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攻破上蔡
军械监里,赵世祯和毕懋康二人皆在外面相迎。“两位先生不必见礼!”
一行人跟在姬延身后进去军械监。
此行的一个重点就是手榴弹的产量。
赵世祯介绍道:“大王,手榴弹的工厂在最后面,按照您给的流水线作业,现在产量已经达到一天五百枚。当然,这是最大产量,实际产量应该是一天两百枚左右。”
这个产量还算是不错。
姬延点点头。
毕竟手榴弹这玩意还有一个有效日期的问题,屯货太多,反而是一个大麻烦。
毕懋康建议,“大王,臣等以为,大王若是要建新城,不如将来把然城的百姓都迁出去新城,此地只留危险的产业。”
姬延点点头,“爱卿就上一道折子吧,孤要细看。”
将然城的百姓迁出,将来的确是要做这一件事的。
不过除了百姓,还有然城的工学、礼学,当然也得要迁出。可如此一来,手榴弹所占的场地会不会太多?
军械监整体又是否要迁出?
这些都是问题,得要全盘考虑。
倒是以后可以考虑将手榴弹的生产和仓库都搬到一个更为安全的地方,比如新开的河滩等等。
“大王圣明!”赵世祯和毕懋康一起行礼。
姬延摆摆手。
“大王,这是军械监打造出来的第一件铠子甲!”
这当然也是姬延给出的图纸。
不过和唐刀一样,这铠子甲也有不足之处,防御能力没有达到最佳。
按赵世祯的说法,只能算是达到六成的防御能力。
比如刀剑矛箭,铠子甲是能够硬扛一击甚至数击。
但在连续的攻击之下,铠子甲还是支撑不住。
姬延已经能够满意,“已经足够,先造一部分出来,配发各军。”
甚至更强的铠子甲,因为钢材的强度还不够,也就是精炼的程度不够,杂质太多而形成。
要么找到更好的铁石,要么等到蒸汽机的出现。
说到蒸汽机,两位大匠就剩下苦笑了。
那玩意好是好,可真一动手起来,就太难了。
姬延只能安慰不急。
他也知道,那可是划时代的产物,是无数知识的集成、和外部经济上的需求共同刺激。
看来,得赶紧编写工学院的基础教材。
只有知识才是力量的根本。
好在现在有了纸张,那些教材自己就能倒腾出一些来。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姬延还是决定动用一些昏庸点。
教错了那么一点点,可能就是后患无穷。
思绪这么一岔开,姬延发现整个军械监已经看过一遍。
好在也没有再错过什么。
至于四处开采的矿产,两位大匠也都安置了人手,不用他们亲自下场,倒是可以一心在这里研究蒸汽机和手铳等物。
这倒是合了姬延的心意。
采矿只要把方法教会,根本用不着两位大能出马,只要不时去检查一番就好。
“新打造出来的手榴弹先送到守天关!余下部分再考虑曾城、应城、三水关、潼关等处,争取每处先有两千枚的手榴弹以供防御之用。”
守天关打得太苦,甚至可以说大周朝几乎是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
这样的事情,姬延再不想发生。
赵世祯赶紧应下,仍会保持着三班倒的开工。
本来姬延还想去看看工院的学生,不过既然有心编一套教材出来,也就先且放下。
这一天的日落之前,陷阵营已经一路狂飙到上蔡城前。
一路上都是过城不留,直奔此处。
上蔡城,早就关闭城门,只有一名蔡国大臣站在城楼之上。
眼见大军前来,那老臣大声道,“蔡国右都察使姬礼,请见上国大将军一见!”
陷阵营中,高顺催马上前,城下大喝,“你等斩我使者,有何面目来见?”
城头上的姬礼苦笑,“上使前来,小国不曾远迎,还请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