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户籍 - 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 小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05章户籍

姬延想了想,干脆就在内阁这里等着看。随手拿起一个折子,是关于郑国流寇。

折子是兵部送来,第一件,常县的县守潘彰,主动动员本地乡亲,扩编城中守备军。并且在紧要关头,主动出城救助叶春的然城军。

潘彰的表现,自然是要嘉奖的,至于是按军功还是县职来奖励,这就要看内阁的意思。

其二,就是然城军的表现。然城军在第一场大战中就是大败,差点全军被击溃,主将邓芝芳更是战死。虽然英勇可嘉,失军却是大过。两下相抵,只按殉职之例给予抚恤。

这一点也没有问题。

其三,就是叶春的功过。这一点最为复杂。

第一仗的时候,叶春可以说是功大于过,以两千的兵力,救出失帅的然城军大部,虽然最后打成一个平手,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第二仗也就是常城之战时,叶春的表现就有些拉垮了。面对流寇而已,堂堂正正的排兵布阵,几次陷入到绝境。

不但自己所部损失七成,更是连累差一点丢掉常县。

若不是最后关头霍去病的三军及时赶到,必是一场大败。

然城军一失,整个大周朝的东部五郡都要大乱!

看完这些,姬延也是颇感头痛。

叶春的勇猛,兵部也没有否认。

但不能料敌先机,又托大没有进入常县城中,这都是叶春的不妥之处。

即使面对流寇的伏击,他也是可以牺牲一小部分的兵力,将主力退回到常县之中。

凭借常县城的坚固,要挡下流寇也是可以的。

只是姬延还看到一点。

若是叶春不死缠上这一股流寇,让常在天所部进入道郡,与魏国流民合在一处,后果难料。

五十万的流民,加上别有用心的郑国流寇大军,可以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姬延深知。

不过姬延虽然有了想法,也没有急着在奏章上批注。

先看看两位丞相如何处理。

内阁的奏折不少。

现在大周朝新开疆土无数,引来的各项事宜也多得如雪片一般。

这一坐,就是大半个时辰过去。

才等到万古流和吴理回来。

一见大王在内阁,二人赶紧拜下,“臣等不知大王来此,臣有罪!”

姬延淡淡一笑,挥手请起,“两位丞相辛苦,不知工部那里如何?”

万古流与吴理对了一眼,后者站了出来,“大王,工部外面的魏人已经退去,只是臣与那些魏人也留下承诺,就这两日朝廷会有详细的制度出来。”

姬延淡淡道,“只怕这制度不好出啊!”

吴理苦笑,“大王所言甚是,是我等没有考虑周全。”

姬延却道,“不关你们的事,引魏人来洛邑建城,乃是孤的意思。”

算起来,这大坑是他亲自挖下的。

吴理嚅嚅不敢言。

坑是大王挖的,但身为臣子,本就应该尽到人臣的义务。

姬延笑笑,“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吧!”

吴理一拜,“大王,魏人工钱若是与周人看齐,所费甚多,朝廷不堪其重负。为今之计,只有将周人的工钱也一并降下来。”

姬延看了万古流一眼,“万丞相的意思也是如此?”

万古流上前一步,“大王,非此法不可!”

“虽然周人会有所抱怨,只是周人感念大王厚德,必不至于心生怨恨。”

万古流正是看到周朝对子民的爱护,才敢有此一说。

然而,姬延却是轻轻摇头。

如此一来,岂不是有负于自家的子民?

说白一点,就是欺负老实人,听话的人。

若是这样的事情再有一两件,再怎么愚蠢之人也能看出朝廷的做法。

能闹事会闹事的,有甜头。

不会闹事,不敢闹事的,就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沉默的好人。

谁能保证,周朝如此做法不会引来恶果?

说到这里,姬延的语气已经有点加重。

“大王圣明!”

万古流和吴理赶紧拜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