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日记
第二天一早,苏栀栀用过早膳之后就到宜清院拜见王妃。顺道说起了自己想要去素经书院故地重游,既然回了京城,自然要去看看亡父。
王妃看着苏栀栀神色哀凄的样子,心有所感,随即淡淡的点了点头。
还柔声劝慰苏栀栀节哀顺变,苏栀栀只得面色愈加哀泣,似乎是被伤到了极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但其实苏栀栀内心想的是,这素经书院应该留有原主的一些记忆或者线索。
自己来到这莫名其妙的地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得去故地看看能不能勾起什么原主的回忆。
又或者是看看有没有原主留下来的东西,也好接下来见机行事啊。
不然要是莫名其妙穿了帮,被认出是个换了芯子的假货,那可就惨了。
在这个迷信的古代,要是让别人察觉自己里面的魂不是原装的,可不得当做妖魔鬼怪浸了猪笼才怪。
得到了王妃的许可,苏栀栀带着清水一路向素经书院走去。
肃经书院的名气横贯天下,假装闲逛,这里摸摸那里瞅瞅,打听着素经书院的位置,倒也没有被清水有所察觉。
不过就算是苏栀栀不作此掩饰也没有关系,毕竟世间传言多有假。
清水对苏栀栀的印象也只有传闻中的知书达理,才名远播。
而此时真正相处,若是发现苏栀栀有什么跟外界传闻不一样的地方,倒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苏栀栀和着清水两人一路闲逛着,走到素经书院门口时,已是正午了。
初夏的阳光洒在宽阔的街道上,原本门庭若市的素经书院此刻却显得凄凉。
苏栀栀深谙树倒胡孙散的道理,只不过看着眼前凋零的书院门庭,还是忍不住心有戚戚然。
这素经书院就只看建筑之宏大,都知道曾经是多么让人趋之若鹜。
但此刻除了空旷的建筑,却没有一丝丝生气,苏栀栀心里有些黯然。
这里应该是原主从小长大的地方了吧,苏栀栀感觉内心的伤痛应该也是来自于原主残留的记忆。
站在门口良久苏栀栀,竟然有些近乡情怯。
清水看着苏栀栀怔愣的模样,也没有催促。心道这女先生也不过将将十六岁,经此大变,内心有所触动也是正常,于是静静地等待在一旁。
过了好一会儿,苏栀栀才理清思绪,抬步向书院内走去。
进了大门,看见素经书院几个力道遒劲的大字,苏栀栀这个书法门外汉都感觉到一股油然而生的气势。
进了书院里面也见好几个分院,里面的桌椅摆放整齐,俨然是书堂的样子。
只不过书桌椅上都蒙了厚厚的灰尘,连眼前的青石板上都长满了青苔和杂草。
苏栀栀看着眼前的景物,有些感叹,这虽然长满了杂草,但耐不住院子布局精巧,也有些野趣。
要真是保留下来,留到现代开发起来一定也是一个让人趋之若鹜的旅游景点吧。
只不过现在的话,这个地方怕是没人敢踏足了。
苏栀栀走过外院,继续向内走去,只见眼前是清幽的竹林。
还泛着虫鸣鸟叫,很是一副世外桃源的样子。
苏栀栀不由感叹道,这苏州宁老先生倒真是一个世外高人。
这种审美情趣跟自己现代的汉语言导师倒有几分相似。
苏栀栀记得自己的导师是一个头发花白的中文系教授。
戴着金丝眼镜,一副老学究的样子,但每次上课的时候都能随口说出些让人回味无穷的诗词歌赋。
苏栀栀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曾有幸到过老教授的住所。
装修也是一派古色古香的样子,连想到老教授平时咬文嚼字的模样,真有一派仙风道骨大学儒的模样。
在看此时眼前杂草丛生的书院,苏栀栀抬步走向一间清幽的院子,心里总有个声音在讲,从这里进去。
苏栀栀想着这应该就是原主的院子了。
因为门上娟秀的字体显然出自女子之手。
苏栀栀轻轻的念着门匾上的名字,陋室。
这个名字应该是原主想出的吧,这样看来这京都才女之名倒也是名副其实。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就是不知道现在里面的芯子换了,自己要怎么坐实这个才女之名了。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自己可是真的一窍也不通。
不过转念一想,书院经此大难,自己以后藏于幕后,这样蒙蔽世人视线估计也不是难事吧,苏栀栀这样想着,心里微安。
苏栀栀轻手轻脚地推开门,这门吱呀一声打开似乎就要倾颓的模样,把苏栀栀惊得一激灵,后退了一步。
清水站到苏栀栀旁边,一副保护的模样。
苏栀栀心下微暖,轻轻地拍了拍清水的肩,说道:“无碍。”
清水这才侧身让开苏栀栀抬步上前。
看着里面雅致的布局,虽然布满灰尘,但还是不难看出原主是一个极富生活情趣的人。
桌子上还摆放着未写完的半首簪花小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