是有功劳和苦劳的。从即日起,调户部尚书吴理为大周朝副丞相!”

吴理赶紧跪下谢恩。

“爱卿起来吧!”

“至于户部任职,爱卿即日且撤去,专心在内阁做事。”

吴理自是唯唯诺诺。

“至于户部尚书一职,却是不可久缺,不知两位丞相以为何人可以赴任?”

吴理早有准备,“大王,户部左侍郎刘兼,可以胜任。”

姬延不置可否。

吴理优先推荐自己的属下,也是人之常情,一来落下一个好人缘,二来毕竟也熟悉,至少不会在户部给惹出什么大乱子来。

姬延方才许可,“孤准了!”

“只是户部左侍郎一职,先挂上半月。”

姬延如此处置,吴理就有些不能够理解了。

还是万古流转得快,“大王可是有合适人选?”

姬延缓缓道:“道郡的主官,此次应对不错,安置好这些魏国流民以后,可升至户部左侍郎。”

万古流马上就明白过来,“大王这是要培养齐真啊!”

过往,大王只提拔军中将士,如宁虎臣霍去病等人。

宁江山和王景二人是情况特殊,等于是撇开朝廷另起炉灶,新开了两个衙门。

唯有这一次,大王真正对朝廷插手高级官员的任命。

对于这一点,姬延也不加以隐藏,“能将五十万流民短时间里安置下来,且无大的过失,此人必有能人之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