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商行被抄
刘辩离开长沙城后,并没着急北上,而是绕道改走水路,由洞庭湖一路游玩北上,顺便考察下荆州的水路。等再次回到襄阳,已经是一个月多以后了。
回到襄阳,刘辩第一时间就是去拜访诸葛亮和黄月英。赶到黄家湾黄府的时候,诸葛亮正蹲在小院,认真的熬制猪血红枣汤。
刘辩打趣道“好一个相夫教子的诸葛孔明呀!”
诸葛亮呵呵一笑,“刘兄这是游玩回来了?荆州风土怎么样?”刘辩还未答话,从内院正好出来的黄月英假装生气道“我的夫君,可不是什么家夫,他定会是个安邦定国的大才。”
诸葛亮看到黄月英出来,忙说道“你午憩起来了,来来,把这剩下的半碗鸡汤喝了。”说着,诸葛亮忍着灼烫,从堡中取出温了很久的鸡汤,汤碗内,盛着小半碗浓郁黄橙的鸡汤,刘辩闻了闻味道香郁。
“我已经很好了,我觉得可以停一停了,天天喝,我都快喝吐了。”黄月英抱怨道。的确,什么好东西,天天吃也要厌烦反胃。
刘辩端详了下黄月英,虽然还是清瘦,但是脸颊已经不再瘦瘪,脸上明显有了血气的红晕,说话也中气十足了。
诸葛亮哄道“你刚有好转,怎么能懈怠,快快喝下它。”黄月英耍着小姐脾气,躲着不喝,诸葛亮在屁股后面追着,一勺一勺哄喂。
刘辩受不了他们俩撒狗粮,说道“孔明兄,我去前厅等你!”
刘辩刚走两步,突然看到熬制猪肝红枣的小红炉旁,放着一个锦盒,锦盒内一块棉布包裹着冰块。刘辩顿时想起了未来世界的冷链盒,好奇问道“孔明兄,此物是用来作甚的?”
孔明看到刘辩所指,笑着说道“这神奇的东西还要感谢卫臻,刘兄稍等,我喂完这些就出来与你解释。”
刘辩来到前厅坐着等候,家中管家也如对待贵宾般,端来茶水、水果、果脯等一系列吃食,刘辩吃喝了好一阵,孔明才姗姗来迟。
进到厅堂,孔明就拱手作揖,答谢道“多谢刘兄的办法,吾未婚妻,现在明见好转,估计如刘兄所说,再有两月食疗就可根治。”
“这不是我的功劳,这等食疗贵在坚持,黄小姐能有此气色,应该是多亏了孔明兄的悉心照料。”刘辩谦辞道“对了,那个冰块盒子是怎么回事?”刘辩因看到那个盒子想起了未来世界冷链运输,以为是孔明发明的新奇玩意。
孔明笑着说道“这还要感谢卫臻的法子。每天弄新鲜的猪肝太难了,不到两个月,已经杀的整个襄阳城生猪贵,而猪肉便宜,甚至引起了刘表等人襄阳高层的猪意。最后卫臻提出,由他从周边县郡生杀活猪,取出来的猪肝放入这‘冰柜’的锦盒内,再快马加急送来,赶到时也是生鲜如初。”
刘表点了点头,这个‘冰柜’理念是一次闲聊的时候和卫臻聊了一下,没想到他另辟蹊径搞出来类似的。棉被不只保暖,它做作用是保温,保住低温也很有效果。如果在一个适当空间内,用棉被裹着寒冰,也能保证其恒久不化。
自从穿越而来,刘辩虽然历经艰险,但是还未为吃食而愁。他并不知道,汉朝虽然已经普及养猪,但是猪肉并不是普通民众的日常饮食,只有逢年过节时候才吃点,而猪还主要是富农和大户在饲养,普通的农家能养个一两只过年吃就很不错了。
卫臻的商队前期替孔明弄生鲜的猪肝,杀完的活猪也不能浪费了,就放入市场销售。慢慢的,猪越杀越多,每天食用猪肉的就那么些固定人群,就出现猪肉大量滞销,为了不让肉坏死丢弃,只能一再降价,襄阳的猪肉价格一度混乱,引起了刘表等人的注意。
后续卫臻觉得这么搞下去不行,不仅赔钱,还太过招摇,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最后还是由卫臻想出了这个办法,从周边郡县杀鲜猪,放入‘冰柜’每日定点由快马加急送来,也算是华夏的第一批生鲜配送了。
诸葛亮感激地说完这些,犹豫了望着刘辩,劝说道“刘兄,如果荆州游玩的差不多,你就回洛阳去吧。”
刘辩好奇问道“怎么,是我哪里做的不好,孔明兄你要赶我走?”
