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第77章高友光劝说
第77章高友光劝说这样的场景不光发生在青山镇,高桥镇的商户也得到了消息,只不过他们跟高县令一提,加上师爷刘有从旁帮衬,双方拉扯了一下,这事就成了。
远没有青山镇这边艰难。
“县令大人,既然我们这边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是不是该去青山镇看看探望一下李县令,给他支支招?”
“给那个木鱼脑袋支招?”高友光嗤之以鼻,他上次难得的安慰对方都不领情,他才不干这种热脸贴冷屁股的事!
他跟李县令几次不对付,根本聊不到一块去,合理怀疑两人犯冲。
再说了,李县令解决了不了问题、完不成任务是他的事,说明他无能,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我听赵师爷说,李县令组织了几次募捐但都失败了。”刘有道:“知府大人昨儿个才找了大人您去问情况,一来说明相比起刘大人知府大人对您更为看重,二来说明知府大人是对这事十分上心,这知府大人上心的事大人您可不得更加上心么?”
“而且这修桥是要你们两合作的,您这边修桥用的银子是凑齐了,但要是李县令拖后腿一直凑不齐银子,这桥也是修不成的。到时候辜负了知府大人的期望,大人您不冤么?”
听完自家师爷的话,高友光浑身打了一个激灵,他险些因为刘县令那头木鱼辜负了知府大人的期待。
“你说得有道理,我们这就去找刘县令说道说道。”高友光说着,大步往外走去,刘有连忙跟上。
到了青山镇县衙,下了轿,高友光不等人通传,直接就进去了。
衙役连忙跟上,县衙的后院可还住着女眷呢,这要是冲撞了可就不好了。
刘县令刚好在县衙办公,看到他来了,挥挥手示意跟着的衙役下去,自己上前道:“这是什么风把高大人吹过来了?”
赵师爷见状赶紧吩咐身边的下人去准备茶水点心,刘县令听见了,微微一蹙眉,到底没有说什么。
“刘大人,我这次过来是为着修桥一事来的。”高友光呷了一口茶水,语气不徐不疾道:“好叫李大人知道,高桥镇这边银子已经筹齐了,不知道李大人这边进展如何?”
“这么快?”李县令有点诧异,商人向来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想从这些商户口袋里掏银子可不容易。
他跟那些人磨了这么久,也没见他们松口。
“不知高大人可有何方法?”刘县令忍不住问道。
高友光瞥了他一眼,意有所指道:“法子不是有人已经给你提出来了吗?你满足对方的要求,对方也满足你的需要,双方和和美美的不就把事办好了?”
刘县令闻言眉头拧成一团,说:“高大人的意思是,让我答应那些商户的条件?可是你知道那些商户提的要求有多过分,若是我点头同意了,青山镇接下来三年的税收……”
刘县令说道一半,突然反应过来,“高大人,他们不会也跟你提了免商税的事情,你答应了?”
高友光这下不说话了,刘县令见状哪还能不明白,怒斥道:“高大人,你糊涂啊!”
“我糊涂?我看你才是个老糊涂!不这么做难道你还有什么办法能筹措这么多银子?”高友光抬高嗓音道。
被自己向来看不起的刘县令骂了,心里很是不爽,他何尝不知道免商税这事弊端很多,但是这不是没其他法子了吗?眼下修桥就是头等大事,至于商税什么的,将来的事将来再说,总会找到办法的。
“这”说到筹银子的事,李县令也有点气短。
“就算现在筹钱不顺利,也不能拿未来三年的商税做筹码答应你写商人的条件。”
商税是县衙税收的大头之一,这三年的税收一免,商户是眉开眼笑了,县衙接下来的税收几乎要折半腰斩,要是补不上这个窟窿,明年上交的税额怎么办?
最后不还是要从老百姓的口袋里拿?
百姓身上的赋税已经够重了,再涨税收……不妥,不妥。
“说你是个木头你还别不信,你先答应他们,把这事应付过去,然后再想其他办法。”
李县令闻言瞅了高友光一眼,不明白他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这一答应准保要签条款,商户都精明着呢,能让你给随便糊弄过去?
好说歹说了半天,刘县令都不松口,高友光只好把知府搬出来了,“这事知府大人很是上心,前两天还在问我进度如何,那我肯定不能说'知府大人,我们碰到难题了,这桥修不成了”吧,所以我说的是进展一切顺利,这桥肯定能如期完工。”
刘县令眉头紧锁,“高大人说得未免太武断了,也不跟我商量一下,这要是中间出了什么茬子不能如期完工,知府大人追究起来,少不了一个欺上瞒下的罪名。”
“这哪还用的着中间出什么茬子?”高友光嘲讽道:“刘大人要是不赶快搞定银子的问题,再拖下去,我们都得吃挂落!反正我话都已经说出去了,刘大人自己看着办吧!”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说完高友光端起面前的茶水灌了一大口,这姓刘的可真是个驴脾气,说了半天说得他口干舌燥的。
话说完了,高友光气定神闲的喝着茶,甚至还有空打量起待客厅的装潢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刘县令审美不好,装潢也不尽如人意,太俗气。
刘县令在一旁皱着眉头游移不定,高友光也不催他,他当官这么多年,见过的人多了去了,还没见过不怕顶头上司的,刘县令早晚会妥协。
静默了良久
高友光茶都喝了两杯了,再喝下去他感觉自己都想跑厕所了。
刘县令终于开口了,只是一开口就让高友光感到崩溃。
“高大人,这事我觉得还是不妥,所以银子的事,我再想想其他办法。”
“你要是能相处办法来早想出来了,事完不成还要拖累我!”高友光既崩溃又愤怒,跟刘县令一起办事他感觉自己都要折寿了。
接下来无论高友光怎么口吐芬芳、国粹频出,刘县令都一个反应,就是摸着脑袋嘿嘿笑,装傻充愣不接他的话茬。摸着自己的良心,他觉得免商税不可行。
高友光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般的无力,心知再待下去也无用,索性骂刘县令一顿出出气,然后气冲冲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