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接风
第330章接风
第二更送上。……………………………………
问萧锦在等什么,沈轻罗知道,她只说了两个字:“时机。”
萧锦是个野心极大的人,可他也是个忍性极大的人,他知道先帝对他并不看重,尽管委屈,可先帝就是选择了萧羽,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萧锦想要名正言顺的登上帝位,就得将萧羽从那个位置摔下来。可这一场动作,他必须得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才行。
萧羽越残暴,越昏庸,越不得民心,对萧锦越有利。但这都不是一朝一夕才能完成的。况且,现下朝堂内外,怨声载道,对他萧锦又有什么坏处?
等到萧羽将整个大周朝折腾的千疮百孔时,萧锦才能被人看到,并主动的将他拱手送上那个位置。
沈轻罗所顾虑的,也是时机的问题。他不愿意罗弋钧变成乱臣贼子,只能暂时忍一忍,等到所有人都知晓罗家是被萧羽逼的走投无路了,萧羽成了众矢之的,罗弋钧的行为才会得到同情和谅解。
罗弋钧不以为然的道:“我这不已经退让一步了么。真等到京城的调令下达,咱们便是想走可就走不成了。”
真正让沈轻罗同意罗弋钧投靠萧锦决定的,是有关付薪的消息,他竟没如众人预料中的那样回京城,反倒是去了西北。
萧羽知道后大怒,命人抄了付薪的家。
家里却早就人去室空,原来付薪出京不久,就有人将付薪的妻小都接走了。
朝堂上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一向老实的近乎木讷的付薪会临阵倒戈,做出这样违背先贤教诲的事。
谁都不免要思虑一番,到底是什么样的真相,会逼得这么老实的付薪另择明主?
渐渐的就有消息传回京城,据说付薪是带着圣旨去安陵镇传召沈氏的。
诸人不免好奇,陛下为何要传召沈氏?
有知情者便曝称:陛下未登大宝之前就对那沈氏一见钟情。
于是当年的事也被翻了出来,连沈氏在宫中被太后强行赐婚,她拒理力争,不惜求死拒婚的事都被揭了出来。还有人说,曾亲眼见肃王去沈家求亲,却被沈氏拒了,她不愿意嫁人做小,就算做妻,还不许男人纳妾。
众人也就明白,为何沈氏不选当今陛下了,毕竟,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他于美色上过于沉溺流连是公开的秘密,众人皆知。
明知道人家不愿意,并且已经嫁为人妇近两年了,萧羽却一意孤行,这不是昏君是什么?
萧羽大肆屠杀,很是堵住了一帮人的嘴,可私底下,流言却越传越凶,甚至不怕死的人明目张胆的写了话本,编了评书、小戏,大街小巷的传响不止。
沈轻罗这回没反对,和罗弋钧轻车简行,直奔西京。
京城的调令还没下来,又有朱家票号一路照顾,一行人顺利的超乎寻常。
得了萧锦命令来接罗弋钧和沈轻罗的不是别人,正是付薪。此刻再见,两人都颇为感慨。付薪毫无羞惭之意,端端正正的和罗弋钧行礼:“久闻罗小将军不日前来,卑职奉王爷之命前来迎接,幸不辱命。”
罗弋钧笑着感谢:“有劳付大人。”
隔着车帘,付薪对车里的沈轻罗道:“王爷慈心,知道罗夫人身体不便,怕一路劳顿,颠簸伤身,特派了几名随行御医,前来替罗夫人诊脉。”
这可真是萧锦的体贴了。
沈轻罗大大方方的掀了帘子,意欲朝着付薪行礼。
付薪急急退让一步,道:“罗夫人不必客气,付某生受不起。”
沈轻罗也就没勉强,浅笑道:“有劳王爷,多谢付大人,我很好,不必劳烦太医了。”
听她声音中正健旺,不似孱弱病虚之人,付薪也就不强求。
一行人进了城。
萧锦在王府大门亲迎,不等罗弋钧见礼,便先笑着道:“子衡,可有几年没见了,再没想到你我兄弟还有相聚的时候。”
罗弋钧扶了沈轻罗上前见礼:“王爷别来无恙?”
萧锦虚扶了一把,道:“不必多礼,贤伉俪能来,本王实在高兴,今日设了薄宴,定要和子衡喝个一醉方休。闲话少说,快请进。”
萧锦在王府设了宴,要为罗弋钧和沈轻罗接风。
罗弋钧自是不能推辞,他先看一眼沈轻罗,低声道:“累不累?”
沈轻罗摇头:“无碍。”萧锦给了这么大面子,他们夫妻肯定不能推辞。
萧锦在一旁打量了一回沈轻罗,见她面色红润,眉目精致,艳色尤胜从前,甚至那份冷意消减不少,倒多了几分女子的温婉,也知道她嫁与罗弋钧后,定然日子过的悠闲自在。
不甘有之,酸意有之,可更多的只是感慨。
他不由的笑道:“罗夫人可是身体不适?倒是小王唐突了,原本该请罗夫人先歇歇的。”
沈轻罗忙逊谢道:“王爷盛情,民妇感激不尽,身体无碍,只是不能亲自向王爷敬酒以谢,还请王爷恕罪。”
萧锦给面子,沈轻罗识趣,宾主尽欢。
肃王妃李氏带着一众侧妃妾侍迎出来,笑眯眯的和沈轻罗见礼:“早听说罗夫人是京城有名的椒美人,百闻不如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沈轻罗低头浅笑。
李氏二十岁左右,容貌亦是上上之姿,圆圆的一张脸,就算不笑时也是一边一个小酒涡,很是喜气。可开口就是软刀子,提起从前京城怎样怎样,不知道是在愤恨萧锦曾经向她提亲呢,还是愤恨她这个人曾经在萧锦的生命里存在过。
可不论怎么样,这是个厉害的角色。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沈轻罗道:“娘娘谬赞,从前民妇年少时不懂得为人处世,行事难免孟浪,不免得些一无是处的虚名,实则名不副实,让娘娘见笑了。”
沈轻罗的态度放的极低,对李氏是发自骨子里的恭敬,举止神情却又透着闲适和超脱,实在不是有什么奢求和贪婪的意思,李氏十分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