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各方关注
第134章各方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明上传到arxiv上的关于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文章的预稿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全球各地的知名数学家们,不管是专门研究数论的还是不怎么研究数论的,都将全部注意力或者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了arxiv上,也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篇论文的作者周明。对于周明这个今年已经陆续在《数学新进展》和《数学年鉴》上出现过的名字,有些人并不陌生。
“教授,arxiv上最近新出了一篇关于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论文。”位于丑国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一位年轻的数学教授在结束完一场解析素数理论的课程后正准备离开教室,却被一位给学生拦住了,这名学生走到这位教授身旁后,对这位教授问道。
“我最近比较忙,没有上arxiv看过。怎么了,这篇论文是有什么可取之处吗?”
被拦住的年轻教授对眼前的这位学生倒是很客气地询问道,他对于这位学生所说的arxiv上有人上传了一篇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倒是没觉得有多奇怪。
毕竟这种自称证明了各种世界难题的人每年都会有很多,别说是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了,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和黎曼猜想每年都有不少人说自己证明了,甚至每年都还有人说自己发明了永动机呢,但那些全部都只不过是自称罢了。
被学生拦住询问的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正是7岁自学微积分,12岁拿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14岁时进入大学,16岁获得荣誉理科学位,17岁获得硕士学位,21岁时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时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聘为正教授,31岁获得菲尔茨奖,32岁同年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的,曾被称为天才少年的陶哲轩。
而此时正和陶哲轩说话的这个学生是陶哲轩的研究生,也是他们班非常有数学天赋的一名学生,平时经常会向陶哲轩询讨论数学方面的一些问题。
“我也是昨天才注意到这个证明的,我还没看完,但是我看了前面一部分还没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因此我觉得这个人很有可能真的证明除了孪生素数猜想。
所以,我才会刚一下课就来找老师您询问一下。
我见您平时经常逛arxiv,以为您已经知道这件事,并看过这篇论文了呢。”这名学生也向他的导师解释道。
一听自己的这位学生这么说,陶哲轩也来了兴趣。
“真的?我一会就去看看,如果那人真的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18年的菲尔茨奖恐怕除了得国的那位已经算是完全没有悬念之外,又会多一位没有悬念的得主了。对了,这个人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年纪?你听说过吗?”
陶哲轩先是有些惊讶,之后又露出非常感兴趣的表情对这位学生问道。
“这个人我听说过,他叫明·周,是华国人,年龄应该也就二十多岁吧,具体多大我也不清楚。他今年已经陆续在《数学新进展》和《数学年鉴》上发表好几篇文章了,教授您之前还和我说过这个人呢。”这位学生向他的导师简单说明了一下他对于周明的了解,看来他们之前便已经听过周明的名字了。
“竟然是他?他也研究数论?”当初周明第一篇数学论文“魏尔斯特拉斯型函数的二分法”在《数学新进展》上发表之后,数学界便有人关注到他,不过关注他的人大部分倒不是因为他的论文有多么厉害,而是因为他的年纪。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之前在数学界从未有过的这么一号人物,但在今年突然就出现了,而且还只有二十二岁,他的出现显得很是突兀。
周明和陶哲轩完全就等于两种人,是两种天才,一个是一路一步一步大跨步地高歌猛进、畅通无阻的天才,一个是那种“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的天才,但周明这种你要说他大才晚成却也不对,毕竟他才二十二岁,还正处于才华大爆发的时代。
在《数学新进展》刊登了周明的论文之后,今年一年的时间内周明便又陆续在《数学年鉴》上发表了数篇论文,这一下子便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数学界中让大部人都知道了有周明这么一个人。
在了解到周明是今年突然出现的之后,他们也觉得周明这样的经历虽然不同于陶哲轩这样从小就是天才的人,但也堪称传奇了,甚至他们还从周明的身上感到有一些云雾燎烧一般的神秘色彩。
“走,一边走一边说吧。”当听到这篇论文的作者是周明之后,陶哲轩便忍不住想要快点看到这篇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文章,原本还算镇定的他已经准备回自己的办公室了。
见自己的导师一听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周明之后,便立刻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办公室,这名学生也知道他的导师是想早点看到那篇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文章,便也很跟着陶哲轩一边往他办公室走,一边和陶哲轩说着他看了一半的内容。
