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沉默是金,学一点言语倾听术(1)
第39章沉默是金,学一点言语倾听术(1)要想成为一个说话高手,只要舌灿如花,把话说得随心所欲就行吗?不!一个真正的谈话高手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听。善于倾听的人不仅能够因满足对方的倾诉欲而更加招人喜欢,更容易抓住对方的心理,从而在交际中始终都能掌握主动权,使自己的交谈更加灵活自如。学会倾听,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适当的沉默是一种巧妙的“留白”
社会复杂,人心难测,有些话不能随便说。也不能多讲或全讲,讲了只会给你惹事生非,平添麻烦。西方有一句谚语:“沉默是金。”说话,可以更好地交流;但紧闭嘴巴,仔细倾听,也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李依依向一位领导推销保险,她牢记赞美能赢得人心的忠告。所以,一走进对方的办公室,便开始称赞起来:“您如此年轻,就做上了老板,真了不起呀,能请教一下,您是多少岁开始工作吗?”
“20岁。”
“天哪,这么早?这个年龄时,很多人还在父母面前撒娇呢。那您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自己的企业的呢?”
“公司是去年刚成立的。”
“哇,才做老板不到两年就已经这样气度不凡了,一般人还真培养不出来。对了,你怎么这么早就出来工作了呢?”
……
就这样一问一赞,越扯越远,最后连老板的远房亲戚都拉出来称赞了一番,而老板刚开始的时候对她印象还不错,之后则是越听越厌烦,最后找了个借口让秘书让她赶出了门外。
本来刚开始时,如果李依依能够在简单的几句赞美之后就引入正题,没准一旦生意就轻松成交了,但是她却一再喋喋不休,让好感蜕变成了反感,错失了成功的机遇。
在与别人交流时你常常喜欢多说话,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过于“健谈”已经引起了对方的不满呢?聪明人明白,什么时候应该沉默,什么时候应该口若悬河,都能拿捏得准分寸与界限。就像一匹训练有素的马,时停时驻、或起或行,完全是一种生气勃勃的风度。
其实,适当的沉默,会给对方留下一个宁静的空间,让对方想自己该做的事,这才是你处理与别人关系的智慧宝石。而且,你必须认识到,沉默与精心设计而说出的话语具有同样的表现力,甚至能获得比语言更好的效果,他就好像音乐中心音符与休止符一样重要。
某公司就“培育人才”的问题召开了管理员会议,会议一开始,钱伟国主任就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我们公司的整个培训体系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人才培训的作用,虽然新进职员都会进行职前训练,但几乎一点效果都没有,所以我建议应该成立一个专门供职员进修的训练机构,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你所说的问题的确存在,但我们已经有职员训练了,再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培训职员的机构恐怕没有必要吧?”总经理说道。
“诚如总经理所说,我们公司已经有组织,但它是否发挥实际作用了呢?实际上,职员根本无法从中得到任何指导,这样的培训导致职员因为掌握不了良好的技术而屡犯错误,越干越灰心,所以,我还是坚持……”
“钱伟国,你一定要和我唱反调吗?好,我们会议结束后,做一番调查再议吧!”自此,会议便宣告结束了。
一个月后,公司就该问题再次召开会议,这次总经理首先发言:“这个月我对公司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它竟然未能发挥应有的功效。所以,我要先向钱伟国同志道歉,你的提案中所陈述的问题确实存在,是我错怪了你。所以,今天再此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是想看看大家还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总经理的话一出口,大家就开始七嘴八舌地提出建议,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一次钱伟国主任却始终一语不发地坐在原位,至始至终未发一言。
会议结束以后,总经理把钱伟国主任叫进总经理办公室:“今天你怎么啦?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
“上次开会我把该说的都说了,其实那无非是想引起总经理你对这问题的重视罢了。现在目的已经达到,我又何必再说一次呢?”
“是吗?不错。今天大家提出的各种建议都显得很空洞,没有实际的意义,反倒是你的沉默让我感到这个问题带来的压力。这样吧,从今天起,这件事由你全权负责,一切就按你的想法去办吧!”
