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选亲
第219章选亲
书房门口有两个小太监守着,见到长平公主也不行礼,硬生生将她拦住。“公主,皇上正在批阅奏折,谁都不见。”
嬷嬷一看两位公公的神色,霎时明白了几分。
皇上早料到长平公主会去见他,他们明显是皇上安排在门外拦人的。
“公公,求您通融通融,给皇上带句话……”长平放下架子,语气绵软道。
两个小太监丝毫不给面子,冷冷道:“公主还是请回吧。”
“等皇上清闲了,他老人家自会去见您的,”小太监毕竟地位低,当着公主的面也不敢让她太难堪,安慰道:“公主是皇上看着长大的,再过半个月就要成年了,皇上不会让您受委屈的。”
长平公主正是不想让皇上插手她的婚事,一听小太监的话,果然证实了皇上就是打算在重阳家宴之后将自己嫁出去,心里顿时一空,许多委屈的情绪瞬间涌了上来。
嬷嬷从后面搀扶着她,使了使眼色,便冲小太监道:“国事要紧,皇上既然在忙,我们也不便打扰,就先告辞了。”
长平公主还是不愿意走,嬷嬷手上一使劲儿,她便被半拖半拽离开了。
“皇上,您真的要给长平公主指婚?”
苏青环见外面的动静小了,许是长平公主已经走远了,才小心翼翼地问。
“朕是她半个长辈,理当给她找户好人家。”皇上终于放下折子,认真道。
苏青环望了眼皇上阴沉的脸,继续道:“可是长平公主好像不太喜欢您操控她的婚事。”
“儿女都是这样的,想当初太后逼朕娶皇后的时候,朕也是万般不愿,”皇上叹着气道:“结果证明,皇后才是最好的选择。”
“朕从小看着长平长大,将她视为亲生女儿,自然会给她物色最合适的驸马爷。”
苏青环低着头呢喃道:“可能是最合适的,却不是最喜欢的。”
“你说什么?”皇上好奇道。
“皇上喜欢皇后吗?”
苏青环话音一落,皇上愣了,半晌才回道:“喜欢,当然喜欢!皇后端庄秀丽,知书达理,是真正的一国之母该有的仪态。”
苏青环想了想,坦诚道:“也许皇后真的是最优秀的皇后,但是却不是最合适的爱人,皇上每日宿在自己寝宫里,思之念之的都没有皇后的身影。”
“皇后真的是皇上心里的爱人吗?”
苏青环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少有人通过自由恋爱结婚的,有的人甚至庸庸碌碌过完了一生,儿孙满堂,却想不清楚他心里的人到底是不是身边的人。
公主是皇室后代,就算皇上要指婚,也是从皇亲贵族中挑选,她早晚会作为联姻的工具,披上升官霞帔。
皇上心里想着苏青环所说的话,严肃的表情透着一丝苦涩,苏青环怕自己再多说就要惹怒龙颜了,这才匆匆告别道:“皇上,太医院新进了一批药材还等着臣去处理,臣就先告退了。”
皇上怔愣着,良久才缓缓摆了摆手,准她退下。
有太监传话说,杂役宫门口有人等着她,苏青环狐疑地过去看了一眼,发现竟然是女扮男装的沈玉玲。
“你怎么打扮成这个样子,还到皇宫来找我。”苏青环惊喜道。
沈玉玲神秘兮兮的从袖口掏出一个秀珍的锦囊,压着声线道:“我给你带好消息了!”
“你有李承焕的下落了?!”苏青环一把抢过锦囊,迅速拆开来。
里面是一个用蜡封了口的竹芯子,苏青环将蜡油刮掉,从里面倒出了一张字条。
“我已到边疆,一切安稳,勿念。夫李承焕。”
自从李承焕出了城之后,他的一切踪迹就好像瞬间消失了一样,大皇子三皇子还有萧将军连日派出多方人手打听,就是找不到他的下落。
沈玉玲扫了一眼,酸道:“哟,你俩够腻歪的。”
苏青环瞥了她一眼,将信揣进怀里。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现在收到李承焕的来信,苏青环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能放下来了,看来李承焕已经顺利摆脱几个皇子派出的杀手了。
苏青环高兴地眼泪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为了不引人注意,特意将沈玉玲拉到角落里,问道:“是谁将这信件送来的?”
苏青环高兴之余却始终没放下警惕性,李承焕已然到了边疆,但是他给的回信里却没透露具体的地址,她想,他现在的处境,肯定也在担心万一地址半路上被人截获,会再度引起几个皇子的注意。
如今京城的几个皇子就算要杀他,也不容易,现在送信的人就是唯一知道李承焕具体下落的人。
“是萧将军的人送过来的。”沈玉玲看着她脸色一时一个样,担心地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既然是萧将军的人,我自然是信得过的,只不过,”苏青环心里一个主意冒出头来,自己都觉得过分,但还是说出了口:“这个送信的人暂时不能离开将军府。”
沈玉玲一听,吓得捂住了嘴,望了眼周围警惕道:“你要软禁他,为什么?”
宫门口不是商量事情的地方,苏青环压着声音靠近她的耳朵道:“现在是休战时期,按理应该是半个月报一次军况,萧将军的人突然从边疆回来,又没经过兵部奏报……”
“京城里这么多耳目,皇子朝臣们个个都是人精,恐怕已经有人盯上他了。”
沈玉玲看着她神经质的反应,不以为然道:“你会不会警惕性太重了,只是军中一个小军卒而已,不会引人注意的。”
苏青环憋着嘴,沉闷了半晌问道:“那我问你,这个小军卒是怎么进城的?”
“我当时接到萧将军消息的时候还在皇子府,自然不晓得……”沈玉玲突然回想起来,她接到萧将军的消息之后去了他的府上,在长廊上看见一个穿着厚重军甲的人。
当时她没注意,但是现在想来,那个穿军甲的想必就是送信之人,倒不是说穿军甲有什么错,密信是八百里加急的,有了这身军甲,送信的人经过驿馆的时候便不会受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