“他的摘要里直接说明了他自己的证明用了哪些方法,其中就有研究素数常用到的埃拉托色尼筛选法和三素数定理,另外还有一些之前有人研究素数用过的但是比较冷门的拓扑学方法,以及没人在这方面用过的微分几何法……”这名学生一边走一边说着。
“微分几何?那不是研究空间的几何性质的吗?难不成他是联系拓补学,创造了什么新的方法?”听自己的学生这么说,陶哲轩对于周明究竟是怎样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就更感到好奇了。
……
也正是在同一天,位于得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波恩的波恩大学里,一位出生于1987年比陶哲轩小十二岁的数学教授,此时也正在聚精会神地浏览着arxiv上周明那篇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
这位于2012年以年仅24岁的年龄被波恩大学聘任为最高级别的教授,比陶哲轩小十二岁,今年仅28岁的新一代青年俊杰,正是近年来新一代青年才俊中最为杰出的数学天才彼得·舒尔茨了。
这位数学天才虽然自身经历没有陶哲轩那么传奇,但却也是在高中时期4次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拿下三金一银的好成绩。
他完成高中学习后,更是在5个学期内拿下了得国5年学制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且师从拉波波特教授,在波恩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两年后,舒尔茨更是在算术几何领域投下重磅炸弹,他在博士毕业论文中发展出“状似完备几何学”,充分地将几何方法运用在代数领域,并通过这种方法解开了代数几何领域的数个难题。
他也因为这些在算术代数几何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被视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是下一届菲尔茨奖的热门候选人。
天才的人生似乎从小便是天才,周明二十二岁之前的经历和他们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果一年之前有人拿周明和他们来做比较,那就是拿米粒与皓月做比较。
米粒之光岂能与浩月争辉。
但仅仅一年时间,靠着人生模拟器不断模拟,不断获取未来自己的知识的周明,已经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赶上了他们,并且将会超越他们,去追那些数学界真正的大师们去了。
当初的米粒之光现在不仅能与浩月争辉了,还将与那夸父一般逐日。
说到数学界的大师,于1944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出生,1984年移居丑国,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皮埃尔·勒内·德利涅子爵也正在浏览周明那篇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文章。
先前《数学年鉴》编委会的尼古拉斯·卡茨在看到周明的这篇文章在后,便将其推给了同为编委会一员,但是在数论方面造诣更深一层的彼得·萨尔纳克。
彼得·萨尔纳克在确定了周明这篇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的重要性之后,又将这篇文章推给了德利涅教授。
这位皮埃尔·勒内·德利涅子爵,师从有着“数学界的皇帝”、“现代代数几何学之父”、“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等多个顶尖头衔的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彼得·舒尔茨就被人们称为是格罗滕迪克的接班人,
德利涅子爵的博士论文便是在他这位传奇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另外他在珐国的高等科学研究所做教授的时候完成了关于霍奇理论和韦伊猜想的工作。
并且,德利涅还在1978年获得菲尔兹奖,在1988年获得克拉福德奖,在2008年获得沃尔夫奖,在2013年获得阿贝尔奖,这些都是数学界的顶尖奖项,等于其他科学界的诺贝尔奖了。
而德利涅更是在2006年,被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封为子爵。
关注着周明这篇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文章的数学界大师可不止德利涅子爵这一位。
远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牛津大学墨顿学院,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的费尔马大定理的证明者,1998年菲尔兹奖银特别获得者的安德鲁·怀尔斯。
以及莫德尔猜想的证明者,1986年获菲尔兹奖获得者法尔廷斯等多位数论领域大牛,都逐渐开始关注了周明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文章。
李明智院长在将周明那篇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全部都看过一遍,并按照他的方法自己也证明了一遍,发现确实找不到什么问题的时候,已经到了19号的下午了。
19号是星期六,李明智想要去找周明的话还要去周明的住处,要去周明住处的话还需要提前打电话,反正自己要和周明说的一些话也不是什么十分重要的话,晚点说也不要紧,所以李明智便没有在双休的时候再去麻烦周明。
周明这几天日子也过得比较清闲,他已经开始思考下一次生物方面的项目内容了。
到20号的时候,陶哲轩便率先在国外某一知名数学论坛上发表了他自己对于周明那篇论文的看法。
“arxiv上的那篇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文章很完美,或许是我实力还不够,我找不到哪怕是一丁点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