在这场交流中,钱伟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就是因为他知道有些时候沉默更具有说服力,沉默有时发挥的作用可能反而要比说话大得多。
大家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既是好口才,就一定要滔滔不绝。其实,沉默可以引起对方注意,使对方产生迫切想了解你的念头。偶尔采取沉默战术同样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日常交往中,沉默的倾听往往会给你带来益处。在某些场合,沉默不语可以避免失言。许多人在缺乏自信或极力表现得礼貌时,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不恰当的话给自己带来麻烦。
研究谈话节奏的学者们认识到,有张有弛的谈话在人际交往中至为重要:“沉默可以调节说话和听讲的节奏。沉默在谈话中的作用就相当于零在数学中的作用,没有沉默,一切交流都无法进行。”
可见,适时地沉默就如同画画时“留白”一样。巧妙地运用它,你将会使你的整个语言构造变得更加精彩有力。
话若饮酒,独酌无趣
许多人认为交往中话不能少说,于是总是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还有一些人,喜欢不给他人插话的机会,或者是没有给他人留下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意见。其实,谈话不是演讲,不是个人表演的独台戏,而是双方交流的话动。所以,让交谈能顺利进行,除了说话之外,还必须借助一些倾听。以听助说、双向交流,才可以使谈话场面热烈,气氛和谐。
周恩来总理之所以受人爱戴,其中很突出的一条就是他在听别人讲话时,不论对方职位高低、年龄大小态度都极其认真。
对此,美国一位外交官曾评价说:“他身上焕发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不仅是因为长得英俊,给人留下深刻第一印象的是他的眼睛……你会感到他全神贯注于你,他会记住你和他说的话。这是一种使人一见之下顿感亲切的罕有天赋。所以,凡是会见过他的人,几乎都不会忘记他。”
所以,我们要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崇拜的人,就应该向周总理学习,学会去倾听别人说话。尽量不要去堵别人的话头。使说者欲言又止,产生反感。这样才能是对方更加愿意去同你进行交流。
朋友之交,贵在互动,因此,你必须在交流中也顾及到朋友的发言和感受。应当注意的是,即使是一个很好的题材,朋友听了很感兴趣,但是说话时也要适可而止,不可无休无止,说个没完,否则会令人疲倦。
社交中与朋友之间的交谈,不用于教室中教课或是站在演讲台上的演说,教课和演说,只有你一个人在说话,别人不能插嘴。而朋友之间的交流则处于一种对等的状态,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的角色应当定位在学生和听众上,而人的角色则是一名老师和讲演者。
每一个人都有着他自己的发表欲的,就像几个人聚在一起讲故事,每人讲几个的话气氛就会很热烈,可是,如果其中有一个人一直不住嘴地侃侃而谈,或者你一张嘴就被抢去了话头,那么,想必你的心里一定会觉得不好受,自然也就对接下来的交谈失去了兴趣。
因此,在说话过程中,应容许别人说话,有别人说话的机会,更好的方法是找机会诱导别人说话,这样气氛更浓,大家的兴致更高,朋友之间也更融洽。不愿倾听,那就无法与人进行顺畅地沟通,就会影响最终的效果。通过倾听,双方的思想可以互相交流和融合,这样,更有利于别人说出内心的问题、想法、意见和要求,而此后,你就可以针对人的意见和要求做相应调整,从而能够更好的与人合作。
所以,在你的发言过程中,应当注意适当的停顿,也让别人拥有发言的机会,若对方没有说话的意思,那么,就必须要另找新鲜题材,如此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并维持其生动活跃的气氛。总之,你一定要适时的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打开话题,让谈话变得你来我往,才能使彼此之间的交谈越来越深入。
倾听是最好的恭维
《傲慢与偏见》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一次茶会上丽萃专注地听着一位刚刚从非洲旅行回来的男士讲非洲的所见所闻,整个过程中几乎没说什么话,但分手时那位绅士却对别人说,丽萃是个多么擅言谈的姑娘。
这个场景正印证了伍尔特所说的一句话:“没有人能抵抗倾听式的谄媚。”专心地听别人讲话,是你所能给予别人的最有效的,也是最好的恭维。
没有人喜欢无时无刻都滔滔不绝的人,人们总是更关注自己的问题和兴趣。如果有人愿意听你谈论自己,你也会马上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人都有倾诉的愿望,日常生活中学会倾听能让你更快的交到朋友,赢得别人的喜欢。而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讲,仔细倾听,则可以深得民心,让员工更加信服于你。
让我们来看一幕发生在某公司的管理者和雇员之间的交流场景:
业务员:经理,现在的工作状况一切都不在我的预期之内,为此我感到十分失望。
经理:看来你对此已经有不少想法,不妨都说来听听吧!
业务员:在生产方面我们已经滞后了一个星期,这样下去我们的供货肯定无法按时到达。这会使我的工作陷入困境中。而且,当我想获得一些帮助的时候,总是不能及时得到,一想到即将面临的来自客户的质问,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经理:那么,你有什么良好的建议吗?
业务员:我想……
不可否认,这一定是一场成功的谈话。而这场谈话的促成完全是由于管理者的耐心倾听构成的。试想如果这个时候,管理者不去倾听下属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而只是一味的批评或者下达命令,可想而知这位下属将会是多么失望,沟通的效果也一定是糟糕透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