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没钱了 - 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 小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9章没钱了

整个东滩的河床,王景都按照姬延的要求,用条石为基,再用粟米熬成糊填充其中,现在整个河床基础,就像是铁板一块,比洛水南边还要坚固。而在第一层河床基础的内侧,还用石土另筑了一层,在这基础之上,才是又一道护堤。

可以说,这是五万劳力,一千万工时,一千石粟粮,还有一百三十二两银子狠狠砸出来的洛河北堤。

听到王景所言,连姬延都是倒抽了一口冷气。

怪不得他才一回到王城,万古流和户部尚书就是三番两次来求见。

不用说,每一次都是各种诉苦,朝中无钱,朝中无粮,请大王拿出内库。

就连三军的犒赏,姬延也是自已掏的腰包。

曾经大气无双的大王,现在手里也仅只有银票数十张,大约是两万两银子。至于金票,那是完全没有的。

一时间,姬延两眼都是发直。

他也没有想到,随口说说而已,不就是用些条石和粟米么?

“我差!”

姬延也是想起,虽然一点点条石和粟米算不上什么,可东滩有多长?洛水堤又有数丈之高,能不费钱么?

“爱卿修堤有功!”姬延沉吟着,总不能让手下人白给干活吧,虽然没钱,总得要有些赏赐才是。

“大王,臣能为天下万民修堤治水,已经是小臣的福气!”

王景说出这些事来毫不做作。

他后世就是治水能臣,若无爱民惜民之心,有什么人可以做到?

可以说,每一代治水能臣,都是有大毅力,大爱心的神人。

姬延却是更加的尴尬。

王景分明是猜到朝中已无多余的银钱。

要知道,治洛所有的花费,他从万古流和户部那里拿来,也是千辛万苦的。

也就是万古流这样的强势人物,知道整治洛水乃是姬延极为看重之事,才硬生生的从户部强掏出钱来。

可以说,此堤当真是以举国之力才能在数月之内修整出来。

“爱卿此言,令孤也要心生惭愧。”

“既然爱卿不要别的赏赐,孤便令人勒石为铭,将爱卿之大业永久铭刻在洛水堤上。”

姬延此意,就是要让王景千秋留名了。

“谢大王!”这一回,王景再没有推辞。

勒石记功,无论是能臣还是武将,这已经是极大的荣耀。

踏上东滩,姬延首先看到连绵的土豆田。

王景随侍在身侧,当即道:“大王,这些土豆的种植都是宁大人亲自带人来教会。”

不错,姬延轻轻点头。

无论是宁江山还是王景,办事能力都是不错的。

想起先前种植土豆之时,自己心里还在打鼓,能不能一回成功。

好在宁江山没有让他失望,三个月,就享受到土豆的美味。

现在大周朝的土豆,早就是各国诸侯的桌上最爱,为了一口新鲜好吃的土豆,无数的银两正源源不断的流到大周朝。

“大王,东滩子民听说能够在此地种植土豆,都是抢着这里的名额!”王景又道。

一人种土豆,全家不用愁,虽然无论东滩还是西滩,进出都有些限制,但这些问题在饿惯了的民众眼里根本就不是问题。

不过东滩虽然面积比西滩要更大,姬延却只给了四万亩的土地份额去种土豆。

没别的,剩下那不到四万亩地,将会是未来的煤厂,炼钢厂,甚至建立起一个新的军械监,还将会有工学院和科研院。

总之,东滩和西滩一样,都将是大周朝崛起的立身之本。

“爱卿,你可找到孤所言之物?”姬延已经有些迫不及待。

王景早就有奏报,道是已经找到姬延所找之物,只是他并没有十成的把握,只是各处稍稍开采出来一些。

王景赶紧奏道,“大王,前面五百步就有一处。”

好!

姬延随口应道,一行人提快了步伐。

这一处坑洞就在一块土豆田边上,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此洞并没有深挖。

只是那物姬延看得清楚,这就是黑金!

他心心念念的煤矿。

“就是它!”姬延简直有些爱不释手。

在后世,他还从来没有这样接触过真正的煤块,所有这些都只是从书本里接触到。

然而现在,姬延知道,煤的发现将是大周朝的又一次重大转变。

不过他手里的煤块并不纯正,半黑半黄,那种泥巴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