诸葛亮摇了摇头,说道“非也,一直以来,刘兄助我颇多,尤其我未婚妻的病,在下无以为报。只是,为了给我妻子找食药,已经闹得引起了刘表等人注意。刘刺史并非如传言所说,是个软弱之主。实际上他能谋善制衡,只是决断上有不足。我怕他会对你造成不小的麻烦。”
诸葛亮很隐晦地说明了他的意思,刘辩很是感动,至少这个朋友没白交。刘辩再次邀请道“要不你就陪我去洛阳游玩下?嫂子也没去过京都吧,到了那里,我可以给你们天天弄来生鲜的猪肝。”
诸葛亮惭愧地说道“家父早年病故,一直是叔父养育我们兄弟几人长大。当初大哥会决定出仕,是我答应过大哥一定会奉养好叔父。所以刘兄的好意孔明心领了,孔明必须先奉养叔父终老。”说着,孔明一躬到底,以示歉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辩回忆了下历史,刘皇叔请他出山的时间是八年后,那时诸葛亮已经是新婚多年,也没提及有什么叔父,估计那时诸葛玄已经过世。自古孝悌为先,汉朝更是有守孝三年之说,诸葛亮有如此决定,刘辩也不好再强求,叹息说道“那孔明奉孝完成...”
“在下,一定前来相投。”未等刘辩说完,诸葛亮就表明态度。
“好”刘辩拱手回敬“我就在洛阳,恭候孔明的大驾了。”
两人又话语了一段时间,直到天色微暗,刘辩拒绝了诸葛亮留宿的好意,就起身辞别。站在大门外,诸葛亮一直望着刘辩远去的方向,久久不愿回去。
黄月英走出来说道“若有遗憾,你便去就是,我们早早成婚,我替你奉养叔父。”
诸葛亮感激地挽起黄月英的手,说道“叔父辛苦养育我们十数年,如今他年老成疾,我一定要尽到一个子侄的本分。而且我相信,我和陛下的缘分还早呢。这些年,我也要勤加学习,为陛下扫清这天下。”说完,诸葛亮挽着黄月英回到府邸内。
刘辩回到住所,命众人收拾下行囊,准备回洛阳,这出来也有三四个月了。当天夜里典青、庞统赶到了襄阳城,他俩将近期长沙发生情况汇报了下。
刘辩感叹诸葛亮不能来助,又错失黄忠一员猛将。
刘辩叹息道“自古事难全,荆州之行已得世远、文长,也不能再多奢望,终究还是缘分不够吧!命魏延好生照顾黄忠,还有你们不是说魏延得一情缘嘛,该女子虽身份特殊,但去留都随他自己决定吧。”
刘辩还在与众人聊着荆州所获,卫臻突然急匆匆闯了进来,神色紧张说道“典青,速速掩护陛下离开襄阳!”
众人疑惑地看着他,刘辩问道“出什么事了?怎么神色这么紧张。”
卫臻咽了下口水,喘匀气息说道“我们的荆州商行被抄了。”
“什么?”典青、曹昂、刘辩异口同声的问道。
卫臻确认地说道“是的,就在今天下午蔡瑁带的队,将我们的店铺还有店内所有人员全都带走了,我正好在外办事,侥幸躲过一劫。”
典青当即说道“陛下,我等简单收拾下,微臣一会就带你连夜回南阳郡。”
庞统不着急地说道“不急,我们所处之地还是安全的,而且情况没摸清楚,贸然出行才危险。”
刘辩认可道“的确,敌我不明,贸然出去更加危险。蔡瑁只是抓人封店,也没公布罪状?”
卫臻摇了摇头说“我也不清楚,我也是办事回来发现店铺被封,佯装路人打听才知道是蔡瑁干的。”
“能联系上刘琦吗?他也是商行的股东之一呀。”刘辩突然对卫臻问道。
卫臻犹豫说道“微臣不确定,出了这事我第一时间就赶回来了。”
庞统建议道“微臣建议一方面派人通知刘刺史和曹州牧准备精锐军队随时来接应,另一方面我们做好行踪隐藏,看清局势在做决策,不排除敌人在襄阳周边已经布置控防。”
刘辩同意说道“世元的建议很好,如今局势突变,我等还能安全在此,说明这里还是安全的,先探清情况,另让外界做好接应即可。很有可能,这不是冲我们来的。”
当天夜晚,典青启动了两名从未启用的暗子,由他们分别往豫州、兖州、南阳郡送信求援。
同时,另一边卫臻乔装打扮来到刘琦府邸外,他并未急于去求见刘琦,而是在一处偏角茶摊观察着。卫臻发现刘琦府邸大门紧闭,大门守卫由平常的两人改成了十人,府邸内物资供给也改由兵卒送来,卫臻可确定刘琦已经被圈紧起来了。
襄阳城内,一切营生照旧,也并无人员设卡查验。而从城门开始,却是由张允带着兵卒设置三层关卡查验,兵卒手上都是卫臻的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