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原来你什么都知道
第166章原来你什么都知道
淑贵人在后宫多年,自然知晓皇后的手段。若是从前,她还勉强能与皇后斗上一斗,可如今却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自行与母家割裂血缘,沦为庶人身份。只有这样,皇上才能彻底放心。”楚景沉言道。
“好。”淑贵人思虑了良久,直到天色都黑了,才缓缓的吐出一个“好”字。
“在宫里头养尊处优惯了,冷不防来到这荒凉之地,我连死的心都有。可为了年幼的五皇子,我只能咬牙坚持着,妄想着有一天,皇上或许会顾怜五皇子,将我们接回皇宫。”
淑贵人这次是彻底死心了,“可是我错了,皇上居然会听信流言,认为我们母子会策划谋反。真是可笑,我这么多年的精心侍奉,难道就换不来一点皇上的信任吗?”
“帝王自古多薄情,淑贵人在后宫多年,不应该如此天真。”楚景将早已准备好的请愿书放到淑贵人面前,“签字画押吧,本王得早日向皇上复命,否则一旦皇上多疑起来,恐怕你连这最后的一点机会也没有了。”
“景儿,我别无所愿,只希望你能看在当年我也算是养育了你与儿的份上,保住我的儿子。”淑贵人咬破了手指,在请愿书上按下自己的手印,起身跪在楚景的面前,双手奉上了信件,“求求你,只要我的儿子能活着,你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其实很多年来,本王都在寻找一个真相——那就是当年本王的生母究竟如何含冤离世。”楚景周身迸发出凛冽的寒气,“当年淑贵人眼睁睁看着本王的生母被陷害离世,哪怕是后来养育本王与皇姐多年,可杀母之仇不共戴天。”
“原来你都知道了。”淑贵人的身体剧烈的颤抖起来,连手中的请愿书都已拿不住。看着那请愿书漂洒落地,淑贵人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一般瘫软在地上,“原来你什么都知道。”
“是,本王是知道了,可你确实对我们姐弟有养育之恩,所以本王给了你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抬臂带起一道掌风,楚景将请愿书握在手中,“淑贵人余生都会活在愧疚与恐惧之中,本王给你提个醒,皇后可是最擅长斩草除根的人。”
“残王。”淑贵妃扑上去抱住了楚景即将抬步的腿,“我求求你,你救救我的儿子吧,你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死在皇后的手中,他还那么年幼,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只是一个孩子啊!”
“淑贵人多虑了,本王只是以其人之身还治其人之道,若有一日你真的被皇后害死了,本王一定会把五皇子接到身边,像你当初养育我一般养育他。”
“有残王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淑贵妃双手撑着身体笨拙的站起身来,擦了擦满脸的泪水,冲着楚景行了一个宫礼。那脸上的笑容中除了解脱之外,还有一丝不明的含义。
楚景回京之日,正是楚潇然迎娶侧妃之日。宫中鲜少有喜事,所以楚景和穆菱必得一同出席庆贺。
穿着笨重的宫装,穆菱坐在楚景身旁,目不斜视地看着楚潇然与汤太医的幺女行礼。
“小姐,奴婢特意寻来了小像,汤太医的幺女闺名珍宝,与汤婉颜并非一母所生,性格纯真娇憨。”棠音在穆菱耳侧低声说道。
“看起来确实不像是心机狡诈之人。”穆菱看了看棠音递过来的小像,“可汤太医怎么会舍得让他视若珍宝的幺女进入东宫?”
穆菱心中存疑,后宫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汤太医若是没有几分把握,怎么会放心的让汤珍宝嫁给太子?
“今日宫里的人算是凑齐了,王公大臣也来了不少,王妃若是一直给本王撂脸色,恐怕传出去不好听。”楚景递过来一杯酒,目光灼灼的看向穆菱。
微微笑了笑,穆菱做出一副温柔贤良的模样,淡淡答道,“王爷提醒的是,妾身定加以注意。”
“原来王妃与本王的关系竟然这等生疏。”楚景自嘲地饮下杯中的酒,起身贺道,“秋水银堂鸳鸯比翼,天风玉宇鸾凤和声。皇兄今日迎娶侧妃,皇弟祝你百年好合、琴瑟和鸣!”
“多谢三皇弟。”楚潇然笑意盈盈的饮下楚景敬来的酒,目光却始终流连在穆菱的身上。
“太子殿下今日做了新郎官,可得与我们好好畅饮美酒!”有官员前来起哄,穆菱本就懒得应付这种场面,于是便趁机准备离宫。
“王妃,奴婢在这里等您许久了。”刚出了殿门,就有一个宫女步上前来。
“你是?”穆菱认了许久都没认出面前这人是在谁跟前伺候的。
“王妃忘了,奴婢是太子侧妃身边的宫女,太子侧妃特命奴婢前来等候王妃。”
“前面带路吧。”穆菱没有推辞。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系统的任务是要扶持楚景坐上皇位,而楚景最大的竞争者无非就是太子。虽然无法借机与太子侧妃交好,可哪怕从她身上打探出半点消息来也属划算。
“好久不见,王妃近来可好。”太子侧妃这一胎怀得甚是辛苦,见到穆菱甚至无法起身来迎,只能勉强的招招手表示敬意。
“太子侧妃的肚子似乎有些大,腹中可是双生胎?”穆菱想到先前穆芸怀的也是双生胎,心中暗道楚潇然的基因倒是不错,不愧是从前书中的男主角。
“正是。”太子侧妃虚弱得似乎连点头的力气都没有,“上一次董妃贵妃晋升之宴的时候就想邀王妃前来,只可惜那宴会出了问题,王妃赶着出宫了。”
“看太子侧妃的脸色不大好,这几日可要多补一补。”穆菱看了看那与太子侧妃瘦弱身体完全不相匹配的肚子,另外再多嘴一句,“从前我的长姐也怀过双生胎,不过后来胎死腹中,是因为她孕中五内郁结所致。所以太子侧妃凡事还是看开一点吧,难免落得与我长姐同样的下场。”
“正是怕这样的情况,所以才请王妃前来。”大约是做了母亲的缘故,太子侧妃脸上的戾气少了不少,“我与王妃也算是熟识。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